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钻孔桩施工工艺方法
1.草袋围堰施工
位于浅水地段的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采用草袋围堰筑岛构筑钻孔平台,筑岛面积按钻孔方法、设备大小等决定。
构筑钻孔平台后浅水中桩基施工方法及工艺同陆上钻孔灌注桩施工。
筑岛围堰施工方法及工艺如下:
首先从施工便道填筑出一引道至桩基位置,引道填筑标准同施工便道,然后采用草袋装粘土围筑成围堰。
为便于钻孔桩施工,再向围堰内回填粘土筑岛,做成钻孔作业平台。
在岛外圈为防河水冲刷,采用编织袋装土填筑,坡度为1∶0.5,筑岛高出水面0.5~1.0m。
填土与草袋围堰施工由岸边向河心推进,按先上游后下游的原则筑岛,直至填筑到符合要求为止。
1)工艺框图
筑岛围堰施工工艺见图。
筑岛围堰施工工艺框图
2)施工方法
(1)施工时草袋平放,水中堆码草袋用带钩的木杆或钢筋焊制铁钩将草袋送入水中。
围堰成型后用水泵抽尽围堰内的水,采用挖掘机清除淤泥。
(2)人工堆码草袋时,水平分层铺设,堆叠整齐,上、下层交错排列,不得留有通缝,袋体与袋体间不能留有空隙,否则用袋装土填补密实,避免形成灌涌通道。
(3)草袋内粘土充填控制在1/2~2/3之间,粘土充填均匀,便于铺设及草袋间挤压密实,袋口用细麻线或铁丝缝合。
在充填和铺设过程中,如发现袋体损坏,及
时予以修补。
(4)围堰抽水施工时,开始抽水速度要慢,使其逐渐承受水压力完成预变形,防止抽水过快围堰坍塌。
(5)袋体逐层加高,不得一次性加高两层,防止产生贯通接缝。
2.双壁钢围堰施工方法及工艺
水中钻孔桩、承台及部分墩身施工在双壁钢围堰内完成,施工工艺同陆上工艺相同。
钢围堰具体施工工艺详见框图。
钢围堰分体加工制作
墩位定位放线
钢围堰组装、质量检验
驳船浮运定位
钢围堰灌水下沉
钢围堰清基
潜水检验
浇筑封底混凝土
双壁钢围堰施工工艺框图
⑴双壁钢围堰施工方案方法
双壁钢围堰适用于深水基础施工,钢围堰施工大体分为钢围堰设计加工、钢围堰浮运定位、钢围堰下沉、浇筑封底混凝土和钢围堰拆除五大部分,重点在钢围堰下沉。
钢围堰要进行专门设计,其强度、刚度及结构稳定性、锚锭系统、使用期等应满足施工要求;围堰的尺寸及高度应根据基础尺寸及放样误差、墩位处河床标高、围堰下沉深度和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高程以及浪高等因素确定,围堰设计按承台不立模控制平面尺度,周边富余量为10cm;双壁间距应根据下沉需克服的水的浮力、土壤摩阻力、基底抗力而定;双壁钢围堰本身也应分设多个对角的横向互不通水的隔水仓,以便在下沉过程中分仓对称灌水、砂砾石或混凝土。
钢围堰的制作,应按设计要求在工厂施工,各节、块拼焊时,应按预先安排的顺序对称进行,
其分节分块的大小应按工地吊装、移运能力确定;双壁钢围堰拼焊后应进行焊接质量检验及水密试验。
钢围堰在加工厂制作拼装完成后,使用驳船浮运至施工现场定位下沉,下沉至设计标高后,进行围堰清基,围堰清基应符合设计要求,清基完成后,由潜水员逐片检查,合格后,方可浇注水下混凝土封底。
钢围堰使用完进行拆除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撞击墩身。
钢围堰下沉分为三个阶段:⑴水中下沉阶段;⑵局部入河床阶段;⑶全部入河床阶段。
水中下沉阶段和局部入河床阶段的下沉方式为定位吊放、内壁导向下沉,要求下沉位移和倾斜度控制精度高;
全部入河床阶段下沉方式为解除吊点、围堰周壁约束下沉。
⑵钢围堰测量技术措施
围堰拼装与下沉全过程,都与平面位置和高程密切相关,测量工作尤为重要。
特别是在下沉过程中,位置和高程动态变化,测量数据是指导施工的重要依据。
主要控制内容为:
①.拼装底节钢围堰前:在钻孔平台和拼装平台位,设纵横向轴线位置点和围堰四角点位。
②.各节钢围堰拼装后:检查各部尺寸及垂直度、轴线与角点位置,每节围堰顶面设8处水平与坐标观测点。
③.吊放架、接高护筒、围堰拼装平台、挂腿、导向架安装前测设三维坐标,安装后检查。
④.下沉过程中:每下沉0.5m观测一次标高值及倾斜度,推算刃脚处位置和标高,据以调整。
刃角入河床后,视情况增加观测频度。
⑤.河床标高:围堰拼装平台安装前,沿周长每隔2m测量围堰两侧河床标高,指导河床前期整平,基本整平后再次测量围堰两侧河床标高;围堰入河床后,每下沉0.5m测量刃角处内外侧河床面标高、围堰内纵横向2m测量一点标高。
⑶钢围堰拼装控制措施
①.钢围堰分块安装应对称进行,避免偏载,尤其是中、顶节安装时靠千斤顶吊重,底部悬于水中。
应采取措施临时与平台联接,避免水流及不均匀压重的影响。
②.分块吊装围堰块时,每块应与钻孔平台和护筒临时固定联接。
③.围堰块对位调整后满焊连接,要求与母材等强度,焊缝必须饱满、连续,
缺陷处应铲除重焊或补焊。
有条件的地方要实施双面焊,单面焊时焊缝应有2mm间隙以便焊接深入内壁。
焊缝处施行100%直观检查,并应进行10%X射线探伤检查。
受条件所限,不宜进行灌水检查。
⑷钢围堰下沉控制措施
①.采用带锁定装置的三作用千斤顶,液压系统根据所采用的高压油泵型号,有分动调节功能时也可以两台千斤顶共用一台油泵。
②.吊点位置和千斤顶位置应位于同一铅垂线内,初始安装误差±2cm。
③.钢围堰内壁与8处导向装置间空隙设临时滑动板(四氟乙烯板),专人控制。
④.围堰刃角局部入河床时,首要采用是开挖高处河床,并与调整千斤顶顶力、必要时分箱加水偏载相结合的方式下沉,即“三偏”工法。
在刃脚全部入河床前应加强观测频度,及时调整。
⑤.刃角局部入河床位置对应的千斤顶卸载,要缓慢逐级进行,级差不超过10t (换算成油压表读数)。
下沉切入河床时,其它千斤顶应进行配合吊放,避免歪斜。
⑥.为清除刃脚内和护筒四周的河床,采取高压射水或吸泥辅助开挖方式,一般情况不允许掏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