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纺织印染流程

纺织印染流程

纺纱工艺流程把棉花纺成纱,一般要经过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等主要工序。

用于高档产品的纱和线还需要增加精梳工序。

生产不同要求的棉纱,要采取不同的加工程序,如纺纯棉纱和涤棉混纺纱,由于使用的原料不同,各种原料所具有的物理性能不同,以及产品质量要求不同,在加工时需采用不同的生产流程。

(一)纯棉纱工艺流程1.普梳纱:清花→梳棉→头并→二并→粗纱→细纱→后加工2.精梳纱:清花→梳棉→预并→条卷→精梳→头并→二并→三并→粗纱→细纱→后加工(二)涤棉混纺纱的工艺流程1.普梳纱:原棉:清花→梳棉→→头并→二并→三并→粗纱→细纱→后加工涤纶:清花→梳棉→2.精梳纱:原棉:清花→梳棉→预并→条卷→精梳→头并→二并→三并→粗纱→细纱→后加工涤纶:清花→梳棉→预并→二、纱线产品分类及品种代号(一)纱线产品的一般分类,见下表。

分类依据分类使用原料的不同纯棉纱线、纯化纤纱线、棉型混纺纱线、毛型混纺纱线纺纱的方法不同环锭纺纱线、气流纺纱线、静电纺纱线等纺纱的工艺不同梳棉纱线、精梳纱线、桃毛纱线加捻方向的不同顺手捻(s捻)、反手捻(z捻)产品用途的不同织布用纱线、针织用纱线、起绒用纱线、绳带用纱线、渔网用纱线、帘子布用纱线(二)纱线粗细程度分类类别号数英制支数粗号纱大于32tex 18支及以下中号纱20—30tex 19—29支细号纱9—19tex 30—60支特细号小于9tex 60支以上(三)纱线品种代号,见下表。

品种代号品种代号经纱线T 起绒用纱Q纬纱线w 烧毛纱线G绞纱线R 转杯纱线OE筒子纱线D 涤棉混纺纱线T/C精梳纱线J 棉维混纺纱线C/V针织汗布用纱K 有光粘胶纱线FB精梳针织汗布用纱线JK 无光粘胶纱线FD注:纱线在用代号表示时,一般原料代号、加工代号写在tex值前,用途代号写在tex值后。

三、纱线粗细程度的表示方法1、有关定义表示纱线粗细程度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定长制(号数制),即以单位长度纱线的重量来表示。

一种是定重制,即以单位重量纱线的长度来表示。

我国目前规定采用定长制。

(一)特克斯(tex)俗称号数,简称特。

在公定回潮率(8.5%)时,1000米长的棉纱,它的重量是多少克,称为多少特。

Tex=G/L×1000式中:tex——特克斯(号)G——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L——纱线试样的长度(米)如1000米长度的棉纱重28克,则此棉纱为28特克斯(或号)。

(二)英制支数:在公定回潮率(9.89%)时,重1磅的棉纱,长度有几个840码,就称为几支棉纱。

Ne=L/(840×G)式中:Ne——英制支数L ——纱线试样长度(码)G ——在公定回潮率时的纱线重量(磅)如重1磅的棉纱长度有32个840码,则此棉纱为32支。

(三)公制支数:在公定回潮率(8.5%)时,重1000克的棉纱,长度有几个1000米,就称为几支棉纱。

Nm=L/G式中:Nm——公制支数G ——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L ——纱线试样的长度(米)(四)旦尼尔:通常用以表示化学纤维及天然纤维的细度。

在公定回潮率时,9000米长的纤维,它的重量有多少克,称为多少旦数。

D=G/L×9000式中:D——纤维的旦数G——纤维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L——纤维试样的长度(米)2、标示纱线标示:原料成分、加工工艺、线密度、长丝根数、每次加捻的捻向和捻度、股线的组分数和缆线的组分数、用途。

(见GB 8693-1988《纺织纱线的标示》、GB/T8694?—1988《纺织纱线及有关产品捻向的标示》)(定长制)线密度tex 旦尼尔den(定重制)英制支数公制支数四、公英制换算1、号数与英制支数的换算公式tex = 590.5/Ne 或tex = 583.1/Ne2、号数与公制支数的换算公式tex = 1000/Nm3、号数与旦尼尔数的换算公式tex = D/94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4.1 长度单位公制:米(m)、厘米(cm)、毫米(mm)。

l米=100厘米=1000毫米英制:码(yd)、英寸(in)。

1码=3英尺,1英尺=12英寸。

换算:1码=0.9144米,1英尺=0.3048米,l英寸=2.54厘米=25.4毫米。

1米=1.0936码=3.2808英尺。

4.2 质量(重量)单位公制:吨(t)、千克(kg)、克(g)。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英制:磅(lb)、盎司(oz)、格林(gr)。

1磅=16盎司=7000格林,1盎司=437.5格林。

换算:1磅=0.4536千克=453.6克,1盎司=28.35克,1格林=0.0648克。

1千克=2.2046磅,1克=15.432格林。

4.3 面积单位公制:米2(m2)、厘米2(cm2)、毫米2(mm2)。

1米2=10000厘米2,1厘米2=100毫米2。

英制:码2(yd2)。

换算:1米2=1.196码24.4 力的单位公制: 牛顿(N)、厘牛顿(cN)。

1牛顿(N)=100厘牛顿(cN),1千克力(kgf)=1000克力(gf)。

英制:磅力(lbf)。

换算: 1千克力(kgf)=9.807牛顿(N),1克力(gf)=0.9807厘牛顿(cN),1牛顿(N)=0.225 磅力(lbf)。

4.5 容积单位公制:米3、升、毫升3。

1米3=1000升,1升=1000毫升3。

英制:加仑、码3。

换算:1米3=1.308码3,1升=0.22加仑,1加仑=4.546升。

4.6 面密度单位公制:千克/米2(kg/m2)。

英制:盎司/码2(oz/yd2)。

换算:1千克/米2=29.4535盎司/码2。

4.7 纱线支数单位:特克斯(tex)、旦尼尔(den)、英制支数(Ne)、公制支数(Nm)。

换算:1旦尼尔(den) =特克斯(tex)×9,英制支数Ne=590.5/特克斯(tex),特克斯(tex)=1000/公制支数(Nm)。

4.8 织物密度单位:公制密度(根/10cm)、英制密度(根/in)。

换算:公制密度(根/10cm)=英制密度(根/in)/0.254。

梳织布厂工艺流程介绍梳织布厂工艺流程介绍坯布:下单----整经----浆纱----自接----织布----坯检----成品坯色织:下单----整经----染纱----浆纱----穿综----上机----织布----坯检----色织整经:将原纱(筒子纱)透过纱架转换成经纱(Beam)的一步过程,分原纱整经、色纱整纱及部份整经三种浆纱:浆整经完后的Beam或染后的Beam(经轴纱)挂在浆纱机的纱架上,透过浆槽内的浆液→烘干用的锡林→分纱架分层→整合成织布Beam 。

主要作用:将原纱的纤毛经过浆液的压缩,使纤毛伏贴不致于在织布机上因摩擦起棉球穿综:浆原纱穿过停经片、综丝及钢筘等三样附属配件以便于织造停经片:防止经纱断裂的感应设备之一,配合停经杆即可完成感应。

综丝:改变织布织纹的设备之一,配合织机的桃盘、提综即可完成织纹变化钢筘:配合纬纱的输入及提综的变化即可完成织布的动作上机:将穿综穿好的轴纱透过上机车的载运,挂在织布机上的一种动作。

自接:浆纱后的Beam不必透过穿综而直接以打结机的动作完成,其结果与上机一样。

织布:将已穿好的轴纱于织布机上配合纬纱的输入及织布机的运转来完成织布的动作。

坯检:织完后的布经过坯检人员以CNS检验标准来完成检验动作,以了解织布完成后之质量状况,以利胚布投染之功能梭织物:是由两条或两组以上的相互垂直纱线,以90度角作经纬交织而成织物,纵向的纱线叫经纱,横向的纱线叫纬纱。

经纱和纬纱之间的每一个相交点称为组织点,是梭织物的最小基本单元。

因经纱与纬纱交织的地方有些弯曲,而且袛在垂直于织物平面的方向内弯曲,其弯曲程度和经纬纱之间的相互张力,以及纱线刚度有关,当梭织物受外来张力,如以纵向拉伸时,经纱的张力增加,弯曲则减少,而纬纱的弯曲增加,如纵向拉伸不停,直至经纱完全伸直为止,同时织物呈横向收缩。

当梭织物受外来张力以横向拉伸时,纬纱的张力增加,弯曲则减少,而经纱弯曲增加,如横向拉伸不停,直至纬纱完全伸直为止,同时织物呈纵向收缩。

而经,纬纱不会发生转换,与针织物不同。

因梭织物经,纬纱延伸与收缩关系不大,亦不发生转换,因此织物一般比较紧密,挺硬。

梭织物的物理机械性,包括经纱与纬纱的纱线密度、布边、正面和反面、顺逆毛方向、织物覆盖度.印花工艺流程1、接单时和客户沟通,了解客户的要求,根据工厂的工艺技术水平同客户商讨合理的方案。

2、指定大的工艺方向:翻布-缝头-冷堆(热堆)(热煮热漂)-退煮飘-复漂-丝光-予定型-印花-蒸化(培烘)-水洗-定型-压光-予缩-成品3、确定机台网的排列。

4、根据花样要求确定前处理的基本工艺、白度、予门幅。

5、根据予门幅的要求确定花样是否缩放。

6、根据给描稿处的要求确定制网网目的使用。

7、配色根据描稿的颜色叠压关系配色,并考虑一些后整理的色变问题。

(也就是色光的变化)布面是否丝光决定颜色的鲜艳度。

8、调色师傅根据花样确定浆料的厚薄并考虑到后期的色光可能的变化等。

机台师傅根据具体要求调整网序,根据花样决定布的张力、车速、刀角或是磁棒的粗细。

一般以出布干燥为准。

9、蒸化要及时,做好保温工作,并提醒容易沾色的颜色要防沾色记或冰醋酸等,水洗充分,对色及时(如培烘确定牢度和色光变化),车速时间的确定。

10、定型柔软,是否需要一些特殊的工艺等。

压光的压力、光泽要求、予缩等,是先光泽就先予缩和压光.印花工艺印花工艺是用染料或颜料在纺织物上施印花纹的工艺过程。

印花有织物印花、毛条印花和纱线印花之分,而以织物印花为主。

毛条印花用于制做混色花呢;纱线印花用于织造特种风格的彩色花纹织物。

织物印花历史悠久。

中国在战国时代已经应用镂空版印花(见中国染整史)。

印度在公元前 4世纪已经有木模版印花。

连续的凹纹滚筒印花始于18世纪(见滚筒印花)。

筛网印花是由镂空型版发展而来的,适用于容易变形织物的小批量多品种印花。

20世纪60年代,金属无缝圆网印花开始应用,为实现连续生产提供了条件,其效率高于平网印花。

60年代后期出现了转移印花方法,利用分散染料的升华特性,通过加热把转印纸上的染料转移到涤纶等合成纤维织物上,可印得精细花纹。

70年代还研究出用电子计算机程序控制的喷液印花方法,由很多组合的喷射口间歇地喷出各色染液,形成彩色图案,主要用于地毯印花。

工艺印花织物是富有艺术性的产品,根据设计的花纹图案选用相应的印花工艺。

常用的有直接印花、防染印花和拔染印花三种。

直接印花是在白色或浅色织物上先直接印以染料或颜料,再经过蒸化等后处理获得花纹,工艺流程简短,应用最广。

防染印花是在织物上先印以防止染料上染或显色的物质,然后进行染色或显色,从而在染色织物上获得花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