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研究
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研究
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加强产学研合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推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产学研结合计划”为促进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产学研联合工作起了重要作用。
随着围绕市场、技术、资源、能源的竞争日趋激烈,产学研合作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崛起的核心竞争力。
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要进一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解决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意识不强、动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善、缺少实质性的深层次战略合作等问题。
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必须具备战略高度
当前,我们已经积聚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有利条件,如何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首要问题是要具备战略高度。
具备人才支撑理念。
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必须坚持以人才为本。
产学研合作创新,必须强调研究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的优势互补。
必须牢固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地位,逐步建立与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围绕产业链需求培养技术型与应用型人才,鼓励大学和科研机构从企业招聘教师和科研人员,鼓励企业科技人员到大学和科研机构进修,加强大学、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双向交流,为产学研合作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用、聘用或兼职等方式到企业从事研究开发工作;健全人才市场体系,消除人才体制障碍,要从立法层面确定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实现人才引进常态化。
二是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培养。
加大培养优秀青年科学家的力度,培养高层次后备人才,形成具有特色的优秀人才培养机制,努力造就一支具有战略开拓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家队伍。
建立完善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一是加大政府的引导投入。
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中央有关增加科技投入的各项规定,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引导投入,要按市场机制,遵循突出重点、专款专用、滚动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和导向作用。
二是引导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大对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投入。
激发企业增加产学研合作创新投入的积极性,推动企业技术开发经费逐年递增,滚动发展,真正做到以企业为主体。
三是加大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金融支持。
建立“金融贷款为支撑、外资与民间资金并重、各类风险投资机构和担保机构稳步发展”的融资体系,大力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产学研合作创新。
建立完善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机制。
一是建立产学研合作创新风险共担的责任制度。
要建立一套完整健全的投资机制来保证风险投资资金充足:寻求多元化的投资主体,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的多元参与的投资体系;完善
风险投资政策支持,调动投资者从事风险投资;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成果风险转化的评估体系。
二是建立完善有利于产学研三方发展的利益共享机制。
产学研合作创新要进一步建立保护知识产权、规范合作的法规政策体系,消除合作障碍,建立规范的科技成果价格评估体系,保证各方的合理利益,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中的利益分配机制。
建立完善以科技中介机构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服务体系。
积极引导和扶持为产学研合作创新服务的各类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加大以科技中介机构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切实解决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信息不对称和科技资源共享难等问题。
要按照“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原则,加强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和完善技术服务、技术评估、技术经纪及信息咨询等方面职能,有效促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