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作前安全分析管理办法简易版

工作前安全分析管理办法简易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工作前安全分析管理办法
简易版
工作前安全分析管理办法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应用在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

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作前安全分析管理规范》Q/SY1238-2009的要求,油田公司决定推行工作前安全分析方法,为规范工作前安全分析方法的运行和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工作前安全分析(简称JSA)是事先或定期对某项工作任务进行风险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达到最大限度消除或控制风险的方法。

第三条本管理办法规定了JSA的管理要求。

适用于长庆油田所属单位生产和施工作业
场所所有的现场作业活动。

第二章职责
第四条部门职责
安全环保部门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办法。

并对方法的应用提供咨询、支持和专项审核。

工艺技术部门负责对本单位JSA实施过程提供工艺技术支持。

生产运行部门负责对本单位JSA实施过程提供生产调度信息支持。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单位JSA实施过程提供设备、设施方面的技术支持。

人事劳资部门负责组织实施JSA相关人员的培训。

员工接受工作前安全分析培训,在生产和
施工作业中应用本方法,并参与审核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章适用作业范围
第五条工作前安全分析应用于下列作业活动:
--新的作业(以前没有实施过的作业);
--非常规性(临时)的作业;
--承包商作业;
--改变现有的作业;
--评估现有的作业。

但以下情况不适用JSA,需要用其他专门的方法和程序进行危害分析:
--危害/风险明确且已被清楚了解的工作;
--已经有岗位标准操作程序的工作;
--需要用其他专门的方法进行危害分析的
工作;
--与工艺安全管理有关的危害识别和风险控制;
--其他专业领域,如消防安全、人机工程、职业病等。

第四章工作任务初步审查
第六条现场作业人员均可提出需要进行JSA的工作任务。

JSA管理流程图参见(附录A)。

第七条基层单位负责人对工作任务进行初步审查,确定工作任务内容,判断是否需要做JSA。

第八条若初步审查判断出的工作任务风险无法接受,则应停止该工作任务,或者重新设定工作任务内容。

一般情况下,新工作任务(包
括以前没做过JSA的工作任务)在开始前均应进行JSA,如果该工作任务是低风险活动,并由有胜任能力的人员完成,可不做JSA,但应对工作环境进行分析。

初始的JSA 可以作在办公室以桌面练习的形式进行。

其关键是JSA 应由熟悉现场作业和设备的、有经验的人员进行作业前安全分析。

第九条以前作过分析或已有操作规程的工作任务可以不再进行JSA,但应审查以前JSA或操作规程是否有效,如果存在疑问,应重新进行JSA。

第十条紧急状态下的工作任务,如抢修、抢险等,执行应急预案。

第五章工作前安全分析步骤
第十一条基层单位负责人制定需要进行
JSA的计划,并指定JSA小组组长,通常是由完成工作任务的班组长担任,必要时由技术或设备负责人担任;JSA小组组长根据工作任务确定小组成员,选择熟悉JSA方法的管理、技术、安全、操作人员组成小组。

小组成员应了解工作任务及所在区域环境、设备和相关的操作规程。

全程参加人数可根据JSA的需要和目的来确定,一般以3-5人为宜。

工作组成员应具备:
-- 接受过JSA方法的培训,应熟练掌握JSA过程中的相关专业知识;
--了解工作任务、区域环境和设备,并熟悉相关的操作规程;
--具有一定生产、工艺系统实际操作、检维修经验;
--具有一定设备操作有关基础知识和技能,并了解工艺设备设计依据;
--具备一定安全基础知识以及为完成分析所需的其它相关知识或专业技术。

第十二条工作组组长应有JSA的经验,且每次JSA之前应考虑接受选择和应用的JSA方法的培训。

必要时,其他成员应接受JSA步骤以及方法应用的培训。

第十三条 JSA小组审查工作计划安排,分解工作任务,搜集相关信息,实地考察工作现场,并应核查以下内容:
--以前此项工作任务中出现的健康、安全、环境问题和事故;
--工作中是否使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
--工作环境、空间、照明、通风、出口和入口等;
--工作任务的关键环节;
--作业人员是否有足够的知识、技能;
--是否需要作业许可及作业许可的类型;
--是否有严重影响本工作安全的交叉作业;--其他。

第十四条 JSA小组识别该工作任务关键环节的危害因素,并填写JSA表。

JSA表参见(附录B)。

识别危害因素时应充分考虑人员、设备、材料、环境、方法五个方面,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以及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观察工作的流程, 识别每一步骤相关的危害。

--物理的;
--化学的;
--生物的;
--心理、生理的;
--行为的;
--其他危害(如:环境)。

第十五条在JSA起始阶段,对存在潜在危害的关键活动或重要步骤进行风险评价。

对可能导致火灾、爆炸、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或造成职业病的危害进行辨识并列出清单,根据判别标准确定初始风险等级和风险是否可接受。

作为下一步分析和重点讨论以及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沟通的重要内容。

风险评价宜选择半定量风险矩阵法或 LEC 法。

半定量风险矩阵法参见(附录 C);作业条件危险分析(LEC
法)参见(附录 D)。

第十六条 JSA小组应针对识别出的每个风险制定控制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

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控制措施的优先顺序。

风险控制措施优先顺序示意图参见(附录E)。

第十七条制定出所有风险的控制措施后,还应确定以下问题:
--是否全面有效的制定了针对性的控制防范措施;
--对实施该项工作的人员还需要提出什么要求;
--风险是否能得到有效控制。

第十八条在控制措施实施后,如果每个风险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并得到JSA小组成员的
一致同意,方可进行作业前准备。

第六章作业许可和风险沟通
第十九条需要办理作业许可证的作业活动,作业前应获得相应的作业许可,具体执行作业许可相关管理规定。

第二十条作业前应召开班前会,进行有效的沟通,确保:
--让参与此项工作的每个人理解完成该工作任务所涉及的活动细节及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每个人的职责;
--参与此项工作的人员进一步识别可能遗漏的危害因素;
--如果作业人员意见不一致,必须解决问题,达成一致后,方可作业;
--如果在实际工作中条件或者人员发生变
化,或原先假设的条件不成立,则应对作业风险进行重新分析。

第七章现场监控
第二十一条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落实控制措施,根据作业许可的要求,办理许可证的作业,应指定相应的监护人,负责整个作业过程的监护,监护内容:
--未识别出的危害因素
--要注意作业人员的变化
--作业场所出现的新情况
第二十二条任何人都有权利和责任停止他们认为不安全的或者风险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工作。

第八章总结与反馈
第二十三条作业任务完成后,作业人员应
进行总结回顾,若发现JSA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时向JSA小组反馈。

如果作业过程中出现新的隐患或发生未遂事件和事故,小组应审查JSA,重新进行JSA。

第二十四条 JSA 小组工作总结回顾应包括:
--员工,从事工作的相关人员,主管,安全部门等;
--充分理解和接受本次工作任务;
--广泛参与并涵盖所有的内容;
--其他。

第二十五条根据作业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情况,JSA小组提出完善该作业程序的建议。

应将所有JSA 文件存档,如果某项作业任务以后还可能进行,应考虑建立JSA数据库,以备将来
审查时借鉴和使用。

第二十六条作业负责人填写JSA跟踪评价表,判断作业人员对作业任务的胜任程度。

JSA 跟踪评价表参见(附录F)。

JSA的维护,由各基层单位负责人,安全部门,员工等人员进行。

第九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由安全环保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该位置可填写公司名或者个人品牌名
Company name or personal brand name can be filled in this positio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