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选修3-1一、电场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 元电荷(e = 1.60 x 10-19C );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2. 库仑定律:F =«2伞(真空中的点电荷){ 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 );rk:静电力常量k = 9.0 x 109N?m/C 2; Q 、Q:两点电荷的电量(C ) ; 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 电场强度:E 二匸(定义式、计算式){ E:电场强度(N/C ),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 :检验q电荷的电量(C ) }4. 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 =竽 {r :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 ), Q :源电荷的电量}r5. 匀强电场的场强 E =U AB { 3B :AB 两点间的电压(V ) , d:AB 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 (m )}d6. 电场力:F = qE {F:电场力(N ) , 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 (C ) , E:电场强度(N/C ) }A E P 减7. 电势与电势差: L A B = $ A - $ B , U A B = W AB /q = △q8. 电场力做功:W A B = qL AB = qEd = △ E P 减{ W A B :带电体由A 到B 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 ) , q:带电量(C ) , L A B : 电场中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V )(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 ); △曰减:带电体由A 到B 时势能的减少量}9. 电势能:0A = q $ A {庄A :带电体在 A 点的电势能(J ) , q:电量(C ) , $ A :A 点的电势(V ) } 10. 电势能的变化 △曰减=E^A -E PB {带电体在电场中从 A 位置到B 位置时电势能的减少量}11.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W A B = △ E P 减=qUk (电场力所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12. 电容C = Q/U (定义式,计算式){ C:电容(F ) , Q:电量(C ) , 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 ) } 13.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 =上匚(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3 :介电常数)4水d常见电容器类平抛运动(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 = Ud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L = V o t注:(1)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 ,电量分配规律: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的总量平分;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 (Vo = 0): W = △ E <增或 qU =mVt 2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 o 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Fa=— =qE = qU2m m m,原带同种电荷(2)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相交,切线方向为场强方向,电场线密处场强大,顺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3 )常见电场的分布要求熟记;(4)电场强度(矢量)与电势(标量)均由电场本身决定,而电场力与电势能还与带电体带的电量多少和电荷正负有关;,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导体⑹ 电容单位换算:1F = 106卩F = 1012PF ;19(7 )电子伏(eV)是能量的单位,1eV = 1.60 x 10 J ; (8)其它相关内容:静电屏蔽、示波管、示波器及其应用、等势面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模型原题一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正粒子从两极板的中部以速 度V 。
水平射入电压为 U 的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如图所示, 已知极板长度为L ,极板间距离为d o3. 运动特点:水平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4•运动时间:若带电粒子与极板不碰撞, 则运动时间为t 二丄;V 。
若带电粒子与极板碰撞,则运动时间可以从竖直方向求得^二丄U -t 2,故t =d m2 2dm \ Uq二、模型特征1.特征描述:侧移 y (丄)22 d m v 。
2. 能量特点:电场力做正功 W =U qy 。
电场力做多少正功,粒子动能增加多少,电势能减少多少。
d3 .重要结论:速度偏向角的正切tan^ = —二UqL ?,位移偏向角的正切tan 丫 UqL 2,即v 。
dmvo L 2dmv 0tan^ - 2tan '•,即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电场,它离开电场时,就好象是从初速度方向的位移中点沿直 线射出来的。
电容器(1)两个彼此绝缘,而又互相靠近的导体,就组成了一个电容器。
(2 )电容: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
(5)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内部合场强为零,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1 •初始条件:带电粒子有水平初速度 V 。
2.受力特点:带电粒子受到竖直向下的恒定的电场力Um,L定义式:C = Q (二—),即电容C 等于Q 与U 的比值,不能理解为电容 C 与Q 成正比,与U 成反 U A U 比。
一个电容器电容的大小是由电容器本身的因素决定的,与电容器是否带电及带电多少无关。
b 决定因素式:如平行板电容器 C =(不要求应用此式计算)恒定电流1. 电流强度:I = q { I :电流强度(A ), q :在时间t 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 ), t:时间(s )}t2. 欧姆定律:I = U {I:导体电流强度(A ) , U:导体两端电压(V ) , R:导体阻值(Q )}RL23.电阻、电阻定律: R = p- { p :电阻率(Q ?m ), L:导体的长度(m ), S:导体横截面积(m ) }S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 E 或E = Ir+ IR(纯电阻电路);r +RE = U 内+U 外;E = U 外+ I r ;(普通适用){I:电路中的总电流(A ) , E:电源电动势(V ) , R:外电路电阻(Q ) , r:电源内阻(Q )}4 二 kd(3)对于平行板电容器有关的 Q E 、U 、C 的讨论时要注意两种情况:a 保持两板与电源相连,则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b 充电后断开电源,则带电量 Q不变Q电容的定义式:C(定义式)U(4)U 不变 (5) C 由电容器本身决定。
对平行板电容器来说C 取决于:C决定式)4 二 Kd(6) 第一种情况:若电容器充电后再将电源断开,则表示电容器的电量 差将随电容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种情况:若电容器始终和电源接通,则表示电容器两极板的电压 随电容的变化而变化。
电容器所带电量和两极板上电压的变化常见的有两种基本情况: 疋,此时电容器两极的电势 疋,此时电容器的电量将 (一)路端电压UB8外电阻*变化的啊论V UE "U 种内 Rf 一-1|一 U 内 I ---------------------- U 订①当嚨大盹I 减小,u 増大;反之,当总减小时,I 増尢I 贓小;[&② 当外电緡断开时.乔汽1 妊 L_^V- 电源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开路时的电压 ③ 当外电路酬虹亡①7①图线与纵坐标交点裘示电路断幵情况,纵轴鮭为电 源电动毎E”0图线弓橫坐标空点炭示外电路披跚肓况,横臧距为 叛踣电Sl^-E J .③圈线斜率鉅对值防俪啊袁示电踝的内(三)闭合电路中变量分析C1)保持不变的量只有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限,电流、电压*电功率等都随外电限的改变而改变(2) K U的变化;"茶7 U 内 F E=UgR t ----------- 4 ------------- u内}------- u 屛⑶I随R的变化关系'串反并同5. 电功与电功率:W Ult , P= UI {W:电功(J) , U:电压(V) ,1:电流(A) , t:时间(s) , P:电功率(W)}6. 焦耳定律:Q= I2Rt { Q:电热(J) , I:通过导体的电流(A) , R:导体的电阻值(Q ) , t:通电时间(s) }7. 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纯电阻电路:电能r 内能n Q非纯电阴电路:电能- 内能+其它形式的能E 畑Uh >阳Y汎8. 电源总动率P总=IE ;电源输出功率P出=IU;电源效率n = 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 , E:电源电动势(V) , U:路端电压(V) , n :电源效率}9.10.欧姆表测电阻:欧姆表1.欧媳表测电皑的测量原理:闭合电路欧婢定律①原理:2 •欧姆表盘刻度的原理$与I是一一对应<②满偏电流对应阳为o③电流为0对应电阻为8④半偏电流对应中值电阻中値电阻:电流表的指针指到刻度盘购中央时()所对应的值叫中值电限,陷二玛二Rgi + R歐姆表测量电阻的步骤:①首先进行机械调零(检杳多用电表的指针是杏停在表盘刻度左端的零位置口若不指零,则可用小螺丝刀调整机械调零旋钮使指针指零);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f插孔;②估测电阻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欧姆档进行欧姆调零;③测电阻时,指针必须指在中值电阻附近(丄為 ^中),否则要重新选择欧姆档;用指针指总示的数值乘以倍率,其结果就是被测电阻的阻值。
④换档后必须重新进行欧姆调零。
⑤多用电表使用完中,表筆必须从插孔中拔出,并将选择开关旋至‘9FF^或交流电压最高档。
11.伏安法测电阻1、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接法真实值:人 测量值:R _ JS+S偏大^1 21B)误差:真实值:厲TVv测量值:R, = —=-^—/ 爲乜偏小C)选择’当R X «R V 时,相对误差较小,可用外接法测量口2、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注:(1)单位换算:1A = 103 4mA= 106 卩 A ; 1kV = 103V = 106mV 1M Q = 103k Q = 106Q(2) 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半导体和绝缘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3) 串联时,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并联时,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⑷当外电路电阻等于电源电阻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此时的输出功率为 E/(4r);三、磁场1、磁场:磁场是存在于磁体、运动电荷周围的一种物质.它的基本特性是:对处于其中的磁体、电流、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2、磁现象的电 本质:所有的磁现象都可归结为运动电荷之间通过磁场而发生的相互作用.二、磁感线为了描述磁场的强弱与方向,人们想象在磁场中画出的一组有方向的曲线.1 .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2 每一点 切线方向 表示该点磁场的方向,也就是 磁感应强度的方向3 是闭合的曲线,在磁体外部由 N 极至S 极,在磁体的内部由 S 极至N 极.磁线不相切不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