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题库

高中生物题库

1. 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

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下表所示类型和数量的子代:请回答:(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 ,你的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 。

(2)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

(3)若已知果蝇的刚毛与截毛是由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所控制的(Y染色体上没有此基因及其等位基因),但实验室只有从自然界捕获的、有繁殖能力的刚毛雌、雄果蝇各一只和截毛雌、雄果蝇各一只,请你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实验思路:___________ 。

预期结果和结论:若① ___________,则亲本雄果蝇的性状为显性;若② ___________,则亲本雄果蝇的性状为隐性。

2.多毛症是一种家族遗传病,患者全身毛发旺盛。

目前最为实际的方法就是给他们进行激光脱毛治疗。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1)某患者家庭中,孪生兄弟中有一个患病,另一个正常,一般情况下认为该孪生兄弟是由 ____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2)多毛症符合下图所示遗传特点,该病遗传方式为 __________ 。

基因型与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__________ 。

从变异的类型上分析,多毛症的产生是 __________ 的结果。

(3)经激光脱毛治疗后恢复了正常,若他成年后,与一正常女子结婚,其后代患病的概率为 __________ 。

3.毛囊性鱼鳞、秃发、畏光综合征(IFAP)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引起的极为罕见的遗传性疾病。

以非瘢痕性无毛发或毛发稀疏,严重畏光及毛囊性角化过度为三大特征性表现。

IFAP最初被提出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近年来,随着更多病例的发现和研究的深入,IFAP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被提出,该病的分子发病机制至今不清。

回答下列问题。

在没有外来因素的影响时,基因突变也会由于 __________ 等原因自发产生,基因突变产生的等位基因,通过 __________ 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基因型。

若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情况下,现有某家族中一男性IFAP患者的母亲、外公、奶奶以及他的两个叔叔都是患者,其他家庭成员正常,则该病的遗传方式更可能是 __________ (填“X染色体隐性遗传”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原因是 __________ ,那么他和一个正常女性婚配,其子女患病情况是 __________ 。

(3)若某地区有一定数量的该病患者,但无法得知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欲判断IFAP到底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还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请提出一个简单的调查方案及判断方法: __________ 。

4.研究表明遗传性耳聋的发生与基因GJB2、基因SI.C26A4、基因A1555G和基因POU3F4的突变有关,其中A1555G突变基因携带者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极为敏感,小剂量使用就会导致听力丧失。

回答下列问题:(1) SI.C26A4基因与突变后产生的基因,所含的脱氧核苷酸数目的关系是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或“相等或不相等”)。

(2)GJB2突变基因和SLC26A4突变基因的遗传均属于隐性遗传,突变基因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两者对耳聋的“贡献”相同,患者的同胞有50%的概率携带突变基因,由此可知,该病的遗传方式属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GJB2突变基因引起的耳聋患者要避免与__________婚配,否则生育后代患耳聋的概率为百分之百。

(3)由A1555G突变基因导致的耳聋家族中,夫妇中仅男性为携带者,其子女都不携带突变基因,但女性耳聋患者的所有子代都是携带者,该突变基因位于__________。

为避免该女性患者的子代中出现耳聋患者,您给出的建议是__________。

(4)POU3F4突变基因导致的耳聋家族系谱图如下,据此判断此病最可能为__________染色体上__________遗传病。

5.果蝇有4对染色体(I~IV号,其中I号为性染色体)。

纯合体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体、长翅、直刚毛,从该野生型群体中分别得到了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隐性突变的纯合体果蝇,其特点如表所示。

表现型表现型特征基因型基因所在染色体甲黑檀体体呈乌木色、黑亮ee III乙黑体体呈深黑色bb II丙残翅翅退化,部分残留vgvg II(1)用乙果蝇与丙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是_______;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不符合9∶3∶3∶1的表现型分离比,其原因是__________。

(2)用甲果蝇与乙果蝇杂交,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中果蝇体色性状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分离。

(3)该小组又从乙果蝇种群中得到一只表现型为焦刚毛、黑体的雄蝇,与一只直刚毛灰体雌蝇杂交后,子一代雌雄交配得到的子二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直刚毛灰体♀∶直刚毛黑体♀∶直刚毛灰体♂∶直刚毛黑体♂∶焦刚毛灰体♂∶焦刚毛黑体♂=6∶2∶3∶1∶3∶1,则雌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控制刚毛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

6.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基因A、a和D、d控制.图一表示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图二为Ⅱ4体细胞中控制甲乙两病的基因所在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示意图.(1)乙病的遗传方式为,其判断理由是.(2)Ⅱ1与Ⅱ2的后代中,理论上基因型有种,表现型有种(考虑性别);Ⅲ5与Ⅱ3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3)Ⅲ7的基因型为,甲病致病某因最初于I代的.若Ⅲ7的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异常生殖细胞的是(父方/母方/父方或母方).(4)请在图二中对Ⅱ2的基因组成进行标注定位.7.油菜物种I(2n=20)与Ⅱ(2n=18)杂交产生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一个油菜新品系(I的染色体和Ⅱ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不会相互配对).(1)秋水仙素通过抑制分裂细胞中的形成,导致染色体加倍,获得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会/不会)出现性状分离.(2)观察油菜新品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应观察区的细胞,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条染色体.(3)该油菜新品系经过多代种植后出现不同颜色的种子,已知种子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R/r影响.用产黑色种子植株(甲)、产黄色种子植株(乙和丙)进行以下实验:组别亲代F1表现型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实验一甲×乙全为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实验二乙×丙全为产黄色种子植株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3①由实验一得出,种子颜色性状中黄色对黑色为性②分析以上实验可知,当基因存在时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实验二中丙的基因型为,F2代产黄色种子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③有人重复实验二,发现某一F1植株,其体细胞中含R/r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其中两条含R基因),请解释该变异产生的原因:.让该植株自交,理论上后代中产黑色种子的植株所占比例为.8.某植物(2n=10)花蕊的性别分化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B和E共同存在时,植株开两性花,表现为野生型;仅有显性基因E存在时,植株的雄蕊会转化成雌蕊,成为表现型为双雌蕊的可育植物;只要不存在显性基因E,植物表现为败育。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1)该物种基因组测序应测_____条染色体,在雌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内可形成____个四分体。

(2)纯合子BBEE和bbEE杂交,应选择______做母本,得到的F2代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

(3)BbEe个体自花传粉,后代可育个体所占比例为___,可育个体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是_____。

(4)请设计实验探究某一双雌蕊个体是否为纯合子。

提示:有已知性状的纯合子植株可供选用。

实验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植株为纯合子;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植株为杂合子。

9.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有黄色、紫色和白色三种颜色,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A、a)控制,A+ 决定黄色、A 决定紫色、a 决定白色,并且显隐关系为A+>A>a,基因型为A+a和Aa 的两种个体杂交,子一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黄色:紫色:白色=2:1:1。

回答问题:(1)上述子一代表现型和比例的出现,理论上必须满足的条件有:亲本中控制_____________的三个基因必须位于_____________同源染色体上,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要分离,且各种类型的配子育性相同,受精时雌雄配子要_____________,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要相等,后代个体数量要足够多。

(2)鉴定子一代中黄色植株基因型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3)已知该植物的抗病(R)与易感病(r)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纯合抗病紫色植株和易感病白色植株若干,设计实验探究花色基因与抗病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

实验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写出表现型和比例)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中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

若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1)Ⅰ-2的基因型为;Ⅱ-5的基因型为。

(2)如果Ⅱ-5与Ⅱ-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

(3)如果Ⅱ-5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______。

11.某种鸟的羽色受两对相互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a基因在性染色体的非同源区,B、b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位置如图甲所示.该鸟羽毛颜色的形成与相关基因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请回答:(1)图甲所示个体为______(填性别);该个体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经减数分裂会产生______个成熟的生殖细胞.(2)据图甲、乙分析可知,雄性黑色鸟的基因型有______种,雌性灰色鸟的基因型是______。

(3)该鸟体内还有一对等位基因D和d,D能使灰色或黑色羽毛出现有条纹,d为无条纹.如果将黑色无条纹雄鸟和灰色有条纹雌鸟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有条纹:黑色无条纹:灰色有条纹:灰色无条纹=1:1:1:1,该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B和D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