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频收音机报告

高频收音机报告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高频电子技术实训报告
调频收音机
学院(系):电子信息工程系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学号: 1012220528
学生姓名:周豪
指导教师:李翔宇
目录
一、摘要 (2)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3)
三、设计步骤 (3)
四、测试与调试 (5)
五、结论与心得 (5)
六、参考文献 (5)
一、摘要
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各式各样的仪器设备、新型家电产品都在不断出现,丰富着人们的生活,为人们排忧解难,娱乐身心。

收音机因此登上历史舞台。

收音机不断进步,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集成化,1966年制成世界上第一台集成电路收音机,1972年开始制定集成电路收音机标准。

随着集成电路设计与工艺技术的发展,现在已有将一个电子系统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称为系统集成。

它改变了用通用元、器件组装电子系统的传统方法,而直接将系统制作在芯片上,从而大大促进了系统、电路与工艺的结合。

调频接收电路分为直接放大式和超外差式两大类。

直接放大式收音机电路简单,一般只用1—4只晶体管和一些基本元件,易于安装调试,成本低,但它的灵敏度低,选择性不太好。

超外差:输入信号和本机振荡信号产生一个固定中频信号的过程。

因为,它是比高频信号低,比低频信号又高的超音频信号,所以这种接收方式叫超外差式。

超外差式收音机就是利用这种方式,把接收到的频率不同的电台信号都变成固定的中频信号(465kHz),再由放大器对这个固定的中频信号进行放大,同时在选择回路(输入回路)或高频放大器与检波器之间插入一个变频器及中频放大器。

典型的调频广播高频头电路,它由输入电路、高频放大电路和变频电路组成。

完整的调频收音机电路还应该包括中放、鉴频、低放和功率放大电路。

中放电路形式上和调幅收音机的相同,只不过调频收音机的中频是10.7MHz,因此中频变压器调谐在10.7MHz。

低放和功率放大器和调幅收音机的完全相同。

和直接放大式相比较,超外差式收音机具有灵敏度高而工作稳定,选择性好而失真度小等优点,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灵敏度是指收音机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选择性是指接收有用信号抑制无用信号的能力,也就是分隔邻近电台的能力;失真度是指收音机输出信号波形与输入信号波形相比失真的程度。

灵敏度、选择性、失真度都是收音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将所要收听的电台在调谐电路里调好以后,经过电路本身的作用,就变成另外一个预先确定好的频率,然后再进行放大和检波。

这个固定的频率,是由差频的作用产生的。

于晶体管的非线性作用导致混频的结果就会产生一个新的频率,这就是外差作用。

采用了这种电路的收音机叫外差式收音机,混频和振荡的工作,合称变频。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1)设计一个能进行调频的收音机。

(2)能自动选台收音机,工作电压为3V。

(3)包含FM收音机从天线接收到鉴频输出音频信号的全部功能外、还需搜索调谐电路、信号检测电路、静噪电路以及压缩中频频偏的频率锁定环FLL电路。

(4)SC1088电路的中频频率设计为70KHZ ,外围电路不用中频变压器,其中频选择由电路内部RC 中频滤波器来完成。

(5)需设计复位按钮,电路接通电源后,按下搜索按钮,电路能自动由频率低端向高端搜索电台,一旦搜索到电台信号,调谐自动停止,如果接着按下搜索按钮,电路继续往高频端搜索电台。

当调谐到FM 接收频率最高端时让本振频率回到最低端时,搜索调谐又重新开始。

三、设计步骤
电路原理图
1、元件布局
按照电路的流程安排各个功能电路单元的位置,布局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是保证布线的布通率,把有网线关系的器件放在一起,而且能大致达成互连最短。

走线尽可能短,高频线应园滑,不能有尖锐的倒角,拐弯不能采用直角。

尽量加宽电源、地线宽度,它们的关系是:
地线>电源线>信号线,普通信号线宽为:40-50mil,与芯片SC1088相连的连线最好用24mil,电源线为60~80mil。

2、打印PCB
调频收音机PCB图
用PADS Layout进入CMA编辑菜单,将文件生成*.pho和*.dri 的文件,在利用CAM350软件连接打印机进行打印。

打印机为油墨型打印机,打印纸为油印纸。

3、转印
转印前需用砂纸将铜板表面的氧化铜打磨掉,使表面光滑.利用转印机或者电熨斗(温度控制在180度左右)将PCB从油印纸转移到铜板上。

将转印有PCB(如有断线可用油性笔修补)的铜板放入腐蚀液中进行腐蚀。

腐蚀液的配制比例:盐酸:双氧水: 水=2:1:1 。

4、打孔
腐蚀以后用砂纸将铜线表面的油墨擦洗干净,等电路板干燥后立即涂抹松香水保护铜线防止氧化。

等松香水干以后选择合适大小的钻头对准电路板的孔进行钻孔。

5焊接
焊接顺序:1.电阻 2.电感3.瓷片电容4.二极管及三极管5.按键及电解电容6.音频接
口及开关7.自制电感8.贴片芯片焊接前认真核对元件放置位置是否准确,元件极性是否正确。

焊接完认真检查元件是否装错,是否有虚焊与漏焊等。

四、测试与调试
1、调试时应带上耳塞,此处耳塞有两个作用,既当作声音输出设备又用作天线.
2、调节电感的间距即可调节电感量的大小来改变频率,间距越小,电感越大,频率越小.反复细心调节,使调频广播电台的频率为88-108MHZ
3、调试时,先按复位键,然后按搜索按钮,电路自动地由频率低端向高端搜索电台,一旦搜索到电台信号,调谐自动停止。

4、测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如:变容二极管安装错误导致耳机有杂声声却无电台,但主要是对于电路的布局和跳线把握尚不成熟,导致电路单元相互干扰,但经过几次调试并修改,最终达到了设计要求。

五、结论与心得
对我们而言,知识上的收获重要,精神上的丰收更加可喜。

挫折是一份财富,经历是一份拥有。

这次课程设计必将成为我人生旅途上一个非常美好的回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能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

无论如何,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专业知识问题,最后在我们的努力下,终于游逆而解。

六、参考文献
【4】《模拟电子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
【5】《数字电子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
【6】《ProteDxp2004简明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
【6】《电路分析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
【6】《高频电子技术》科学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