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语文本色回归中对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浅谈语文本色回归中对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浅谈语文本色回归中对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6-12-16T11:36:11.107Z 来源:《素质教育》2016年9月总第218期作者:张红燕
[导读] 从读书习惯、读书兴趣、读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大量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完善人格。

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窑街学校730080
摘要: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散发着浓郁的语文味的,语文教学是该回归本色了。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不仅要对基础文化知识进行教导,还要培养人文素养。

笔者认为,可以从阅读习惯、写作训练和凸显学科特色三个方面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本色回归人文素养培养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多元文化以及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已使得传统基于家庭和社区的教育特别是人文素养教育的启蒙功能弱化趋势日益明显;当我们置身于新课改的滚滚大潮,亲历了一番摸爬滚打,由热衷、盲从到逐渐归于沉静时,或许会发现竟丢掉了一些传统的东西,或许会感受到竟没能很好地“扬弃”——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愉快、悦目、赏心、怡神的,是散发着浓郁的语文味的,是返璞归真的。

我在反思:语文教学是该回归本色了——本色语文教学追求教学实践回归到语文学科自己的领地中来,质朴、自然、清新,少些粉饰与雕琢,不崇尚空洞务虚的标语口号,不慕所谓的时髦与标签,不赶热闹,认真按语文教学的独特规律扎扎实实地讲与练,从实处着眼,回到根本中来,放大并突出自己的学科属性!
人文素养是人最重要的思想品质,体现了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文是我国的基础学科,对于人文素养的培养有重大帮助。

语文教学就应当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回归本色,体现人文关怀。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小学语文学习中,不仅要对基础文化知识进行教导,还要培养人文素养,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人品格的塑造,真正培养出健康、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一、培养阅读习惯,感受阅读快乐
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反复地强化,让自身形成一种惯性,才能成为终身受用的宝贵财富。

然而学生的兴趣是最容易改变的,引导其兴趣的发展与深化对形成习惯至关重要,培养阅读习惯也是如此。

我的做法:
1.设法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开启学生阅读兴趣。

2.提供优良的阅读条件和充分的物质保障——教室里有图书角,每周的阅读课从学校图书室精选二三十本图书。

3.引导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加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在写作中认识自己,提升人格素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朱自清先生也说:“作文说是做人的训练也无不可。

”作文是主体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

教作文,就是教做人,人文素养不仅在于阅读与思想感悟上的结合,更体现在学生的作文之中,只有读写结合,才能更直观地表现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要基础、重要内容和最终目的,因此,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感悟、学会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

我在教学生作文时:
1.教学生通过说、读积累素材。

教学中,要把学生引入独特的语文境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其全面发展,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每天课前五分钟对学生进行“创意说话训练”,话题自选,人、事、物、情、见、闻、感、悟,畅所欲言,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收集素材和大胆说话的能力。

2.教会学生写作的方法。

强调作文构思(确定主题、安排材料、确定写作方法、使之条理化的过程)的重要性;教会学生写作方法和技巧。

3.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生活、感知自我。

要以课程为依托,通过读书实践活动的开展及其评价,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从读书习惯、读书兴趣、读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大量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完善人格。

三、凸显学科特色,感悟人文情怀
新课标提倡“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习语文,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对人本的回归、对学习自由的拓宽以及对个体的尊重。

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我注重加强语文实践,督促学生练好语文基本功;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和发言;培养孩子学会静默慎独——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具有难度和深度的问题,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时间,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读书、去思考、去理解、去感悟,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能够自主、创造性地感悟人生和社会,充分获得生活经验的顿悟与淀积,让学生在反复诵读、领悟中获得真切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吴永梅语文教学应返璞归真.《吉林教育》,2009年,05期。

[2]程雯李贤小学生人文素养启蒙的殿堂[J].《儿童文学》.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4):71-73。

[3]哈玉莲小学生人文素养在语文本色回归中的培养./lunwen/rwsylw/74746.htm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