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 与世界对照 历史时间轴

中国 与世界对照 历史时间轴

-—
前221年
◆政治:1、魏国李悝变法(最早强大)2、楚国吴起变法3、秦国商鞅变法(影响最大)
◆经济:1、农业:1)铁犁牛耕在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并最终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形成,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中国传统农业基本特点:其一:生产规模——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其二:所有制结构——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其三: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其四:生产模式——精耕细作其五:经营方式——“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秦朝主要状况:
1、政治上: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1)首创皇帝制度2)建立一整套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及其职责)3)全面推行地方郡县制度
2、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修建通往各地的驰道。
3、思想文化:统一文字,崇尚法家思想,焚书坑儒
4、军事:巩固边疆(出击匈奴,修筑长城)开拓疆域(攻打越族开灵渠)
孟子是儒家的亚圣,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
荀子将儒家思想结合法家和道家的合理成分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屈原创作《离骚》。创造了“楚辞”体
3、战国时期司南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算筹计数法完全具有十进位值制的功能
◆公元前5世纪中叶后,古希腊出现智者学派,代表有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和安提丰
◆公元前469-前399年苏格拉底在世。重视人的伦理道德,主张知识与道德合一,主张寡头政治。
◆经济上:汉代发明播种工具耧车,一犁两牛三人的耦犁,推行代田法,后出现区田法。
◆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世纪初,公民法与万民法之间失去区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元533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编成《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罗马法在形式上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在结构上包括公民法和万民法。其作用和目的: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的统治。其意义是欧洲最早的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其影响:拿破仑的《法国民法典》;西方法律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和诉讼原则:近代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均受其影响。
东汉
公元25年
——
220年
◆政治上:1)扩大尚书台权力,2)刺史在东汉末年发展成为州的最高长官;3)东汉末年,地方行政郡州县三级制形成
◆思想文化上:
老子创立道家学说。
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有保守部分,也主张改良。教育主张有教无类。
约公元前6世纪左右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最后编定成书。
●公元前594年梭伦开始改革:内容—按照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意义—进一步打击了氏族制度残余,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508年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民主政治
●公元前3世纪中
期前,罗马法律仅适用于罗马公民,被称为公民法;公元前三世纪中期后,出现了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万民法
西汉
公元前202年—
公元9年
◆政治上:
1、汉初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和封国并行制
2、汉景帝时开始削弱王国势力
3、汉武帝把西汉王朝的统治推向鼎盛时期。
措施:从政治(在中央形成“中朝”决策机构,在地方设刺史监察诸候和地方高官)、经济、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公元前428-前348年柏拉图在世。代表作《理想国》
公元前384-前322年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
◆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的《十二铜表法》诞生,标志成文法形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
秦朝
公元前221年-前207年
秦统一六国。秦王赢政,自称“始皇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王朝。
3)通过诸侯国的变法运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最终确立
2、手工业:三种形态出现,战国后期已经能制造钢剑,
3、商业:商品交换发展,私商出现,范蠡——商业始祖
◆思想文化:1、出现百家争鸣局面。条件:春秋战国,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政治上、经济是、阶级关系上、思想文化),从而促进了学术思想活跃。学派:主要有儒、墨、道、法家等。代表人物: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
中外历史大事年代对比详表:
中国历史简表
中国
外国
史前时期距今约
170万年——
约公元前2070年
距今七八千年,发明了最早的松土农具—耒耜。我国农业进入石器锄耕时代。
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集体耕作,平均消费。
夏朝公元前2070年—前1600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私有制取代公有制、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
◆经济上:井田制(奴隶制贵族土地所有制);
◆文化上:周礼
公元前8世纪斯巴达、雅典城邦建立。小国寡民(城邦制度的特点
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年
—-
前476年
◆政治上:
齐桓公即位,任用管仲为相,进行变法。
楚庄王问鼎(表明周天子王权弱,诸侯挑战分封制)
◆经济上:铁犁牛耕开始出现;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公开承认土地私有。
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古希腊“荷马时代”。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
前771年
◆政治上:分封制和宗法制、礼乐制度。
宗法制(核心)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宗法制在政治方面体现为分封制。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分封制含义: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目的:巩固奴隶制统治。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统一。作用: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公元前495-前429年伯利克里时代:A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全体公民
B、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
C、五百人会议是最高行政机构,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物。D、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E、国家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国家官员由选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实行“公
职津贴制”)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年
约公元前2000年-前12世纪,爱琴文明。
商朝
公元前1600年
—前1046
政治上:内服外服制度。皇位实行兄终弟及制
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的影响
经济上:使用贝壳做货币;商朝人善于经商被称之为“商人”,工商食官;出现少量青铜农具,但是价格昂贵;出现中耕农具
文化科技:出现甲骨文。现存最大的古代青铜器司母戊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