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中考模拟福建省泉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20届中考模拟福建省泉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2(本卷共19小题;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友情提示:请认真作答,把答案准确地填写在答题卡上。

毕业学校姓名考生号1.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8分) 3月27公布答案○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当警方提醒市民要提高警惕,增加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辨识的骗子,以免上当。

②每逢节日,看到同学与亲人团聚的场面,他总会,深深思念远在家乡的母亲。

③古人讲究称呼,对象不同称呼不同,对自己用谦称,对别人要用尊称,不能。

A.形形色色触景生情混为一谈 B.五花八门触景生情混淆是非C.形形色色睹物思人混淆是非 D.五花八门睹物思人混为一谈○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历尽心血。

B.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宗相连。

C.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治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D.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豆蔻”“束发”是古代特定年龄的别称,“婵娟”“玉盘”是月亮的美称。

B.《孟子》一书,相传是孟子的弟子所作,是一部纪传体史书。

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C.成语“无人问津”“一鼓作气”“三顾茅庐”分别出自《桃花源记》《曹刿论战》《出师表》。

D.《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范进中举》中的胡屠夫,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4下列对古诗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归园田居》中“但使愿无违”的“愿”指诗人想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B.《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诗人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C.《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D.《行路难》中“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表现了诗人因离开朋友而产生的无限思念之情。

2.诗文默写(11分)①愿驰千里足,(《木兰诗》)②,巴山夜雨涨秋池。

(《夜雨寄北》③,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④夕阳西下(《天净沙•秋思》)⑤越明年,,(《岳阳楼记》)⑥半卷红旗临易水,(《雁门太守行》)⑦锦帽貂裘。

(《江城子•密州出猎》)⑧醉翁之意不在酒。

,(《醉翁亭记》)3.按课文内容填空题。

(2分)叙事散文应选取触及心灵或记忆深刻的人物、事件作为素材。

朱自清在《背影》开头便深情地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这个“背影”具体指的是4.综合性学习。

(8分)【材料一】每年阳历十二月下旬初始,中国北方就进入了数九寒天。

从冬至那一天算起,以后每九天记为一“九”,经过九个“九”,共计八十一天,就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

为了记录“数九”的过程,古人创造了“九九消寒歌”,俗称“九九歌”,生动形象地记录了数九期间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同时也总结了农事活动的一些规律。

在中国北方流传最广的“九九歌”这样唱道:“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材料二】“九九消寒图”是古人为了消磨漫长冬日而创造的一种既实用又雅致的数九习俗。

传说“九九消寒图”始于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他被关押大都(今北京)期间,正值数九寒天,于是他便在狱墙上绘八十一格,每日以墨涂一格,以此传达熬冬盼春的心境。

《帝京景物略》则记载了与之类似的雅图:“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

”从中可以想见一幅素梅图完成之后的美好韵致。

杨允浮《滦京杂咏一百首》记载:“贴素梅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以胭脂日图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暖回矣。

”俊俏佳人,清晨起来对镜梳妆,以纤纤素手蘸胭脂画梅花,何尝不是画出了深闺里的柔情蜜意?待胭脂梅花铺满整幅,深闺之外,春光喜人,恍然间素梅变作正当时当令的杏花……这恐怕是只有中国才有的闺阁情趣吧?普通人家也会悬挂消寒图,其中最简单的要数画铜钱。

在纸上画出九格,每格内绘九个铜钱状的圆,共八十一个,并根据“上涂阴,下涂晴,左风右雨雪当中,圈中加圈半阴晴”的歌诀,每天用墨笔填涂,直至春天到来。

清代还诞生了“九九消寒迎春联”。

如“春泉垂①春柳春染春美,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上下联各为九个字,每字同为九画,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冬尽则联成。

我们的先人在没有暖气、没有手机的古代,通过“画九”“写九”,将寂寞的寒冬过得有滋有味。

注释:①垂:“垂”的繁体字写作“垂”,九画。

(1)根据材料内容,说说右面图形这种涂法所表示的含义。

(2分)_(2)结合两则材料,说说“九九消寒图”为什么“既实用又雅致”。

(3分)(3)材料中介绍了“九九歌”“九九消寒图”“九九消寒联”等数九习俗,请任选其中一种......,说说它是如何体现古人的智慧情趣的。

(3分)QQ :1770635643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5-9题。

(16分)【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5.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每句划一处)(2分)①朝 服 衣 冠 ②今 齐 地 方 千 里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3分)①邹忌修.八尺有余( ) ②臣之妻私.臣( ) ③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7.下面加点词词意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吾妻之.美我者 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 B.暮寝而.思之 人不知而.不愠 C.皆以美于.徐公 太守与客来引于.此 D.邹忌讽齐王纳谏. 以塞忠谏.之路也 8.翻译句子。

(5分)⑴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3分)⑵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9.邹忌与诸葛亮向君主提出的相同建议是什么?他们的劝谏方式有何不同?(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

(14分)青蒿素2015年10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贡献,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共享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那么,什么是青蒿素呢?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

青蒿素主要用于间日疟、恶性疟的症状控制,以及耐氯喹虫株的治疗,也可用以治疗凶险型恶性疟,如脑型、黄疸型等。

亦可用以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盘状红斑狼疮。

青蒿素对鼠疟原虫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影响,主要是疟原虫膜系结构的改变,该药首先作用于食物泡膜、表膜、线粒体、内质网,此外对核内染色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提示青蒿素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干扰表膜——线粒体的功能。

可能是青蒿素作用于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

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对氚标记的异亮氨酸的摄入情况也显示其起始作用方式可能是抑制原虫蛋白合成。

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主要有乙醚浸提法和溶剂汽油浸提法。

挥发油主要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减压蒸馏分离,其工艺为:投料—加水—蒸馏—冷却—油水分离—精油;非挥发性成分主要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柱层析及重结晶分离,基本工艺为:干燥—破碎—浸泡、萃取(反复进行)—浓缩提取液—粗品—精制。

青蒿素的合成方法:化学合成半合成路线:从青蒿酸为原料出发,经过五步反应得到青蒿素,总得率约为35~50%。

第一步:青蒿酸在重氮甲烷/碘甲烷/酸催化下与甲醇反应,再在氯化镍存在的条件下,被硼氢化钠选择性还原得到二氢青蒿酸甲酯;第二步:二氢青蒿酸甲酯在四氢呋喃或乙醚溶液中用氢化铝锂还原成青蒿醇;第三步:青蒿醇在甲醇/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溶液中被臭氧氧化后得到过氧化物,抽干后再在二甲苯中用对甲苯磺酸处理得到环状烯醚;第四步:环状烯醚溶解于溶剂中,在光敏剂玫瑰红/亚甲基蓝/竹红菌素等存在下进行光氧化合生成二氧四环中间体,再用酸处理得到脱羧青蒿素;第五步:脱羧青蒿素在四氧化钌氧化体系或铬酸类氧化剂的作用下氧化得到青蒿素。

全合成路线:可由多种路线对青蒿素进行全合成。

如Schmil等1983年报道了一条应用关键化合物烯醇醚在低温下的光氧化反应引进过氧基的全合成路线,反应以(-)-2-异薄荷醇为原料,保留原料中的六元环,环上三条侧链烷基化,形成中间体,最后环合成含过氧桥的倍半萜内酯。

许杏祥等于1986年报道了青蒿素的化学合成途径,其合成以R-(+)-2香草醛为原料,经十四步合成青蒿素。

生物合成青蒿素等倍半萜类的生物合成在细胞质中进行,途径属于植物类异戊二烯代谢途径,可分为三大步:由乙酸形成FPP,合成倍半萜,再内酯化形成青蒿素。

FPP→4,11-二烯倍半萜→青蒿酸→二氢青蒿酸→二氧青蒿酸过氧化物→青蒿素。

在青蒿芽、青蒿毛状根和青蒿发根农杆菌等培养体系中进行的青蒿素合成技术极有可能被应用于工业生产。

(根据网络文章改编)10.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分)非挥发性成分主要..采用有机溶剂提取。

11.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6分)(1)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

(2)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主要有乙醚浸提法和溶剂汽油浸提法。

12.请说说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科学原理。

(5分)(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3-17题。

(共22分)蟋蟀鸣时易感秋①“扯花生了!”小时听到这句话,就如同得到一个节日庆典的号令。

②时序到了农历七八月,春天时播种的花生便到了收获的季节。

每到扯花生的日子里,于小伙伴而言,高兴的事情就少不了。

能尝到带着土腥味的、多于牛奶般汁液的、纯纯香味的鲜花生,是这时节第一要紧的美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