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HR的社保的黑幕和猫腻,谁来揭露一下?
能减少人工成本和尽可能的多创收是一样重要的,所以不要以为人力资源部的人都是白拿钱吃干饭,动起坏脑子来,个个都比诸葛亮精明,这是他们的工作职能,这点都不会的话,公司是不会要这些人的。
(泪奔~~)
1、新人
所谓的新人不是说年纪也不是说新进公司,而是对于社保来说这个人从来没有开过社保账户的,算作新人。
之前“曦晓”同学就告诉过大家,虽然在术语上有些问题,但大致还是没错的,也就是说,个人缴纳社保金的缴费基数是按照每个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性收入来决定的。
且社保掌握的每个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性收入则是每年4月(可能各地时间有差别)由你社保账户所在的公司为你申报的。
那么对于从来没有社保开户的人来说,无论你之前有没有工作还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你的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性收入为空
这时候公司一般会用两种办法来定你的缴费基数
a.用当年最低缴费基数,例如上海今年最低1478。
b.用你第一个月的工资应发数,如果工资2000,那基数就是2000。
当然若是工资应发数低于1478的,还是得按照1478来算。
毫无疑问,按照你实际工资应发数来确定基数的企业会为你支付更多的社保费用,所以说,一开始就可以从选用哪种办法来看出这家公司的RP如何,大家一定不要错过这个辨别真面目的机会!(当然那些故意降低工资水平而转由其他方式发放薪酬以及表面扣了你的社保金个人部分,却不为你缴纳的笑面虎不在考虑之列。
)
1、老人
相对新人,所谓的老人就是开过社保账户的,之后换工作单位的。
老人我们也要分两种来说
一种是,失业这段时间内在一年内且正好不包括4月(这个月份按照当地调整缴费基数的月份为准)
另一种是,失业这段时间超过1年或跨过4月的。
这么分的原因就是要看你失业的这段时间内是否调整过缴费基数
a.若是两份工作衔接的紧,中间没有调整过缴费基数的,
公司一般按照原来的缴费基数或是新工作的工资应发数来确定基数,这都是可以的。
当然也有废渣公司会很下三滥的用最低社保基数来给你缴费,名义估计就是“公司对于新进员工都是使用最低缴费基数”这种站不住脚的理由,但因为刚刚进公司的员工不想丢掉工作,大多都会选择忍耐。
b.若是两份工作中间已经调整过缴费基数的,那对于中间停过社保的人来说,基数一般都不会高,特别是超过一年的必然是最低基数。
那么这时候公司就会顺理成章的给你用最低基数来缴费,这就怨不得公司了。
比较上路的公司还是会按照工资应发数来确定基数,这些公司就是很不错的地方,奉劝大家不要轻易放弃哟,毕竟现在RP差的公司
占绝大多数。
(当然那些故意降低工资水平而转由其他方式发放薪酬以及表面扣了你的社保金个人部分,却不为你缴纳的笑面虎依然不在考虑之列。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这些问题涉及到一些平时不怎么用到的政策,所以这两天研究了下相关内容再来仔细写写
二、降低公司缴纳部分费用
这主要分成两种操作办法:少申报工资性收入、利用小城镇保险
1、少申报工资性收入
前面说到,每年的社保基数就等于前一年的月平均工资性收入,那么少申报工资性收入,显而易见就是为了降低社保基数,进而让企业少负担社保费用。
前面也说到过“所谓工资性收入,是指以现金形式发放的薪资收入”
具体条款如下:
/lawar...
在公司层面这就是一个工资总额的问题,但对于一般的员工,很少有人明白哪些钱是工资总额里的,哪些不是,所以这里也不准备深究。
虽然上面的链接中工资性收入的范畴很大,但是对于社保中心来说,只要公司把现金形式的收入作为缴费基数申报就OK,不会来深究其他的实物发放的或是小额现金发放的福利支出。
好,说道这里基本上都看明白了吧,不管具体什么手段,本质上离不开下面这条路线。
降低缴费基数——>降低工资性收入——>把薪酬变为福利
具体办法归类如下:
a.工资低,各类报销数额高,但是后者不算作工资性收入
b.工资一部分以现金形式,另一部分用卡、券形式发放
c.计算工资性收入时,把加班费、提成等等费用忽略
2、利用小城镇保险
这条是相当下流的手法,软件公司的,特别是魔都软件公司的民那请密切注意这部分内容!
魔都的社保分成4种:
——城镇保险(就是我们上面一直以来提到的)
——小城镇保险
——农村保险
——外劳力综合保险(基本上可以理解成民工保险) window.google_render_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