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退休老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大家上午好!今天是2016年1月27日,再过几天又将迎来2016年春节,在这新春来临之际,我们召集各位老领导、老同志们,大家欢聚一堂,共叙友情。
寅虎乘风去,卯兔踏云归。
首先,我谨代表石月亮乡党委、乡人民政府和全体干部职工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多年来对我们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请允许我向在座的各位老干部致以美好的祝愿,祝大家身体健康、合家幸福、万事如意、新春快乐、兔年大吉!下面,我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简要通报一下2016年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2016年的打算,征求各位老领导、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改进乡党委、乡政府的工作,推动全乡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2016年全乡社会经济发展情况2016年我乡党委政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及县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打造一个品牌,建立一个基地,打牢两个基础,培育三大产业,打造科学发展生态旅游强乡”的发展思路,着力抓好“科教兴乡,项目建设,培育支柱,扶贫攻坚,劳务输出,旅游开发”六大工作重点,实现了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16年,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万元,比上一年增加万元,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1490元,比上一年增加242元,增长%。
粮食总产量达4013吨,比上一年增加109吨,增长%;农民人均有粮343公斤,比上一年增加5公斤,增长%。
(一)农业生产稳步增长我乡把农业生产工作作为政府中心工作来抓。
在大春生产中,及时召开大春生产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大春生产工作。
在晚秋生产中利用因大春生产时干旱而不能及时栽种的地块扩大荞麦、小杂豆、马铃薯、蔬菜及其它作物等晚秋作物种植面积,促进粮食稳定增产。
2016年,全乡共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76744亩,其中粮食作物完成26760亩,实现产量4013吨;油料作物完成3885亩,实现产量140吨;草烟完成70亩,实现产量吨;药材完成44029亩,实现产量330吨;蔬菜完成2000亩,实现产量680吨。
(二)稳步推进“四个百万”基地建设围绕州县“四个百万”基地建设战略部署,结合我乡发展实际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坚持“调结构、促增收、抓特色、建支柱、促发展”,我乡的“四个百万”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1、经济林果发展以种植核桃、漆树为主,种植面积达37000亩。
2、庭院经济发展以种植桃、李子、梨、桔子、枇杷、苹果为主。
目前,全乡已种植庭院经济39841株。
3、全乡共种植以云黄莲、重楼、党参和草果等为主的中药材亩,产生经济效益的已有9073亩。
特别是在去年5月份,我们在亚朵村和资古朵村全力打造千亩云黄连种植基地,种植云黄连2000亩,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4、截止目前,全乡实现牲畜总存栏24337头(只),总出栏11860头(只),全年实现畜牧业经济总收入499万元。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在克服物资运输难、发展规划与农网建设项目衔接难、物资管理难等问题的前提下,积极配合电力部门,改造完成了全乡9个村19个村民小组高压10kv、400v——220v 农网改造工程,受益农户达430户,1720人。
积极配合交通部门打通亚朵至米俄洛江西环线,完成石门登村通村公路的加宽建设,完成乡村道路硬化9788米。
(四)民生问题不断改善实施农村安全饮水抗旱水窖3个,完成扶持人口较3/ 11少民族、农村公路改造、广播电视村村通等一批民心工程。
共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1131人,提前超额完成县政府下达的指标(900人)。
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个点、完成危房改造和地震安居建设工程,拆除重建82户,加固改造26户。
农村低保对象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全乡共有5236农村贫困群众纳入低保范围,占全乡总人口的%。
(五)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两基”迎国检工作扎实开展,“两免一补”政策得到认真落实,共有2403名中小学生受益。
争取到“润苗行动”助学款6万元,全部发放到学生手中。
校点布局调整稳步推进, 28所学校(教学点)已拆并18所,现仍保留有10所,今年三月份将完成10所学校的拆并工作,全乡只保留2所学校。
中、小考成绩喜人,2016年九年一贯制学校中考600分以上有6人,占全县600分以上比例%。
中考学生被州民族中学录取12人,福贡县一中录取52人;小考300分以上36人,平均分名列全县第三。
加强对医疗点建设,乡卫生院住院楼、利沙底村卫生室修建完成并投入使用。
全面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乡参合人数达11630人,参合率达 %。
进一步贯彻农业人口计划生育“奖优免补”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
二、组织建设工作情况(一)全乡党组织、党员和共青团、妇女组织状况:目前全乡共有15个党支部,322名党员,其中妇女党员41名。
共有1个团委,9个团支部,有团员159名,其中女团员49名。
(二)2016年党建工作。
一是顺利完成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
二是圆满完成了第四届村两委班子换届工作,9个村中实现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7个。
三是新建了5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共投入461万元)。
四是认真开展农村困难党员关爱行动,对70岁以上农村贫困党员进行了补助,64名机关党员对35位农村困难党员进行了结对帮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五是彻底消除党员空白小组,扎实开展党员发展和培训工作,年内新发展党员19名,培训党员600多人次。
六是深入开展“四级联创”活动和“三培养”工作,把33名农村党员培养成了致富能手,把36名优秀的致富能手培养成了党员,把18名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了村、组干部,把3名信教党员转化成非信教党员。
七是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共签订责任书85份,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
三、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自创先争优活动启动以来,我们结合自身实际,精心组织,创新方式,在抓创先争优中推动工作,在推动工作中抓创先争优,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5/ 11(一)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成立了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确定专人办公;二是成立了以乡党委委员为组长,以联系村干部为主体的指导检查组;三是建立了党委委员创先争优活动联系制度,帮助解决参学单位在活动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各村及相关单位也成立了相应组织,加强对创先争优工作的领导。
(二)广泛宣传发动。
一是会议动员。
及时召开了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各支部也相继召开了创先争优活动动员会,广泛发动全乡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积极参与到创先争优活动中来。
二是利用传统形式开展宣传。
在醒目地段共悬挂横幅标语30余条;各支部在党务公开栏黑板上开设了创先争优活动专栏。
(三)设计主题载体。
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在不同类型党组织中设计各具特色的实践主题和载体,机关党组织以“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比奉献”为实践主题,深入开展“三服务一推进”(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农村基层党组织以“谱写科学发展新篇章,建设美好和谐新家园”为实践主题,广泛开展“长、宽、高”活动(长,就是党员要有一技之长;宽,就是党员发展致富门路宽;高,就是党员科技文化素质要高)。
事业单位党组织以“加强组织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促进科学发展”为实践主题,积极开展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
(四)扎实推进公开承诺。
乡党委突出在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工程建设、重点工作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等方面做出承诺;各村党组织重在基础设施建设、关注民生上做公开承诺;机关支部注重在为民办事、效能建设上做公开承诺。
四、2016年的工作打算(一)工作思路。
按照县委统一部署,并结合我乡实际和当前形势,进行了深入调研,明确了指导2016年全乡工作的总体要求就是要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打造“生态建设示范县”、“特色产业基地县”、“文化旅游特色县”的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增长、重民生、促和谐为主线,抢抓机遇,克难奋进,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工作重点。
在统筹抓好全乡工作的同时,2016年要集中精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力争通过抓重点、推全盘;通过抓落实、促发展。
1、以改善农村民生作为根本立足点,加快扶贫攻坚工程的步伐。
抓住当前国家加大对边远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的有利时机,统筹协调,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努力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
一是抓住国家进一步加大西部开发力度、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启动旅游第二次创业、对人口较少民族重点扶持7/ 11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机遇,以农民增收为目标,通过实施兴边富民、易地开发、以工代赈、扶贫攻坚、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等政策措施,切实改善以“五个一”和“十有”为目标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二是加大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搞好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增加土地产出能力,在有限的耕地上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三是提高合作医疗质量,加快发展卫生事业。
抓住机遇,充分整合农村卫生资源,强化监管,规范乡、村合作医疗行为,全面贯彻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提高合作医疗质量,真正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四是加强动物疫病防治。
推广科学养殖,搞好优良畜种育繁,稳步提高畜牧业在全乡农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
五是做好劳务输出这篇文章,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及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整体推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鼓励广大农村群众走出山门,到城市打工,在新的生活环境磨练下,靠自己的双手获取收入,在实现自身劳动价值的同时,开阔眼界,学到一技之长,改变观念、改变自己。
2、调动全乡各族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加快生态修复工程建设。
根据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走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经济建设“双赢”的路子的目标要求。
我们将围绕全州推进“四个百万”基地的部署和《云南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投资导向和扶持方向,立足石月亮优势生物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一是大力发展核桃产业。
2016年全乡将严格按照“一块好地、一个标准塘、一棵好苗、一桶定根水”这四个一的标准,增加种植核桃8000亩。
二是因地制宜,发展中草药种植。
我们将继续扩大中草药材的种植面积,把中草药材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渠道,力争在年内增加种植云黄连2000亩,补植补种草果1400亩,增加重楼种植700亩,同时,继续实施好“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加强护林防火工作,努力做到山顶封和禁、半山移和退、河谷建和育,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着力恢复生态。
3、抢抓机遇,加快以交通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