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二〇一三年学生工作自评报告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日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3年学生工作自评报告2013年,在学校党委、学工委和学院党总支的领导下,学院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狠抓学风建设,强化大学生日常管理,以开展校园文化科技活动为载体,着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根据《甘肃农业大学学生工作年度考核指标体系》的指标内容,现将今年学院学生工作自评如下。
一、学院基本情况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成立于2004年1月,其前身是1992年成立的校计算机教研室、计算中心;2001年3月,校计算中心与校网络中心、电教科合并,成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
学院现设“三系三部一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电子信息工程系、计算机基础教学部、网络技术部、教育技术部、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学院开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3个本科专业。
1999开始专科专业招生,2002年开始本科专业招生。
学院现有农业推广硕士(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点1个,学院现有教职工48人,在校本科生730人。
二、保障措施1、工作机构。
学院成立了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党总支书记担任组长,学院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学生辅导员、各班班主任为成员。
2013年召开学生工作专题会15次,研究决定学生工作中的学生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资助教育工作、就业工作等的重大事项。
学院领导重视学生工作,定期听取学生工作汇报,能够参加学院学生重大活动,如新生入学教育大会、大学生成长成才报告会和学生重大的校园文化科技活动。
学院成立了“一把手”任组长的学院,党政“一把手”齐抓共管。
2、工作经费。
学院学生工作经费能够按照学校1:1落实配套,实际配套为1:2.3有力保障了学院各项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就业工作专项经费为生均50元。
3、工作队伍。
学院现有专职学生辅导员2人,分工合理,职责明确,今年辅导员参加业务培训2次。
学院现配备班主任12名,新生班主任进行任前谈话和班主任培训,通过班主任例会和单独谈话,及时了解班级情况,对班主任工作进行指导,规范班级管理。
学院现有学生心理委员24人,每班级配备2名,学院定期对心理委员开展专业知识培训,重视心理有问题学生疏导和帮扶,送校心理咨询中心学生3人次。
4、工作条件。
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办公设备齐全,配备办公电话1部,电脑2台,打印机1台,文件资料柜5个。
学院团委学生会配备办公室1间,电脑2台。
5、工作制度。
学院重视学生工作的建章立制,不断提高学生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在广泛征求学生和班主任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综合测评细则》、《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困难生认定细则》、《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早操管理办法》、《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奖助学金评定细则》等,制订了《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晚自习管理办法》、《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国家奖学金评定办法》、《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优良学风班创建实施方案(试行)》、《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青年志愿者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
学院学生管理日常管理资料齐全,存档材料分类装订存盒。
6、工作规划。
按照学校“十二五”规划方案的要求,根据学院实际,制定了学院2013年学生工作计划,对主要工作明确了完成期限和责任人。
能够及时上报团学工作总结和自评报告,总结经验,查找不足。
7、工作研究。
学院学生管理人员积极开展思政、就业、资助、心理健康教育、国防教育、学风建设、学生日常管理等工作方面的研究。
2013年,申请立项甘肃农业大学教学研究1项(《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保障体系研究》,主持人罗奎),发表文2篇(1.《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心理压力分析与健康心理建设》,《发展》2013年9月刊,沈亚男,独作;2.《浅析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开展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时代经贸》2013年9月刊,沈亚男,独作),调研撰写调研报告1篇(信息学院毕业生就业意向调研报告,执笔人侯思伟)。
8、工作宣传。
学院定期通过学院网站、微博、Q群、院刊、周报、展板等媒介宣传学生日常管理、思想教育、资助、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工作,校园新闻网投稿65 篇。
三、思想教育与日常管理1、基础教育。
学院制定了2013级新生入学教育安排和2013届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计划,按照计划安排已全部完成,并及时上报计划和总结。
学院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创建“文明宿舍”、学生大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文明修身、规范行为的教育。
2、专题教育。
学院通过讲座、座谈会及培训等方式对学生开展形势政策、国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针对心理和违纪等方面有问题的学生学院及时发现,采取个别谈话或和家长电话联系等办法及时解决。
2013年学院和学生家长电话联系140余人次,邀请5名学生家长来学校,1名学生因患有精神疾病劝退学,1名患有精神疾病的学生,请假2个月在家进行治疗痊愈,没有意外发生。
2012级参训学生达到98%。
3、网络教育。
学院学生工作网络运行正常,及时准确地发布各项学校和学院学生工作的各项相关信息,报道学院学生工作活动开展情况。
4、信息建设。
学院学生、家长和班主任信息已建库,信息全面,进行动态管理。
坚持每学期开学前的学生报到注册制度,对未到校学生,及时和本人家长联系,了解情况。
学院编印了学生请假本,学生请假时能够按照学校规定办理请销假手续。
5、组织考勤。
学院领导、辅导员等能够按时参加学校学生工作的相关会议,有事及时请假;能够按要求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相关活动。
今年学院承办了2013年甘肃农业大学理工科毕业生招聘会,邀请信息类用人单位10家。
6、材料报送。
学院按照学生处相关文件精神和通知要求,及时准确地上报相关材料,工作不拖延,材料有质量。
7、公寓管理。
学院每周四进行学生宿舍检查评比,通告检查评比结果,对不合格宿舍督促整改。
学院学生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宿舍,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开展文明修身、校纪校规教育。
)学院学生宿舍整体较为整洁,没有包夜上网、赌博等不良行发生。
个别宿舍存在卫生差、抽烟喝酒的情况,学院及时进行批评教育,督促改正。
四、学风建设1、具体措施。
(1)学院制定了,《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学风建设实施方案》,以创建优良学风班为抓手,扎实开展“创优评优”活动,各班级均有创建计划和具体措施。
学院学生的综合测评工作严格按照学院综合测评细则进行,学生无异议,无投诉。
(2)学院分专业举办新生专业教育3场,专业技术报告会 6 场;举办了甘肃省创新杯计算机应用大赛农大预赛、学院计算机设计大赛、计算机组装维护大赛.学院对留级、挂科较多的学习后进学生建立档案,通过谈话、请家长、一对一帮扶等形式,教育督促学生改正不良习惯,刻苦学习。
2、工作成效。
(1)2013届毕业生毕业证获得率为95%,学位证获得率为90%。
(2)2013年学院省级三好学生2人,校级三好学生14人,盛彤生二等奖学金获得率为88.2%。
(3)2013年学院学生考试违纪5人,其中留校察看处分1人,严重警告处分4人,违纪率为0.68%。
(4)2013届毕业生共考取研究生8人,考研率为4.6%。
(5)学院学生英语四级通过人数为94人,通过率为12.9%五、学生就业工作1、具体措施。
(1)就业信息。
建立了学院毕业生信息库。
校园网学院主页设有就业指导网页,通过学院网页、班级QQ群、班级飞信群等网络平台及时发布就业招聘信息,今年发布就业信息90余条。
(2)拓宽渠道。
动员教职工积极为毕业生联系用人单位,提供就业信息,共为2013届和2014届毕业生提供招聘信息14条、20多个工作岗位。
(3)学院和工学院等4学院承办了2013年学校理工科类招聘会,学院邀请用人单位9家;同时学院积极与用人企业联系,邀请5家企业来学院招聘学生,招聘岗位50余个。
(4)学院及时向毕业生传达学习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文件,邀请专家举办专题报告会,帮助毕业生了解IT行业就业形势和职业要求,对自我正确定位,通过专题会议、座谈会、咨询解答等方式,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与服务。
今年举办了IT行业就业形势与职业技术能力分析报告会等6场,为196名毕业生办理了派遣手续。
(5)圆满完成2013届196名毕业生数据库、毕业鉴定、资格审查、档案移交工作。
2、工作成效。
(1)初次就业率。
学院2013届三个专业共有196名毕业生。
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63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65人,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68人,2013年初次就业率29.8%。
(2)年底就业率。
截止2013年12月,学院2013届毕业生就业人数179人,就业率为91.3%。
其中就业61人,考取研究生8人,灵活就业121人,就业的毕业生主要分布在中小型计算机、软件公司、银行金融业、国有大中型企业、私营企业。
(3)就业实习、见习基地。
学院现有实习基地8个,省外6个,兰州1个,校内1个(信息学院;机关各部门)。
表-1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实习基地一览表(4)违约率。
学院2013届签订协议书的毕业生均无违约,违约率为0%。
(5)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
通过随机和电话等方式回访,用人单位对学院2013届毕业生质量和表现比较满意。
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危机预防。
学院建立有完善的学生心理危机排查机制,实行从宿舍舍长—班长—班主任—辅导员——学院领导的舆情报送周报制度,有效及时的防范学生心理危机的出现,并对于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开展心理干预、座谈教育等,对于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转介至校心理健康中心。
相关记录完备。
2、心理档案。
学院每位学生建立有完善的心理健康档案,并于每学年开始进行记录更新。
3、关爱学生。
对于需要特殊关爱的学生,学院建立有特殊学生关爱制度,做到积极关注、长期跟踪,关注与帮助相结合,保正其顺利健康完成学业。
结对帮扶73对。
4、专题讲座。
学院积极参与并开展各类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咨询知识讲座,学院成立有学生心理委员工作群“爱心驿站”,并及时共享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方面的相关知识与材料。
5、“5.25”活动。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月中,学院制定计划周密详实,开展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相关的各项活动。
5月,与工学院、资环学院开展了“传递青春正能量,共筑美好中国梦”为主题的主题活动,举办了“心随影动”青春励志电影欣赏、各学院学生心理工作座谈会等,活动效果良好,成效显著,学院获得了学校2013年5.25心理健康月优秀组织奖。
七、学生资助工作1、资助体系。
学院学生奖助学金评定、困难生认定等实施细则较为完善,建立了奖、助、贷、勤、补等学生资助体系。
2013级新生通过绿色通道报到注册1人。
2、三级认定。
(1)学院建立了学院、班级两级困难生认定工作小组,学院资助细则规定了严格的公正、公平、公开认定程序,规定了申诉程序、反映意见的邮箱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