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2019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

2018-2019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

学习目标:1.知道长度的基本单位和换算单位,以及各单位之间的换算2.学会用刻度尺测量一般的长度,会读刻度尺的读数。

3.知道时间的单位,并会用钟表测量时间.4.知道什么是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了解误差及其产生原因,误差和错误的区别.重点:正确使用刻度尺难点:长度单位的换算一、自主学习1.你会使用尺和表吗?用尺子测一下你的身高、物理课本的长和宽、一张纸的厚度并记录。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默数一分钟,同老师卡表的一分钟做对比,你的感觉可靠吗?估计一下你的一步是多长,并实际测量一下,看看你估计的准确吗?二、探究交流平台探究活动一: 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阅读课本P10-11“长度的单位”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符号是。

比米大的单位有,比米小的单位有2.换算关系:1km= m,1m= mm, 1mm= μm, 1μm=nm探究活动二:长度的测量阅读课本P11-12“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有:、、;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有:、。

2.(1)仔细观察刻度尺,它的零刻线在哪里?观察它的零刻线是否磨损.若零刻线磨损时,不可再把它的作为测量的起点,这时可在刻度尺上作为测量的起点线.(2)它的量程是多少?。

(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如何放置?①使刻度尺的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②刻度尺应与被测物体的边(选填“平行”或“垂直”),即沿着被测长度;③对于较厚的刻度尺,应使有刻度的一边(选填“紧靠”或“远离”)被测物体.(4)怎样读出被测物体的长度?①看:视线不能斜歪,视线应刻度线。

②读:除读出分度值以上的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计值).③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值、值和.探究活动三:时间及其测量阅读课本P13“时间测量”1.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符号是。

其它单位还有2.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探究活动四:误差和错误阅读课本P14“误差”1.定义:和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

2.误差不能,但是可以。

减小误差的方法:、、。

3.误差与错误的区别:错误是造成的。

误差是由于造成的拓展延伸:阅读课本P15“科学世界”,了解什么是国际单位制。

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

2.为了方便国际间的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简称。

三、典型例题导学【例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35mm = m ;(2)1.5×105nm = cm = m = km(3)4.76×105km = dm = μm =nm;(4)6min = s = h 。

【例2】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下列记录结果中正确的是()A.16.3m B.0.1630m C.16.31mm D.16.313cm【例3】同一长度的四次测量记录是:25.1mm,25.2mm,27.2mm,25.3mm,其中一次明显是错误的,它是______,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应记作_四、课堂练习1.以下测量数据中基本符合事实的是()A、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0.6mmB、课桌的高度约为0.8cmC、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mD、文具盒的宽度约为35cm2.如图所示,用某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则此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cm.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跟大家分享一下好吗?六、课后巩固练习 1.测量某一物体长度时,四次测得的数据分别是12.53m、12.54m、12.55m、12.57m,那么最接近物体真实长度的是()。

A.12.53m B.12.54m C.12.55m D.12.57m2.用直尺和三角板测量乒乓球的直径,下图中方法正确的是()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第二节《运动的描述》主备人:王凯 复核人: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教学重点:知道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明确运动时需要选定参照物教学难点:根据运动状态的判断所选参照物。

一、 自主学习 1.观察课本16页甲、乙、丙图可知这些物体都在运动吗?想想看人们根据什么说这些物体是运动吗?2.思考:桌子上的书、树木、桥梁它们在运动吗?恒星是静止的吗?你能说出是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二、 探究交流平台探究活动一:机械运动思考问题:假如我们正坐在教室.....里学习,我们周围有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1)公路上飞驶的汽车是 的,汽车的位置相对你 变化。

(2)从你身旁走过的同学是 的,他的位置相对你 变化。

(3)我们面前的课桌是 的,它的位置相对你 变化。

(4)教室外的大树是 的,它的位置相对你 变化。

归纳: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 叫做机械运动。

探究活动二:参照物学生活动:把课本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动课本使课本沿桌面运动。

让学生讨论回答:1.选取课桌作标准,尺子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2.选择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桌是运动还是静止?3.选择尺子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归纳:1.要描述物体的运动,要确定一个标准,与这个标准比较,描述物体怎样运动。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人们把它叫做_________。

2.选择参照物的方法:(1)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参照物(2)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_______的;(3)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探究活动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学生活动:如图以司机为参照物,车上的乘客是 的;以路边站着的人为参照物,车上的乘客是 的.可见,描述物体的是运动还是静止,与所选择的______有关。

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也不一样。

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

三、典型例题导学【例1】如下图a所示,几个孩子在草地上做游戏.当树旁的小女孩转过身来时,每个人的位置如下图b所示.比较图a、b,请找一找.号小孩做了机械运动.你判断的根据是思路与技巧以图中路灯、草丛为标准,对比图a、b中发现1号、2号小孩与标准间的位置发生了,因此他们做了。

【例2】下列几种运动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科学家研究发现,中、日两国陆地距离平均每年靠近2.9mB.月球围绕地球转动C.菊花幼苗两个月长高了15mD.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例3】小明同学乘火车去旅游.“火车开动”前后他一直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地看着火车外的景物,他发现路旁的“树正在飞快地后退”.这段话中加引号的三种运动情况,各以什么为参照物?四、课堂练习1.在新建的大型商场内有自动扶梯,当你站在开动着的自动扶梯上上楼时,说你是运动的,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说你是静止的,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

2.如图所示,认为云朵向西运动,是以为参照物;认为月亮向东运动,是以______为参照物.3.在新型飞机研制中,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模拟气流迎面吹来,便可以模拟空中的飞行情况。

此时,机舱里的飞行员感觉飞机在飞行,则他所选的参照物是()A.飞机 B.地面 C.模拟气流 D.他本人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跟大家分享一下好吗?六、课后巩固练习认真观察图中现象,判断甲、乙两船运动情况()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B.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C.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D.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第三节《运动的描述》主备人: 复核人: 教研组长签字:学习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教学重点: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教学难点:规范计算过程,速度单位换算一、自主学习 你能通过阅读课文中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吗?1.你是如何理解速度?怎样计算速度?2.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它的特点是什么?3.你会计算车的平均速度吗?怎样计算?二、探究交流平台探究活动一: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看图中的短跑比赛来说明这两种方法:a 图:是通过:比较相同________内通过 的长短。

b 图:是通过:比较通过相同 所用 的长短。

思考:如果两个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同,通过什么方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探究活动二:速度及其计算公式(阅读课本第19、20页)1.物理意义: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相同的路程内,物体经过的时间越长,它的速度就越_________;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_________,速度越大。

2.速度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式:v =_________。

3.单位:m/s ,km/h ,1m/s=___________km/h ,1km/h=_________m/s 。

4.阅读课本中给出的一些物体的速度值,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人步行的速度是 ,高速路上小轿车运行的速度是 。

探究活动三:匀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阅读教材21页,回答下列问题)小组讨论教材21页“想想议议”中的内容,照片甲中小车在相同时间间隔内运动的距离是__________的,所以小车的运动速度是________的;照片乙中两车间的时间间隔也相同,但相邻两辆车之间的距离________,说明照片乙中小车的运动速度是__________的。

归纳:1.匀速直线运动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出图象:2.变速运动及平均速度:①变速运动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平均速度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③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三、典型例题导学【例1】单位换算:10m/s=____km/h 25m/s=____km/h72km/h=____m/s 126km/h=____m/s【例2】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s/t可知物体的()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速度大小恒定不变【例3】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和____;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

四、课堂练习1.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2.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速度之比为4:3,则甲乙两车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