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印染概况
5.染色废水
染色废水的特点是水质变化大,色泽深,主要的 污染源是染料和助剂。不同纤维原料需用不同的染 料、助剂和染色方法,加上染料上色率的高低、染 液的浓度不同、染色设备和规模不同,废水水质变 化很大。一般染色废水的碱性都强,特别当采用硫 化染料和还原染料时,pH值高达10以上。染料本身 的BOD均较低,COD却要高得多。染色废水中的许多 物质不易被生物分解,生物处理对印染废水的COD去 除率仅60%一70%,脱色率也仅50%左右。
染物浓度高(COD),色度深,是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纤维不 同所用染料、助剂也不同,废水性质差别很大,主要污染物包括 可溶性有机物、有毒物、色度、酸、碱和油类,污染物多为难以 生化降解的物质,废水的可生化性差,因此,处理难度也大。
纺织印染行 业废水性质
部门 (吨) 棉纤维生产 羊毛纤维生产
百米布产COD(公斤) 0.5-0.7
2.煮炼废水
为保证漂白和染整的加工质量,要将纤维中 的棉蜡、油脂、果胶类含氮化合物等杂质去除。 煮炼工艺一般用烧碱、肥皂、表面活性剂等的 水溶剂,在1200℃、pH值10-13的条件下对棉 纤维进行煮炼。煮炼废水量大,呈强碱性,含
碱浓度约0.3%,废水呈深褐色,BOD和COD均 高达每升数千毫克。
美观性,因为在销售时这是一个卖点。)
四、纺织印染废水治理状况
我国印染企业总体上与国外相比单位产品取水
量是发达国家的2-3倍,能源消耗量则为3倍左右。
通常,印染环节能耗占纺织产品链能耗的30%以上,
而印染环节的能源利用效率却很低,目前,只有少
部分企业采用的余热回收利用技术,而量大面广的
企业热废气、热废水直接排放,设备控制没有节能
就纺织产品生产全过程而言,以单位产 品计算我国能源和资源消耗比发达国家 (美国、日本等)高1-2倍,而劳动生产率 仅为国外的1/3-1/8,差距极为明显,对环 境无害化技术存在巨大需求。
三、污染状况
纺织印染废水是我国 工业系统中重点污染源之 一,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 印染行业排放的印染废水 总量位于全国各工业部门 排放总量的第五位。2004年全行业排水量13.6亿立方米,
除率可分别达到70%和95%。
大多数中小型纺织厂没有生物处理设施。只有 在一些厂中采用了沉淀或一级处理以减少废水中 悬浮固体的浓度和一部分BOD。一些中小型纺织厂 还采用了化学处理法(如絮凝)。必须强调的是, 化学处理法由于要投加化学药剂,其成本一般是 较高的。工业生产实践表明,单纯用化学法处理 纺织工业废水很难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
5. 纺织印染行业应用 环境无害化技术的途径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相对于变化的产品和市场而言,我国 纺织工业的工艺特征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而提高纺织行业 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要不断采用新技术,在提高产品产 量和质量的同时降低环境污染。自1996年10月以来,由于我 国的执法部门加强了纺织厂和染料厂废水的管理和执法,大 量中小型纺织企业因污染问题被迫关闭。同时,ISO14000环 境标准的实施也对纺织企业尤其是出口型纺织企业采用环境 无害化技术产生了推动力。
纺织印染行业简介
主要内容
污染状况
技术水平
工
污
艺
染
行业概况
污 染
源 及
分
核
发展状况
析
算
第一节 行业状况
一、发展状况
•
2006年,纺织
• 工业总产值为25016.89亿元,占全国比重15.18%,纺织品服 装出口额达1651.36亿美元,占全国比重72.71%。
•
2008年全行业销售收入3300亿元,增长14%,利润1200
2.改革工艺
纺织印染行业可能进行的工艺改造有: A. 设备的改进与控制 加强工艺和单元操作的计算机控制 以卧式水洗代替立式水洗 使用水和化学药剂计量装置 B. 减少加工工序,采用逆流清洗,如短流程染色 C. 采用转移印花工艺,以减少废水污染,同时削减水耗和染料消
耗,取消汽蒸或烘干等后处理 D. 采用热熔染色,降低盐和染料的消耗,减少废物产生,降低水
二、 纺织印染工艺
纺织工业按行业主要分为纺织业、印染业、化学纤 维制造业、服装业和纺织专用设备制造业。 按产品应用领域,又可分为衣着用、装饰用和产业 用纺织产品三大类。 根据产品使用的原料、产品的品种、产品的加工方 式和产品的用途不同,可有不同的行业划分方式。但从 污染控制和治理方面考虑,由于使用原料不同,其产品 加工方式和产生污染物性质和数量不同,其污染控制和 治理方法也不同,因此按原料进行分类比较适宜。
而其污染物排放总量(以COD计)则位于各工业部门第 六位。
第二节 工艺污染分析
清洁生产 污染 工艺
一、 纺织主要原材料
我国纺织工业所用原料主要是 各种天然纤维,如棉花、羊毛、 黄麻、蚕丝和麻丝等,通常简称 “棉、麻、丝、毛”,另外还有 一些化学纤维(人造纤维和各种 合成纤维),其中棉花占80%, 羊毛和丝纤维占15%,其它纤维占 5%。目前我国的纺织工业就其原 料及其产品总量看,均以棉纺织 及棉印染产品为主。
6.印花废水
印花废水污染物主要来自调色、印花滚筒、印 花筛网的冲洗水,以及后处理的皂洗、水洗、洗 印花衬布的废水。印花废水的污染程度很高。此 外活性染料应用大量尿素,使印花废水的氨氮含 量升高。
7.整理废水
整理废水除花衣毛之外,尚含有多种 树脂、甲醛、表面活性剂等,但废水量 较少。(后整理对于纺织面料而言,可提高其
6.1.1 传统方法 6.1.1.1 吸附法
吸附法特别适合低浓度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具有投资小 方法简便、成本低的特点,适合中小型印染厂废水的处理。 传统的吸附剂主要是活性碳,活性碳只对阳离子染料、直接 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等水溶性染料具有较好的吸附性 能,但是不能去除水中的胶体疏水性染料,并且再生费用高, 使活性碳的应用受到限制。近几年,研究的重点主要在开发 新的新的吸附剂以及对传统的吸附剂进行改良方面。
1.高浓度印染废水:机织布的退煮漂废水、牛仔线的 浆染废水、印花废水、蜡染废水、碱减量废水和绣花废水 等。
2.中等浓度印染废水:毛织物染色、针织染色、丝绸 染整、缝纫线染色及拉链染色等。
3.低浓度印染废水:牛仔服饰洗漂废水。
福建省某某印染有限公司 水质
废水量 (进水) 800吨/天
CODcr
1767mg/l
装置。
国有大中型纺织印染企业基本建有废水处理装置,并相
当一部分正常运行,其处理成本为0.7-1.0元/吨左右。而
多数乡镇企业则很少修建污染处理装置,其污染不容忽视。
对于大型纺织厂而言,纺织工业废水处理常用的流程为
一级好氧处理工艺。最近,一些大型纺织生产厂采用了二级
厌氧-好氧技术。经厌氧-好氧处理后,废水的COD和BOD去
6. 纺织印染行业废水处理方法与工艺
印染废水的水质随加工的纤维种类和采用工艺以及使 用的染化料的不同而异,污染物组分差异很大。一般印染 废水pH值为6-13,色度可高达1000倍,CODcr为4004000mg/L,BOD5为100-1000mg/L。印染废水一般具有污 染物浓度高、种类多、含有毒有害成分及色度高等特点。 以处理难度为标准可分为:
二、纺织印染废水特点
纺织印染废水是我国工业 系统中重点污染源之一,据国 家环保总局统计,印染行业排放 的印染废水总量位于全国各工业 部门排放总量的第五位。2004年 全行业排水量13.6亿立方米,而其污染物排放总量(以COD计)则
位于各工业部门第六位。 印染废水是含有一定量难生物降解物质的有机性废水,其污
1.柔性生产; 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成本,
柔性生产(如适应市场变化); 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成本,靠改善管理系统和生产工艺的自动化,而
不是靠单纯扩大生产规模。 在进行环境无害化技术转让时,需要考虑到上述要求。 据估计,通过实施环境无害化技术和优化管理系统及
操作控制,大约可节水20-30%,同时削减COD15-50%。废 水经过厌氧处理后,COD和BOD可进一步分别减少60-70%和 95%。
属于清洁废水,可直接排放或循环使用。
4. 丝光废水
丝光处理是将织物在氢氧化钠浓碱液内浸透, 目的是提高纤维的张力强度,增加纤维的表面光泽, 降低织物的潜在收缩率,同时增加与染料的亲和力。 丝光废水含氢氧化钠3%-5%,一般通过多效蒸发 蒸浓回收后,先供丝光应用,再用于调配煮炼液、 废碱液和用于退浆。所以丝光废水实际上很少排出, 它在工艺上被多次重复使用
BOD5
868mg/l
SS
121mg/l
pH
9~12
NH3-N
15.1mg/l
S2-
2.3mg/l
色度
1000倍
废水量 (出水)
CODcr BOD5
2.5m3/百 米布
100mg/l
25mg/l
SS
70mg/l
pH
6~9
NH3-N
15mg/l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S2-
1.0mg/l
色度
40倍
6.1 纺织印染行业废水处理方法
3. 漂白废水
漂白工艺一般采用次氯酸钠、过氧化氢(双氧水)、 亚氯酸钠等氧化剂去除纤维表面和内部的有色杂质, 使织物漂白。由于双氧水在漂白废水中几乎完全分 解,而次氯酸钠和亚氯酸钠等含氯漂白剂的大部分 氯又在漂白过程中被分解,所以漂白废水的特点是 量虽大,但污染程度小,BOD和COD均较低,基本上
耗和能耗,同时提高产品质量 E. 能源管理,包括能量回收、控制蒸汽质量和均匀度,防止蒸汽
过量等
3. 原材料替代
在浆纱工艺中用变性淀粉取代聚乙烯醇和原淀粉 用甲酸替代乙酸 改用纤维活性染料 染色单元使用的控制泡沫的表面活性剂
3.废物削减、回收和利用
上降剂和丝光处理的废碱液,用化学混凝方法和超滤技 术回收合成浆料,采用双效蒸发器回收碱液; 回收洗毛工艺产生的油脂。 当前,我国的纺织印染行业正在进行全行业的结构调 整,环境无害化技术的应用将为企业摆脱困境开辟出一条 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