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路桥工程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
作者:许红昆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6期
摘要:路桥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施工质量关系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和技术创新。
本文首先论述了路桥工程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要求,然后分析了路桥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路基路面施工问题,最后提出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路桥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路桥工程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要求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人们对路桥工程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路基施工质量要求。
通常,市政工程的路基必须结构稳定、强度足够,水文温稳定性强。
路桥工程道路路基施工必须确保路基具有稳定的整体结构,为了避免路基结构在自然因素和行车荷载作用下整体失稳,出现变形、沉降等,施工单位应当采用相应的措施确保路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为了确保在外力作用下路基不会发生超过相关规定的变形,路桥工程路基就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
一般情况下,在地下水与地面水的作用下,路基的强度会明显下降。
尤其是水温状况变化显著的地区,路基将会受到周期性的冻融作用,出现翻浆与冻胀,造成路基强度显著降低。
因此,为了确保路基能够在不同的水温状况下不会发生过大的强度变化,路基就必须具有较高的水温稳定性。
其次,路面施工质量要求。
目前,大多数路桥工程采用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或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了确保路桥工程的整体质量,此类路面必须满足高稳定性、抗磨损、抗弯、抗压等施工质量要求。
二、路桥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路基路面施工问题分析
(1 ) 路桥路面存在着平整度问题
路桥工程项目的主要检测内容是路桥路面平整度,在实际施工作业时,不按照某些正规严谨的操作工序, 就会使路面平整度很快的衰减,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就会有颠簸感、行驶速度越快对车辆的磨损度就越大,车辆的不安全性也随之产生。
据调查显示,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路基建设过程中没有严格控制施工平整度, 导致路基路面投人使用时产生起伏感; 路基路面施工过程因没有做好质量把关工作, 加之压路机、摊铺机等机械设备上的操作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的局限, 导致操作方法上存在着很多的不合理、不科学之处。
正是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 导致路桥路面施工的不平整性,因此应当加强重视。
(2 ) 路基路面存在着破损问题
据调查显示, 当前很多路桥路面施工完成、投人使用以后,通常用不到多久就会出现断裂或破损病害, 细究之, 其原因主要表现为: 实际施工过程中急于赶施工进度,因而严重忽略了路桥路基的夯实度,再加上施工材料配制比例不当、沥青材料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等, 在高低温度难以掌控的情况下进行施工, 难免会造成施工材料出现严重的膨胀或收缩, 导致路基路面的基底承受荷载不均匀, 或者出现弯沉,进而导致路基路面出现严重的断裂问题; 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 可能会出现收缩病害,因此将导致路基的表层沥青出现反射性裂缝, 进而导致路基路面严重的破损; 由于路桥路面上长期存在着大量的积水, 如果不及时处理, 将会沿着路桥上的裂缝浅浅地渗人到深层路基土层之中,对路基造成严重的腐蚀伤害, 大大降低了路基路面自身的承载强度与稳定性; 路桥路面在长期的碾压过程中, 会出现很多的裂缝或者细纹, 在长时间的强光照射和雨水的侵蚀下, 路基路面的表层混凝土和沥青结构很可能会出现破损或者开裂病害, 这样就大大缩短了路桥的实际使用期限, 同时也影响了其使用安全性。
(3 ) 桥头跳车和路基塌陷问题
据调查显示,由于桥台沉降与桥头填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很可能导致路桥梁上的伸缩缝和桥头的搭板连接不紧密, 接口位置呈现出阶梯状,从而大大降低了路桥路面的通行舒适度, 同时也对路桥产生了巨大的外力冲击。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桥台的后背位置回填材料选择有问题,比如回填材料的压实度与排水性能比较差, 难以承受一定的荷载,从而导致桥头跳车或者路基塌陷问题。
一般而言, 软土地基都具有抗剪能力低、承载能力差以及含水量较大等特点,因此在软土地基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 若不注意软土地基的改善, 则很容易出现路基路面塌陷或下沉问题。
三、路桥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基于以上对当前路桥工程建设路基路面施工实践过程中存在的技术性问题分析,结合当前我国路桥工程施工实践, 笔者认为应当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 l) 对路桥工程建设中的路基路面进行合理的开挖、填筑与压实
在路桥工程建设实践中, 路基路面的开挖方式可采取横向通道掘进和纵向全宽掘进的方式和施工策略, 同时也可将纵横掘进和单双层开挖相结合。
在路桥工程建设中尤其是路基填筑前, 应当认真做好路床清理工作, 之后再根据路桥工程建设中的路基土层实际土质特点, 分层检测和填筑。
同时,还要做好分层平铺混合填筑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加强路桥路基施工土层厚度的控制。
从技术的层面而言, 路桥工程建设中的路基压实应当分层进行, 简单地说就是填筑一层即可将其压实, 而且压实过程中应当采用均匀的方式进行。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含水量问题, 在此区域可通过适当加大压实力的方式进行处理, 这样即可达到路桥路基土层密实度最大之目的。
(2 ) 路桥路基防护技术
由于地层的平衡状态总是因修筑路桥工程而遭到破坏,因此路基应当承受地层改变之后的相应作用力, 加之周围环境和自然因素都可能会对路基造成严重的侵蚀和迫害,因此应当对路基采取有效的防护技术和对应保护策略。
一般而言, 对路基坡面实施防护技术和保护策略,主要是为了能够有效地防止地表水冲刷而造成严重的岩土风化病害, 以保持环境的协调性。
当前使用最广泛的技术是石砌场工防护技术,它主要是针对不同路基坡面进行护坡作业, 而且对路堤边坡采用混凝土预制块结构进行护坡作业, 路堑边坡使用连片带窗孔的墙型护坡。
在路堑边坡作业过程中,对于那些比较容易风化的破裂岩石边坡采用喷射纤维混凝土和高强塑料网格喷浆、锚杆挂铁丝网等技术手段进行保护。
实践中,因混凝土和石砌场工防护坡施工操作的造价比较高, 而且耐久性也相对较差一些, 所以笔者建议采取草型护坡施工技术,这样既能起到保护效果,又能美化景观和改善生态环境。
(3 ) 路桥工程建设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路桥工程建设过程中, 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桥头搭板和梁伸缩缝连接差以及避免桥端跳车问题。
在此过程中, 笔者建议利用超载预压法、减少附加应力法、排水固结法、换土法、深层搅拌法以及振动碎石桩法和高压喷射注浆法, 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
施工技术要点是: 结合软土实际特点, 对厚度不超过3 厘米的软土地基, 可在地基土层上铺适当的土工布, 填筑路基材料, 在土工布的过滤、分隔以及排水和加固凝结的作用下,实现软土地基土质的物理学改善; 利用聚乙烯、聚丙烯土工格栅以及网箱席垫技术,对路桥工程软土地基进行处理, 可以有效地限制路基填料、地基土层出现位移,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路基的承受力不均匀问题出现。
(4 ) 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后期养护和维修
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其使用时间的跨度比较长期间会出现很多不可抗力的转换和变化, 因此对路基路面的后期养护和维修是必要且不可缺失的部分。
而其内容包括,定期的检验与维修路基路面的破损情况;对公路工程的路基、路面的排水系统的定期维护和故障处理; 路基的防护坡上的植被和保护石格需要定期的监管、护理等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严格遵循相关的施工规范,采用合理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才能够确保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
在路基施工中,施工单位应当加强测量放线、路基排水、路基压实等环节的施工,满足市政工程路基结构稳定、强度足够,水文温稳定性强的要求;在路面施工中,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工程需要选择恰当的路面形式,并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
我们应该系统严谨的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提高施工技术的进步。
同时将质量控制施工技术和后期作业一把抓。
更好的为我国的公路桥梁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 钱坤.公路路基路面及挡土墙灵活性设计综述[J].工程建设与管理2010,6.
[2] 信小龙.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1(01).
[3] 王秀梅.关于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3).
[4] 白玉兵,孙志远,李成福,赵延东.浅谈改性沥青混凝土在市政道路上的使用和施工[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03).
[5] 徐培华,郑南翔,等.高等级公路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M].人民交通出版
社,2005.
[6] 欧秀英.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探讨[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05).
[7] 严萍.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福建建材,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