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佛山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培训

佛山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培训


警告标志
标签
识别标志分为警告标志和标签,标签的内容填写要全面

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和 包装物必须全部粘贴危 险废物标签。
收集、贮存危险废物设施、 场所,必须同时设置危险废 物的警告标志和标签。

2.规范危险废物分类

1.按照危险废物特性分类进行收集、贮存 。 2.危险废物包装容器上标识明确;危险废 物按种类分别存放,且不同类废物间有明 显的间隔(如过道等)。
3.规范危险废物贮存场所

1.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完成“三同时”验收。 2.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有关要求 。 3.贮存期限不超过一年;延长贮存期限的,报经环 保部门批准。 4.未混合贮存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 废物。 5.未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 6.建立危险废物贮存台账,并如实记录危险废物贮 存情况。
贮存场所

产生危险废物的种类较多、数量较大的企业应建立贮存库,贮 存库四周必须密闭。其他要求与贮存间相同
三、业务培训及应急演练


业务培训
落实要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应当对本单位工作人员进行 培训。 达标标准:相关管理人员和从事危险物收集、运送、暂存、 利用和处置等工作的人员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 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熟悉本单位指定的危险废物管理 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应急预案等各项要求;掌握危险废 物分类收集、运送、暂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
二、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现场

1.规范危险废物标识
2.规范危险废物分类
3.规范危险废物贮存场所
1.规范危险废物标识

1.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必须粘贴危险废物标签 。 2.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 、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依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附录A和《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 (处置)场》(GB15562.2-1995所示标签设置危险 废物识别标志;
贮存场所
贮存液态、半固态危险废物的场所 必须在四周设置导流渠和收集池
贮存场所
对已经建成的危险废物贮存间不具备防 泄漏收集槽与收集池的功能,并且数量 较少,也可采取其他形式进行补救。
固态废物网格式分区管理
贮存场所
产生数量很少【几十公斤】的企业也可将盛装 上述废物的容器置于能够收集液体的托盘内)
3、申报事项有重大改变的,应当向当地环保主管部门及时申报 。

生产车间、贮存场所、利用处置场所均应建立危废台 帐(或称为记录),一式两份,一份存放在现场,另 一份及时存档备案
4 规范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制度



1、危险废物转移审批制度。危险废物转移分市内、跨 市和跨省转移(鉴于佛山市实际情况,佛山市的危险 废物转移至顺德区,同属跨市转移),在转移危险废 物前,应向所在地级以上市环保部门提出申请,由移 出地级以上市环保部门商经接受地级以上环保部门同 意后,方可转移。未经批准,不得转移。 2、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转移危险废物,按照《危 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如实规范填写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3、转移联单保存齐全,保存期为五年。 4、其它要求可参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执 行。
应急演练


1、员工培训和演练。针对事故易发环节,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预案 演练。 2、建立应急队伍。产生单位应建立专职或兼职的应急队伍。 3、安排应急专项资金,用于隐患排查整改、危险源监控、应急队 伍建设、物资设备购置、应急预案演练、应急知识培训和宣传 教育等工作。 4、与周围社区和临近企业、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建立定期沟通机制 ,促进相互配合。 5、将应急预案依法报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备案。 6、在事故应急期间,按照地方政府的统一要求,做好各项应急措 施的衔接和配合。
业务培训

注意事项: 事项之1:培训计划。企业要建立业务培训计划; 事项之2:培训记录。企业要有业务培训记录;
事项之3:培训资料。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特 点,汇总、建册培训方面的资料;
事项之4:培训照片企业要有证明当年度已开展 业务培训的影像等方面的材料。
业务培训
应急演练


发现紧急状态时的应急要素: 1.警告暴露于危险的第一人群(如操作人员),启动 应急。 2.警报,内部事故信息报警和通知。 3.控制事故源,防止事故恶化; 4.必要时,向周边社区和临近工厂发出警报。
一、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相关制度

1 建立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度
2 健全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
3 落实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
4 规范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制度
5 经营许可证制度

6 应急预案备案制度
2.健全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

(1)建立危险废物管理组织架构,有专人专 职管理。


8
9 10 11 12 13
应急预案及演练记录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厂区平面图 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工艺流程图及相关设计规模介绍等 危险废物管理组织架构图、污染防治管理责任制度和相关管理人员、职员职责制度 生产工艺流程图(标明危险废物产生环节、危害性、去向等) 员工培训计划及培训记录等资料

2、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应如实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 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申报数据应有证明材料证明(如日 常管理台账记录、处理记录台账、管理计划、转移联单等),数 据真实性和合理性。每年1月1日到3月31日进行申报登记,3月底 前完成申报,确认上一年度的危险废物产生量、转移量以及贮存 量,并申报本年度的产废量 。当实际产生量少于本年度申报量的 百分之五十,或超过百分之二十时,需向当地环保部门申请。
6 应急预案备案制度

国家级危险废物监管重点源(上年度危 险废物产生量≥100吨);省级危险废物 监管重点源(10吨≤上年度危险废物产生 量<100吨);市级危险废物监管重点源 (1吨≤上年度危险废物产生量<10吨) 。


1、按要求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生产工艺变化 或有新建项目的应根据情况及时更新。应急预案可参考(附件八 )。 现场配置必要的事故应急设施设备;企业定期对本单位工作人员 进行危险废物相关知识培训,有培训记录和资料。 2、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 3、按照预案要求每年组织应急演练,有应急演练记录和资料。 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危险废物监管重点源产生单位要定期组织实 施应对危险废物环境突发事件的演练,提高应对危险废物环境突 发事件的快速反应与处理能力。绘制厂区周边地理位置示意图, 标明单位的地理位置、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和场所的位置以及周边 的道路、河流和环境敏感点信息,并在显著位置张贴。
废液转移区防漏应急措施
四、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相关文档

1 2 3 4 5 6 7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三同时”验收文件(贮存、利用、处置场所) 危险废物申报登记表 危险废物日常管理记录表(贮存、利用、处置) 与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签订的合同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谢谢大家!
贮存场所
贮存场所


贮存场所外墙明显处应 设置警告标志、标签及 相关责任制度 贮存场所应有良好的通 风装置或气体导出口
贮存场所
建立危险废物出 入库台帐,按要 求做好相关记录
在区域醒目的位置粘 贴该类废物识别标志
性质相容但类别不同的 废物可在同一贮存设施 中分区存放
贮存场所
贮存场所
所有有气味的固态、半固态、液态危险 废物都必须放置于容器内并进行密封

(2)建立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管理责任制度, 明确有关部门和管理人员职责。 (3)建立危险废物信息公开制度(生产工艺 流程图、责任人信息)。
(4)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3 落实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

1、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必须通过“佛山市固体废物电子联单系统 ”()申报上年度危险废物产生及流向情 况。
佛山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 实施指南
主要内容
一、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相关制 度 二、危险废物规范化的现场管理 三、业务培训及应急演练 四、危险废物规范化的资料整理

1.建立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度


1、根据管理台帐和近年生产计划,制订危险废物管理计划,每 年于12月25日前报环保主管部门备案。 2、管理计划应当包括危险废物的产生环节、种类、危害特性、 产生量、利用处置方式、危险废物环境污染防治责任制度、管理 办法以及按月(季、年)转移(频次)计划等。 3、管理计划内容有重大改变的,应及时变更申报。 管理计划内容有重大改变的情形包括: (1)变更法人名称、法定代表人和地址; (2)增加或减少危险废物产生类别; (3)危险废物产生数量变化幅度超过20%; (4)新、改、扩建或拆除原有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和处置设施 。 4、危险废物管理计划样式可参考(附件四)。
产生单位转移危险废物
转移联单运转程序
产生单位
运输单位
接收单位
移出地环保局
接收地环保局
5 经营许可证制度



1.转移的危险废物,全部提供或委托给持危险废物经 营许可证的单位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的活动 。 2.有与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签订的委托利用、处置危险 废物合同。 3.除贮存和自行利用处置的,全部提供或委托给持危 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 ;有与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 证的单位签订的合同。 4.鉴于佛山市存在部分危险废物年产量小于10吨的企 业,1年转移1次或2-3年转移1次(延长贮存期限获得 环保部门批准的),只需提供当年度转移委托利用或 处置合同及获得环保部门批准延长贮存期限的证明亦 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