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语文试题此试题曾在吉林市第三届“学苑杯”初中教师试题命制大赛中获二等奖一、积累与运用(12分)请在下面的田字格中端正地书写名句和对联。
(第1—7题每句1分,第8题2分,书写1分) 1 ,君子好逑。
(《诗经·蒹葭》)2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3. 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峰峦如聚,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桃花源记》中用来比喻心里突然明白或悟出某个道理而感觉明朗的成语是 。
6.从古典诗词中,我们可以领略诗人的思想抱负。
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凛然正气,范仲淹“ 的忧国忧民情怀,无不打动我们的内心,使我们的精神得到陶冶。
7.文明和谐的社会中,为政者更应该关注弱势群体,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尊重。
对百姓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应该做到公平公正的处理,都应该像曹刿认为作战的先决条件那样, , , 。
8.南方五省特大干旱,令人揪心不已。
危难时刻,团结、信心、齐心是关键。
历史实践说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下,任何天灾人祸都能沉着应对、认真反思、战而胜之!请根据所给的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 : 五省有难八方动下联:二、阅读(48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1分)10.解释下烈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2分)(1)野芳.发而幽香(2)树林阴翳.11.文章第二段在结构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好处?(2分)1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第三段所描写的几个场景中的一个。
( 2分)13.欧阳修虽然被贬滁州,但他却没有就此沉沦,而是励精图治,这种人生态度对你有何启示?(3分)(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5分)《喜雨亭记》节选苏轼余至扶风①之明年,始治官舍。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②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③。
既而弥④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⑤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⑥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注释】①扶风,即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府。
苏轼曾做过凤翔府判官。
②雨麦,上天下麦子。
③占,占卦。
有年,指丰收。
④弥,满。
⑤乙卯,四月初二日。
⑥忭biàn,高兴,喜欢。
14.文中“官吏相与庆于庭”中“相与”的意思是。
(1分)15.找出乙文中与甲文所描写的生活场景相类似的句子。
(2分)16.乙文表现出苏轼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与甲文的主旨有何相似之处。
(2分)(二)现代文阅读(2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快乐是一种态度——佚名⑴那是一株很小的桃树,看起来不到一米高,稀疏的枝条上,竟然缀满了密密的花朵:有的紧紧地打着骨朵,有的含羞地半开着,更多的花朵正勃然怒放!风拂过那一抹嫣红一如跳动的火焰,在初春仍然荒芜的背景上,如此动人心魄。
那些娇柔的花儿,密密地挤在一起,灿烂地开放着,像一张张孩子的笑脸,似乎正为自己的盛开而欢呼。
一瞬间,我的心似乎被什么洞穿了。
⑵那是一片寂寞的山野,除了我可能再也没有一个观众。
桃花孤独吗?桃花寂寞吗?桃花不语,兀自欣然地开放着。
是啊,生命的花季来了,理应尽情地绽放啊!在没有笑脸的日子里,自己就是笑脸;在没有欢呼的日子里,自己就是欢呼;在没有色彩的日子里,自己就是最美的色彩啊!一株桃花,就这样开得唯我又忘我,开得坦然又欣然。
⑶谁说的“草木无情”?一株桃树,却比我们更深地领会了自然之道。
⑷多少年来,我一直觉得快乐与否取决于自己的人生际遇,被人欣赏讨人喜欢受人尊敬当然感到快乐。
反之呢?若是受人责难遭人冷遇甚至无端被人羞辱,那时候还能保有一份快乐的心情吗?我不知道别人会怎么样,最起码我自己做不到,岂止做不到,一定还会心怀愤怒痛苦不堪,总想寻找机会反戈一击。
而我的心情,便因此不断地在阴晴圆缺间起起落落。
假如我是那株桃树生在荒野与荆棘为伴,我想我会抱怨,我会委屈,我会恼火,这样的生命怎么可能还有花季呢?⑸不由自主地想起一位老人。
⑹那是一位九十二岁的老奶奶,双目早已失明,在她的丈夫去世后,她不得不住进养老院。
当她转动步行器进入电梯时,体贴的护士对她那小小的房间进行了一番描述,包括挂在窗户上镶有小圆孔的窗帘。
⑺“我真喜欢!”她热情洋溢地说道。
⑻“琼斯夫人,您还没有看到房间……再等等。
”⑼“这和看不看没有什么关系。
”她回答,“快乐是你事先决定好的。
我喜欢不喜欢我的房间并不取决于家具是怎样安排的,而在于我怎样安排我的想法。
我已决定喜欢它……”⑽这是怎样豁达而又睿智的老人啊!要经历多少风雨才能领悟到“快乐是你事先决定的”?而拥有了这样的心境,人生所有的风雨不都是值得好好欣赏的风景吗?⑾这又使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父亲。
⑿那一年春天,每日总是凄风苦雨,小草不肯伸展嫩绿的腰身,柳枝干枯着也迟迟不能变得柔顺妩媚。
母亲犯了严重的风湿病,父亲又丢掉了在县城里的工作,我又刚刚升入初中,家里顿时在经济上陷入了窘境,弥漫着愁惨的气氛。
父亲乐观的说:“不怕!我做得一手好风筝,可以卖到县城里的杂货铺去。
”父亲不分黑天白夜地忙了几天,做出了一批漂亮的风筝,可是有一天夜里却意外地遭了火灾,全部化作了灰烬。
父亲安慰着流泪的我们说:“大家要乐呵起来,不要灰心丧气,办法总会有的。
”三天后,父亲买了一辆旧三轮车,又干起了收废品的行当。
他每天很晚才回到家里,来不及洗去满脸的灰尘,便开始为母亲熬药。
就这样一晃到了五月份,母亲的病已渐渐好起来,父亲也在县城里重新找到了工作,家的天空又变得阳光明媚起来。
⒀“境由心造”,我们永远也不能决定自己的人生际遇,但我们可以努力把握自己的心情。
快乐并非来自外界,而就蕴藏在我们自己的心里,就像老人所说的那样,“快乐是你事先决定好的”。
⒁既然如此,那我就决定自己每一天都带着笑脸出门,每一晚都带着快乐入眠,我愿是那一株勃然怒放的小桃树。
⒂是啊,生命的花季来了,理应尽情地绽放啊!(选自《阅读黑马》)17.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每个0.5分)嫣.红()荒芜.()蕴.藏()睿.智()1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1)一株桃树,却比我们更深地领会了自然之道....。
(2)一瞬间,我的心似乎被什么洞穿..了。
19.请从语句表达的角度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赏析。
(4分)(1)风拂过,哪一抹嫣红一如跳动的火焰,在初春荒芜的背景上,如此动人心魄。
(2)在没有笑脸的日子里,自己就是笑脸;在没有欢呼的日子里,自己就是欢呼;在没有色彩的日子里,自己就是最美的色彩啊!20.“每日总是凄风苦雨,小草也不肯伸展腰身,柳枝干枯着也迟迟不能变得柔顺妩媚。
”这句景色描写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3分)21.文中曾经的“我”和“老奶奶”在生活态度上有什么不同?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3分)22.文中提到“快乐是你事先决定的”,你同意这种看法么?请阐述理由。
(3分)23.文章结尾写“是啊,生命的花季来了,理应尽情地绽放啊!”这句话有什么含义?(4分)24.作者在欣赏一株小桃树的过程中感悟到了人生哲理。
那么,自然界中哪些景物或事物也给你过人生的启迪,试举一例,并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和哲理性。
(5分)(三)名著阅读(5分)25.“……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这是温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庄严承诺。
追求幸福与尊严,是人的崇高价值取向。
我们在初中阶段阅读的名著中,就有许多为追求幸福与尊严而不懈奋斗的人物,请写出书名、作者,并结合具体情节谈谈书中人物的精神品质所带给你的阅读感受。
(1)书名:《》(2)作者:(3)阅读感受:三、写作(60分)26.以下两个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的风采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你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杨光,哈尔滨的一位盲人男孩。
他8个月大时因病而双目失明,直到现在,他的头脑里没有任何颜色的概念。
他曾深为自己的缺陷而烦恼沮丧。
母亲开导他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人。
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
”他倍受鼓舞,把自己当作上帝的宠儿,从此振作起来,向命运挑战。
在“星光大道”的舞台上,杨光用音乐歌颂着生活的美好。
杨光成功了,他说:“虽然我的名字和我的自身条件有很大差距,但我成功的标准就是把快乐、温暖传递给我的观众。
谁又能说我不是真的阳光呢?杨光的成功,至少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些道理:人应该正确认识自己;要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要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
作文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出现的地名、校名、人名,请用“××”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