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歌鉴赏之语言特色

诗歌鉴赏之语言特色


征人怨 柳中庸 ❖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
情”,请作简要赏析。
1)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慷慨悲凉,(步骤一)诗句中有金河、玉 关、青冢、黄河、黑塞等边塞地名,写征人的戍边生活。“马策” 即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马策,刀环虽小而微,足以 引起对征戍之事的一系列联想,(步骤二)我们不仅看到征戍之 地的寒苦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征人的怨 情也跃然纸上。(步骤三)
特色,或结合全诗分析。 ❖ (3)析作用: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课堂演练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色是清新自然、口语化 。
(步骤一)“黄莺儿”是口语化,显出女子的纯
真娇憨。三、四句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 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 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 念之情。(步骤三)
❖ 朱庆馀呈献的这首诗获得了张籍明确的回答。 在《酬朱庆馀》中,他写道:
❖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 由于朱的赠诗用比体写成,所以张的答诗也是 如此。在这首诗中,他将朱庆馀比作一位采菱 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因此,必然受到 人们的赞赏,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子,飞向谁家?
❖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 泪湿,同是天涯。
❖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
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喜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
2)答:1、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2、怨时时刻刻练兵备 战。3、怨气候酷寒。4、怨景色单调。
❖ 2007年浙江卷第16题 ❖ 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6分) ❖ 乌衣巷 (唐)刘禹锡 ❖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人月圆 (金)吴激① ❖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
饮酒 陶渊明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平实质朴)
锦瑟 李商隐
❖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 清新(自然):主要指用语新颖,不落俗 套,语言浅显而有新意。作用是用清丽的语 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
相关术语:清新雅致、清新自然。如杜甫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 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明快:主要指语言明白而流畅。
相关术语:明白晓畅。
❖ 5、含蓄(委婉):主要指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 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 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祈雨 李约
❖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 这首诗在表达技巧和语言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 点?试作简要赏析。
❖[答案]语言含蓄,极具讽刺性(明特色)。第一 句中的桑无叶、土生烟,景中带情,含蓄地抒发 了农民盼春雨心忧如焚的感情。第四句写朱门心 忧春阴(雨)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享乐(列例 证)。一样“忧”,两样情,一方是深重的殷忧 与不幸,另一方却是荒嬉与闲愁。诗人的同情与 愤慨渗透其间,溢于诗外(析感情)。
诗歌鉴赏
语言
沉郁顿挫
❖ 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 艺术,领会其语言的风格特点。近年来,鉴 赏诗歌的语言有多种形式,主要从以下三个 方面设题:
❖ 1.体会语言的风格特色。
❖ 2.分析修辞手法,就是分析其表情达意的作 用。
❖ 3.评析诗人炼字炼句的作用。包括评析“题 眼”。
思考
❖鉴赏诗歌的语言应注意哪些词? ❖诗歌语言的风格有哪些?特点是
❖ ④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
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有晴。(刘禹锡《竹
枝词》)
(平淡自然而含蓄隽永)
❖ ⑤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 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生暮动形江象吟)》)
❖ ⑥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 《浣溪沙》)(生动形象)
❖ ⑦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清新自然)
❖ ◇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精确细 腻地描写想象。
❖ 2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 ❖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
提问方式
❖ 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 2、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
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 (1)明特色: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 (2)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
什么?
诗歌语言的风格
❖ 1、朴素(平淡、冲淡、直率):主要指语言 朴实无华。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 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 平易近人。 相关术语:朴实无华、平实质朴、冲淡自 然、多用口语。 ❖2、华丽(工丽、绚丽):主要指语言丰富 而有文采。相关术语:华美绚丽、绚丽飘逸、 绚丽奇诡。
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 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 (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语言特色。 ❖ 答:步骤①刘诗含蓄深沉;吴词温婉悲凉;赵曲明快直露。 ❖ 步骤②刘诗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吴词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赵曲有 浓郁的散曲风味。 ❖ 步骤③这三篇作品语言特色各异,均表达了深沉的兴亡之感。
主题:恋情说 \悼亡说 \伤唐室残破说 \自伤身世或自叙平生说
(朦胧隐晦)
登高 杜甫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沉郁顿挫)
小结:辨别诗歌语言风格我们有哪些途径?
❖ ①知人论世,了解历代诗词名家的语言风格; ❖ ②诗歌语言风格和题材有关; ❖ ③品读词、句,感受意象、意境、语言的力度
❖ ⑧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 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平》实)质朴而又含蓄隽永)
❖ ⑨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 《邯郸冬至夜思家》) ( 平实质朴 )

从军行 王昌龄(七绝圣手)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豪迈雄奇)
山居秋暝 王维
相关术语:含蓄蕴藉、委婉含蓄、朦胧隐晦、含 蓄隽永 。
❖6、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 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 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 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相关术语:慷慨悲壮
7、豪迈(奔放、雄奇):语言奔放、有气势, 意境恢弘阔远,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相关术语:豪迈雄奇、雄浑豪放。
(委婉含蓄)
❖ 这是一首在应进士科举前所作的呈现给张籍 的行卷诗。前两句渲染典型新婚洞房环境并 写新娘一丝不苟地梳妆打扮。后两句写新娘 不知自己的打扮能否讨得公婆的欢心,担心 地问丈夫她所画的眉毛是否合宜。此诗以新 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官, 借以征求张籍的意见。全诗选材新颖,视角 独特,以“入时无”三字为灵魂,将自己能 否踏上仕途与新妇紧张不安的心绪作比,寓 意自明,令人惊叹。
等;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 ④此外,还应重视注释,关注诗歌的写作背景;
对于非著名诗词曲作家,我们还可以考虑到作 品朝代和文风。
诗歌语言的个人风格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清新自然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陆游的慷慨激昂
孟浩然 闲静淡远
苏轼的旷达豪迈
辛弃疾的慷慨悲壮
李清照:清新自然(早期)、哀婉悲凉(后期)
❖ 宫廷诗:缠绵宛转 ❖ 山水诗:清新优美 ❖ 讽喻诗:沉郁激愤 ❖ 怀古诗:幽深绵长
田园诗:恬淡宁谧 边塞诗:悲凉慷慨 咏史诗:雄浑壮阔 送别诗:意蕴深远
【补充】
❖ 1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清新自然)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
❖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诗题一作《闺意献张水部》。近试:将近进士考 试之时。上:呈献。张水部:即张籍,曾任水部外郎。 水部,工部下属四司之一,掌管有关水利河道政令。
迁移训练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 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 (步骤一)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何处住”, “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用女子自报 家门的急切程度, (步骤二)传达了一个素朴真率的船 家女形象。 (步骤三)
8、沉郁: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
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 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 诗律和铿锵的音韵。
❖ 生动形象: 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 感人至深。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