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人群分析调研
——河坊街
一、前期分析
河坊街位于上城区的热闹区域,西面有吴山广场、吴山花鸟城、杭州博物馆,东面有综合高架桥,南面有鼓楼,并且邻接南宋御街,人流量非常的旺盛。
在交通方面,近几年把河坊街面对综合高架的路段封住,一方面是考虑行人的安全,另一方面对于骑车前来的游客造成很大的不便。
一般的游览方向是由东向西,不过两边的
主出入口都可以,很自由。
在河坊街中段也有
若干个出入口,对于游客的疏散很有利。
平面布置上,呈带状分布。
南北两侧是商
铺,中间以小型移动商铺分隔。
其中食品类商
铺占比最大,丝绸旗袍次之。
以营利为主要目
的,有少量的展馆收藏。
由于是旅游景区,选择双休日人流量大
的日子,更接近考察的目的。
展示的形式有很
多,例如叫卖、手艺展示、体验等。
调研从人的数量、年龄、性别、国籍方
面展开,主要考察行动的流线,吸引力方向,
持续力已经人与商铺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受众行为分析调研内容
开始调研时间3:00pm
第一组:
人数:2
性别:女男
年龄:25+
行走轨迹:
第一个西湖龙井买一送一看标价
耗时 30秒+ 停下看照片说了“花花”表情:笑
第二个吹玻璃拍照录像
耗时 1分+
第三个南港日记猪肉铺试吃
耗时 3分+ 没有买笑好吃吗看手机女
第四个一封情酥试吃挑选
耗时 6分+ 没有消费
第二组:
人数:2
性别:男男
年龄:20不到一高一矮以矮个子的为主矮个子很活跃行走轨迹:
第一个抖音网红店
耗时看了一下远远的
第二个—第五个三茶六礼、岳飞、手办、状元糕粽
耗时看了一下
第六个木雕
耗时高个子看了一下
第七个阿姨奶茶
耗时 8分+ 很多人排队买一开始两人分开站后来凑一起(矮个子买了2杯)看泥塑换边走到轿子换回来走
第八个佛像
第三组:
人数:4
性别:3女 1男
年龄:40+ 50+ 70+两个
行走轨迹:
第一个茶
耗时 20秒+ 40+问爷爷看到了吗(爷爷坐轮椅)
第二个椰一族
耗时 10秒 40+说妈别丢了
第三个鼻烟壶奶奶一个人看
耗时 8秒+
第四个拉大片奶奶一个人然后都过来看
耗时 10秒+
第五个牛角梳拍照 40+给爷爷拍照
耗时 15秒+ 40+说把衣服给脱了吧妈
第四组:
人数:3
性别:女女男
年龄:24+
行走轨迹:
第一个礼遇江南看手链中途白衣女生走开情侣看蛇女的说这是拿来吓人的看球(老大爷玩的那种)三人聚在一起看首饰
耗时 10分+
队形变化两个女生并排走,男生跟在后面
第二个鞋 Feiyue 远看男的指了一下 2次
耗时10秒+
第三个网红店
耗时男停下看 2女不想看
第四个印人像的衣服
耗时男看了一下
第五个铜屋
耗时 2女想去男把她们拉回来
第六个佛像
耗时 30秒+ 2 女拍照摸男的没兴趣
第五组:
人数:3
性别:2女 1男
年龄:4-5岁 50+奶奶 30+爸爸
行走轨迹:
第一个佛像
耗时 3分小孩说拍照奶奶和小孩一起拍
奶奶问要坐上面吗(行李箱)小女孩不要
第二个金牛
耗时 8分拍照 n多奶奶说看着我有个甜筒(应该是买给小孩的)爸爸一直在吃
第三个伞店
耗时 2分小女孩看奶奶说家里不是还有吗别拿
走的过程中奶奶说别往我身上蹭
第四个轿子
耗时 1分不到小女孩拍照奶奶说来来来,摸女孩头(因为老板说这里拍照要收费)
第五个小蝴蝶翅膀
耗时 1分+ 奶奶说这个不是跟上次买的一样吗
第六组:
人数:2 4:00pm
性别:男男
年龄:20+ 黑色前矮白色后高
行走轨迹:
第一个武大郎
耗时 10秒
第二个又卷烧饼
耗时 10秒吸引过去但是排长队
第三个在埙店前转身回去了
第七组:
人数:3
性别:3女
年龄:30+ 2个小孩2岁左右
行走轨迹:
第一个雪花酥
耗时 5秒短发看
第二个胡爷爷的茶
耗时 5秒短发看标签
第三个榴莲事迹
耗时 4分+ 短发看后来三个都进去看
第八组:
人数:5
性别:3男 2女一对外国夫妻一对中国夫妻一个中国男人年龄:27-30
行走轨迹:
第一个胡爷爷的茶
耗时 8分+ 说坐在里面要买茶的
第二个西湖醉
耗时 3分先2 女品尝外国男品尝笑说了辣
第三个武大郎和铜人
耗时 5秒 + 3人看外国夫妻和中国男
第四个师兄肉肉
耗时 1分不到外国女看其他人跟进品尝
第五个胡庆余堂墙面前
耗时1分外国女去看镯子
队形改变外国夫妻在前中国三人在后
第六个岳飞像
耗时1分+ 两女凑近看
第九组:
人数:2
性别:男女外国人
年龄:25+
行走轨迹:
第一个岳飞
耗时 30秒
第二个虎头帽
耗时3秒男看
榴芒事迹走过去看到王星记走回来
第三个金牛
耗时 20秒拍照停留说话
走的过程中朝后面比划
第四个佛像
耗时 15秒女的拍照远拍近拍男的往前走没注意在远处等
第十组:
人数:2
性别:女女
年龄:15-16
行走轨迹:
第一个捕梦网
耗时 5分钟 1:说过来 2:没看到在看手机
第二个龙须糖
耗时 3秒
第十一组:
人数:2
性别:女女
年龄:18左右
行走轨迹:
第一个西乐园小吃
撸串耗时30秒没买
红柳木烤肉耗时 3秒
走到外面了
汉服小姐姐捂眼睛(可能烟熏到眼睛)说给的也太少了胖一点的姑娘说再进去看看吃什么吧换了一边走进去很快又出来了
第二个首饰捕梦网
耗时3分+
看手机 5分+
第三个名创优品
耗时10分+
第十二组:
人数:1
性别:男
年龄:20+
行走轨迹:
戴耳机穿墨绿色卫衣的哥们走的太快了(可能听的音乐节奏比较快)
第十三组:
人数:1
性别:女
年龄:25+ 粉色风衣戴墨镜
行走轨迹:
第一个 网红店
耗时 5秒 拍照
第二个 吹玻璃
耗时 3分+ 拍照 拿起来看
第三个 一封情酥
耗时 8分+ 试吃 没买
第四个 又卷烧饼
耗时 排队等候买
三、调查分析
据调查,一人出来逛街的占少数,男性很少,女性稍多一点。
从性别上看,女性普遍喜欢拍照、吃的和首饰,男性也喜欢吃的不过停留时间很短,除非是要买。
大多数人在雕像景观前都会停留,如果是带孩子的,一般是以孩子为中心的游览路线。
收银台 一封情酥
从年龄上看,儿童喜欢雕像、玩具、在一个地方可以停留很久;老人喜欢茶叶、牛角梳、酥饼、工艺;年轻人喜欢吃的、杂货店、不会停留很久
从行为轨迹上看,在有较大空地的地方,很有可能会改变路线。
如若三人及以上人逛完一家商铺耗时较长,出来有很大的可能改变站位队形。
从行走速度看,一人要快过两到三人组合,而4人及以上组合最慢。
青壮年要快于老年人和小孩。
四、总结
整个商业街一字型,人的行走路线大多也是按照从一个出入口走到另一个出入口,但也有从一个出入口绕一圈走回来的。
并且商业街南北两侧有很多岔路,给人们的选择就多了,可以随时根据心情决定是否要继续逛下去,或者从中间岔路进来开始游览。
在流线上基本满足商业街的设计意图。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间区域的小商铺,小商铺的人气明显不及两侧的商铺,并且有的相隔太远,有的又过近。
中间区域还有3处休憩区,不过供人们停留休息的空间非常的少,不过这也是因为希望人们可以走动起来消费,并且加快人们的脚步达到人群更新的目的。
商铺的分布上,有些同类型的产品凑在一个地段,一方面起到了带动作用,另一方面也有竞争关系。
如何具有吸引力是商铺的核心问题,从调查中发现,人气旺的商铺一般有以下特点:食品类香气吸引和免费试吃;茶叶类吆喝聚人气;丝绸旗袍、杂货店类需要较大的店铺面积。
而有几个现象也是值得注意的,太过于简约冷淡风格的店铺,有服务员站在门口的店铺,布置太空的店铺,环境太暗的店铺以及太小众的店铺人气不高。
这应该是与商业街的定位有关系,露天的商业街需要人声鼎沸的气势,吆喝声,香气这些接地气的因素是必不可少的。
这与商场的氛围完全不同,不需要门口举止得体的服务员以及太过于空的摆设。
人们体会的是自己主导的游览方式。
从这次调研中给了我很多启发,对于年龄、性别、不同人的行为把握,以及对于节点的认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不过也是存在着问题的,尽管设置了很多垃圾桶,在小吃集中的区域还是供应不足,为了美观考虑不能放置太多的垃圾桶,那就得加派人手,运输垃圾的频率多一些。
或者是不是可以总体上把握一下商铺的分布,让小吃集中的区域稍微减少几家。
还有一个是东侧的出入口位置,缺少一点导向的标识。
因为四周的建筑长的差不多,而这里又是交叉路口,如果从一个店铺中停留一段时间之后走出来会有迷失方向的情况发生。
北侧是南宋御街,我认为可以把南宋御街和河坊街的特色区分开来,这两条街的商业模式太像了。
比如可以把南宋御街中间区域的商铺换成青瓦的颜色,或者主入口的地方放置一个雕像这类的小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