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认识 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演变
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人的认识
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 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 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 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 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类活动历程
原始文明 农业文明
早期工业文明 现代工业文明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直接 统一关系
人与自然以人为中 介的间接统一 人与人化自然的 直接统一
原始文明时期
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原始社会,人和自然是一种依 存的关系,人依附于自然。人类一方面直接或通过 简单的生产工具从大自然获得所需的一切;
人与自然相矛盾的后果
第一,导致异化劳动的 产生。
马克思主义揭露了在资本主义 条件下,劳动资料和劳动成果 归资本家所有,工人与劳动资 料、劳动对象和劳动产品,即 与自然相分离的现实;同时劳 动资料和劳动成果等自然物反 而成为支配、奴役工人的工具。 异化劳动的产生及其发展,是 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之间 矛盾所引致的,为随后人与人 的分化与对立埋下了伏笔。
这个时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以人类 为中介的间接的统一关系
古代中国对这一关系的表现是中国古代的天命论 虽然阐述的是天与人的关系,其实是指自然与社会也就是 人的关系。
殷商时期, 殷民迷信原始宗教, 崇拜天, 把天视之为神。 殷盘庚说:“先王有服, 格谨天命。”(《尚书盘庚》) 人对天命必须绝对服从, 一切国家大事都必须通过占卜以 取得天的旨意, 按天的旨意行事。
早期儒家的天人论的代表观点是孟子的天人合一(天既 独立于人存在, 又具有绝对的权威。承认天的自然属性 的同时赋予天以道德属性,)以及荀子的明于天人之相 分”思想(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人虽然也和天一样 属于自然, 是自然的一部分, 但人与物不同,人可以制 天命而用之) 早期道家的天人论的代表观点有“域中有四大,而人居 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0世纪以来,大工业的发展更把人工自然扩展到空前 的范围,引起了资源短缺、森林破坏、耕地减少、土 地沙漠化、生物物种灭绝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人类对自然平衡的干预已超出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和自 我调节能力,逐渐的,人类感受到了自然界愤怒的力 量,但人类终究是有理性的动物,当这种掠夺式的开 发难以为继时,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 期——和谐相处阶段。
随着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 随着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提高,人 人通过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不仅 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也在提高。于是, 能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 一些人便无限度地增加生产,对自然 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 界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改造与征服、掠 然界,人类降服自然力,迫使它 夺与破坏。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资源 为人们服务的直接结果是,在创 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成为不 可避免的事。人 造出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的同时, 还为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 类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人与自 循环经济、环境修复等缓和人与 然间矛盾日益突显。 自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提供了不 可缺少的技术支持
人与自然和解路径
第一,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第二,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
一要注重长远的利益
二要“支配和调节”不利影响
第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实行变革
农业文明时期
在这段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青铜器、 铁器的使用及农业、畜牧业出现后,人类开始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改变自然,使得这种关系 进入了开发阶段。
但在这一时期,由于人类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对自然 资源如土地、林木、草场、山川、河流等有较强的依 赖性,所做的更多只是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还没有 对自然造成较大的破坏。
进入21世纪,“和谐相处”已经成为人类关心的主题, 对自然界的保护意识逐渐提高,一系列的绿色,低碳 工业相继出现。
正是由于我们的这些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缓和, 我们所预期的美好蓝图正在一步步的被构建出来。
这一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人与人 化自然的直接统一
这一时期这主要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是 人与自然“和谐论” 在西方,是以马克思主义中的人与自然和 谐为代表思想, 在中国有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
西方思想源远流长,如《圣经》、古希腊神话中都体 现出了西方人与自然关系的特征,主要有三: 其一,人是站在自然之外的,有统治世界的权利 其二,人与自然是敌对的 其三,人要在征服、战胜自然的艰苦斗争中才能求得 自身的生存 古希腊学者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思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都强调了人的地位,从而孕育着人本主义的萌芽。
第二,导致人与人的分化与对 立。
对立的阶级关系有以下两种 首先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资本主 义劳动过程的实质,就是工人被剥削、 被奴役的过程,也是资本家不劳而获、 榨取剩余价值的过程。 其次是对立与对抗的关系。工人为反 对整个资产阶级而联合起来组成新的 阶级进行共同斗争。整个社会分化为 两个阶级,即有产者阶级和没有财产 的工人阶级。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 产生,进一步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矛 盾与对立。
早期工业文明时期
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产生了一 系列技术革命,从而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 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产生,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使 得人类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出现了质的飞跃,各 种机械装置被发明出来,人类从此进入了工业社会。
但由此也引发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 飞跃前进,人类的自信心和对生存环境的不满足感, 驱使他们不断创造出新技术去“征服自然”“统治自 然”。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掠夺。然而,这种 征服的结果就是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问题。 由此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了第三个时期——征服阶段。
另一方面,自然界是人 类唯一的劳动对象。
人通过劳动与自然界紧 紧联系在一起。人类就是通 过劳动,实现了与自然的联 结和能量的交换。在人类劳 动的作用之下,自然界成为 不折不扣的劳动对象,不再 仅仅是“纯粹的自然界”, 而是凝结人的劳动、表现人 的特性的“人化的自然界”。
人的地位与作用
一方面,为缓和人与自 另一方面,为激化人与自 然矛盾提供技术支持。 然矛盾埋下伏笔。
另一方面又要承受自然界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各 种威胁。这一时期,人类更多的是被动地适应 自然,甚至于崇拜自然,与自然的关系处于一 种原始的和谐状态。(依赖阶段)
原始文明时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与自然的直接 统一,认识表现为对原始宗教的信仰和自然神的崇拜
原始宗教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其表现形式为万物 有灵论、巫术、图腾崇拜等,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 对自然神的崇拜。原始人在自然界之外构想了一个 超自然世界,认为自然界的秩序来自超自然力量的 支配和安排,许多自然事物和现象,如日月星辰, 风雨雷电,山和土地,凶禽猛兽等,均为超自然神 灵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论述
自然界的地位与作用 人的地位与作用 人与自然演进过程 人与自然相矛盾的后果 人与自然和解路径
自然界的地位与作用
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类 生存的前提。
自然界是先于人类历史 而存在的,而人不仅是自然 界的一部分,而且还是自然 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不仅如 此,人的生存还离不开自然 界。“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 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 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 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 的形式表现出来。”
人与自然演进过程(历经四个阶段)
第一,完全受自然支配阶段
第二,有意识地解读 自然现象阶段
第三,“改造或征服自然”阶段
第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阶段
透过资本主义滥用科学技术、违背 到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 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 自然界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 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 自然规律,导致资源极大浪费和环 的增长以及作为二者基础的人口 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 界的能力有了质的飞跃。特别是 境极大破坏的现象,认识到资本主 的增多,人对自然的认识获得了 量与人相对立,人同自然界的 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及随后 义生产方式是导致人与自然相矛盾 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人们不再 关系完全像牲畜等动物同自然 爆发的工业革命,人类认识、改 的制度根源。主张对资本主义生产 以“畜群意识”或“绵羊意识” 界的关系一样,完全慑服于自 造或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 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 看待自然,而是有意识地以自己 然界。人类对自然界是一种纯 在此情况下,人类以自然界主人 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 的理解来解读自然现象。由于认 粹的动物意识。在这一阶段, 自居,对自然界展开前所未有的 行完全的变革”。在变革基础上, 识的局限性,这种对自然界的解 人在大自然面前与动物一样束 开发与改造、掠夺与破坏并制造 设想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把 读通常通过神话故事表现出来, 手无策、无可奈何。“这是纯 种类日益繁多、成分日益复杂的 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 这显然是不科学的,但毕竟是人 粹的畜群意识,这里,人和绵 废弃物,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 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 类第一次对自然界的描述与把握。 羊不同的地方只是在于:他的 枯竭、物种锐减、土地沙化、气 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 意识代替了他的本能,或者说 候异常等现象。这时候的自然界 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 他的本能是被意识到了的本 成了人类的工具和奴隶,人与自 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以实现人 能。” 然的矛盾日益尖锐。 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这一时期,掠夺性地开发资源,一方面对大 自然造成破坏性的灾难,另一方面也招致大自 然对人类的报复与惩罚。
这个时期自然和人的关系仍然是以人类 为中介的间接的统一关系
这一时期在中国主要表现为征服论: 事在人为,人定胜天
这一时期在西方的表现是继承并发展人本主义思想,遵 循天人对立认识
现代工业文明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