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作霖重要事迹

张作霖重要事迹

张作霖重要事迹寄语: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汉族,奉天省海城县小洼村人。

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

张作霖乳名老疙瘩,他喜欢别人叫他“张大帅”。

出身贫寒的张作霖,有着东北人的豪爽,性格直率。

从一个穷小子成为一个土匪,再成为东北王,直至手握军权统治整个东三省,“东北王张作霖”重要事迹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割据东北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后,1912年,张作霖被任命为第二十七师中将师长,袁世凯称帝后,又被封为子爵、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袁死后,张作霖被北京政府任命为奉天督军兼省长、1918年9月被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利用日本的势力控制了奉、吉、黑三省,成为奉系首领。

1916年4月22日,张作霖已经当上了奉天督军兼奉天巡按使,掌握了奉天省的军政大权,成了边疆大吏,有了相当地位,同以前小小的师长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更加引起日本当权者的注意。

然而,尽管张作霖一个劲地巴结日本人,但在日本统治集团的军政两界,对张作霖却存在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

这些看法是和当时日本极力推行的“满蒙独立运动”紧密相关的。

所谓“满蒙独立运动”,其实就是日本人推行的要把中国的领土割让给日本的运动。

日本妄想把内蒙东部和整个东北变成一个实体,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建立满蒙王国,由日本托管。

一派认为,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依靠宗社党和内蒙叛匪。

而宗社党的头目就是清朝的肃亲王善耆,1912年1月25日,清廷举行最后一次御前会议,决定清帝退位。

宗社党坚决反对。

他们为了保存实力,肃亲王善耆等一伙六十余人,在北京守备队队长日本顾问菊池武夫的协助下,于2月5日密潜到旅顺,被日本人保护起来,待机而起。

宗社党是一个以复辟清朝为宗旨的反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反动组织,其成员都是清朝的宗室贵族,遗老腐儒。

他们积极投靠日本,企图东山再起。

日本也正想利用他们,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一派是日本参谋本部(二部)、日本关东都督和日本浪人川岛浪速等。

他们认为,张作霖是实现“满蒙独立运动”的最大障碍,必须除掉。

另一派认为,实现满蒙独立,应该利用张作霖,张作霖是日本的最好帮手,应该鼓动张作霖独立,日本便可兵不血刃地占领东北。

这一派是日本参谋本部次长田中义一、日本外务省和日本驻奉总领事等。

两派互不联系,各自活动。

川岛浪速一派在策划第一次满蒙独立失败后,贼心不死,张作霖张学良于1916年又策划了第二次“满蒙独立运动”。

川岛浪速在前清时,曾担任过民政部尚书善耆的警政顾问,他们是拜把兄弟,关系十分密切。

川岛浪速以浪人的身份在华活动。

这是当时日本干涉别国内政的一个普遍作法。

他们表面上是私人身份,不代表政府。

但实质上,他们绝大多数都是日本侵略别国的间谍。

这一派的日本统治集团,在计划、财政、人员、武器等方面,都做好了在东北举事的准备,但后来由于日本驻奉天总领事矢田七太郎等人认为“极为不妥”。

他们认为,如果不能成功,便会有“暴露意外丑态之虞”。

不如策动张作霖进行“满蒙独立”,较为稳妥。

这个看法,得到了日本外相石井和军部参谋次长田中义一的支持。

于是,大规模的武装暴动便没有举行,而是采取了策动张作霖独立的作法。

但是,川岛浪速一伙暴徒企图杀死张作霖,然后趁乱夺取省城奉天,使东北成为宗社党的天下,日本便可趁机操纵之。

1916年5月中旬,“(日本)土井少将(现役联队长)在沈阳满铁附属地内召集日方有关的军职人员,密商干掉张作霖”。

会议决定由伊达顺之助、三村丰预备少尉(少佐)等组成“满蒙决死团”,刺探消息,磨刀练兵,执行刺杀任务。

他们选择了一个张作霖必定出现的机会,那就是5月27日。

这一天,日皇之弟闲院宫载仁亲王从俄都返日经过奉天,“张作霖督军为对闲院宫的经过表示尊敬”,就到奉天车站去迎送。

为表示敬意,张作霖还特率其部下二十七师五十三旅旅长汤玉麟等乘5辆豪华俄式马车,在骑兵卫队的护卫下,大张旗鼓地赶往车站。

日本驻奉天总领事矢田也到车站迎送。

张作霖送走贵宾后,在归途中,于小西关附近,突然遭到炸弹袭击。

炸弹是从一层楼的窗口里投掷出来的。

刺客是时任日本陆军少佐三村丰等人。

但是,他们没有见过张作霖,看汤玉麟煊赫的气派,把汤玉麟误认为是张作霖了,炸弹就投向了汤玉麟。

刹那间,小西门大街,硝烟弥漫,乱作一团。

但由于刺客惊慌失措,投弹不准,汤玉麟等人只受了轻伤,在后边护卫的卫队士兵被炸死了五六人。

坐在后边马车上的张作霖正路过小西边门外,突闻炸弹声,情知有变,就机智地跳下马车,蹿上马背,以极快的速度同卫兵互换上衣,在马队卫兵的护卫下,绕道从胡同穿过大西门驰回将军行署。

但在途经奉天交涉署时,又遭到炸弹的袭击。

张作霖在路经大西城门里的奉天图书馆时,突然从图书馆门洞里跑出来一个人,手拿炸弹向张作霖扔去。

但张作霖是玩马的出身,骑技娴熟,马驰如飞,炸弹在张作霖的身后爆炸,气浪只炸掉了张作霖的帽子,人并没有受伤。

可那个刺客却被炸弹的弹片击中要害,在大街上滚了几下,就死了。

两次刺杀,没有动张作霖一根毫毛,张作霖可谓命大。

当然,这和他遇事不乱、沉着应对有关。

张作霖惊慌失措地跑回刚刚建成不久的将军行署,也就是后来的大帅府。

门卫不知出了什么事,赶紧在门口架起了机关枪,卫队紧急集合,处于戒备状态。

这时才发现那匹马通身是汗,后腿正淌着血,马肚子也受了伤,知道出大事了。

督军署如临大敌,紧急出动,立刻封锁了浙江会馆、通天街等周围地区。

过了一会儿,汤玉麟骑快马赶到了将军行署,立刻问:“七爷回来没?受伤没有?”卫队长赶忙回答:“刚回来,没有受伤。

”汤玉麟这才一块石头落了地,放下心来。

径直进到府里,赶快去见张作霖。

张作霖气愤地问道:“他妈拉巴子,谁干的?逮着没有?”汤玉麟急忙答道:“跑了一个,死了一个!”话刚说完,卫兵进来报告:“日本铁道守备队队长和日本驻奉总领事来慰问。

”慰问是假,探听是真。

张作霖正在更换衣服,他一愣神,脱口而出:“来得好快呀,让他们进来!”日本人进入客厅,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将军,您受惊了!”张作霖和他们虚与委蛇,表现得若无其事,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似的,声音朗朗地说:“小事一段,小事一段,不足挂齿,还有劳各位前来看望,真是不好意思。

”说完便哈哈大笑,接着又收起了笑容,一字一句地说:“哼,有人打我张作霖的主意,没那么容易!”日本人“见张神色自若,不禁暗自称奇”。

事后检验那个刺客的尸体,没有发现有价值的东西。

虽然穿戴的是中国老百姓的服装,但他的脚形明显是常穿木屐的,可以确认是日本人,那就是日本浪人了。

这一次炸张,本来是日本人干的。

但是,日本人却放风说是宗社党所为。

其实,张作霖也知道是日本人干的,但由于没有受到致命的伤害,而且又在日本人的势力圈内,不得不忍气吞声,他也就不再追究,此事便不了了之了。

张作霖为了尽快平息这起突发事件,故意在一个场合,当众说道:“算了吧,单从脚形判断凶手,证据不足,不足!”也就没有向日本人交涉,把这个事件敷衍过去了。

多年以后,日本最后的元老西园寺公爵的秘书原田熊雄口述回忆录时,道出了真实情况:“这个凶手是日本人。

”“这个阴谋丢尽了日本的脸。

”这位日本人倒是能够面对历史事实的。

其实,第一次爆炸后,矢田总领事立即跑到现场。

他看到,爆炸现场血肉横飞,“真是惨不堪言”。

矢田总领事“拣到没爆炸的炸弹,并带回给本乡房太郎上将看,本乡说:'这是日本特制的火药。

’”当时日本人就明了是他们日本人干的。

这一事件,使得张作霖对日本人有了一定的警觉。

他知道,当日本人的傀儡是很危险的。

这是日本人第一次炸张作霖。

2.直皖大战,向南发展皖系段祺瑞们已被逼到极致,他们决心对直系兴师问罪。

张作霖1920年7月8日,段由团河回到北京,在将军府召集皖系高层会议,决定起兵讨伐曹、吴。

会后,段向总统徐世昌递交一份措辞严厉的呈文,在历数曹吴的种种罪行后,要求“上大总统迅发明令,褫夺曹锟、吴佩孚、曹锳等三人官职,交祺瑞拿办”!徐老总统面对咄咄逼人的段,还想讨价还价,但段不给面子,“乃以重兵围公府,强迫总统依允”,无奈之下,徐世昌才盖下命令。

9日,段积极调兵:边防军第三师开赴廊房,边防军第一师与陆军第九师、第十三师、第十五师都开向长辛店、卢沟桥、高碑店一带。

在团河设立定国军总司令部,段祺瑞自任总司令,徐树铮为参谋长。

但终因仓促上马,筹备未周。

直系方面,军心愤激,一意主战。

曹锟于9日上午到天津举行誓师大会,派吴佩孚为前敌总司令。

吴佩孚宣言,“将亲率三军,直向神京,驱老段,诛小徐。

故所部名讨贼军”。

保定为大本营,高碑店为司令部。

摩拳擦掌,着力备战。

直系还得到了奉张的支持。

张作霖在7月9日,从军粮城回到了奉天。

他先用电报宣传自己的主张,阐述了率军入关的原因:“作霖为戴我元首,卫我商民,保管我路线,援救我军旅,实逼处此,坐视不能,义愤填膺,忍无可忍。

是用派兵入关,扶危定乱。

”他的率军入关,完全是为了人民。

这是欺世盗名。

10日,张又进一步阐明奉军入关是为了“清君侧”:“作霖反复焦思,忍无可忍。

如有敢于倒行逆施,居心祸国,即视为公敌,誓将亲率师旅,铲除此祸国之障碍,以解吾民之倒悬。

然后请罪于大总统、我督办之前,以谢天下。

”这里的“公敌”是指徐树铮,“督办”是指段祺瑞。

从侧面给了皖系一记“重拳”。

12日,张又发一通电称:“奉省侦获由北京派来姚步瀛等13名,亲笔供认曾云霈等指派,并有定国军第三军委任,给予大洋十二万元,来东省招募匪徒,在山里或中东路线一带扰乱东省,使奉军内顾不暇,牵制奉省兵力。

”既然你皖系派奸细到我东省捣乱,我就更有理由出兵打你。

此电最后说:“作霖此次出师,为民国诛除奸党,为元首恢复自由,拯近畿数百万人民于水深火热。

倘国难不解,党恶不除,誓不旋还乡里也。

”张作霖一面发表通电告之全国,一面派出大军进关参战。

奉军由张作霖率领,第二十七师师长张作相带兵先期入关,其后奉军陆续西进,以军粮城为中心,集结于天津、北仓附近,约有七万余人,给皖军造成巨大压力。

7月10日,段祺瑞下达总攻击令。

14日,直皖双方正式开战,到19日停战,首尾加起来一共6天,真正打仗只有3天。

直胜皖败。

18日,在保定曹锟府第光园,举行了曲同丰等将领向曹锟投降的献刀典礼。

曲同丰解下军刀,双手捧献曹锟,说道:“鄙人今天愿意向贵经略使投降,特将军刀献上,宣誓决不再与贵军为敌。

”曹锟接刀后,又将军刀发还,说道:“本使今天愿意接受贵司令投降。

贵司令作战勇敢,本使深为敬佩。

特将军刀发还,仍请佩戴。

本使当按照优待俘虏条例予贵司令以最优待遇。

”曹锟将这个受降过程专门发了一个通电,通告前敌各军,起到了瓦解皖军的重大作用。

当天,曲同丰也发出通电,劝告边防军“共起讨贼”。

曲同丰是段祺瑞的两个爱将之一,另一个就是徐树铮。

曲同丰的投降对皖系的打击是致命的。

皖系将领看到段祺瑞的心腹爱将曲同丰都束手就擒,甘愿降敌,于是也都无心恋战,不想卖命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