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钎焊分析
第六章 感应钎焊
6.2 感应钎焊的设备
感应钎焊所用的设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交流电 源和感应圈。此外还有夹持和定位零件所需用辅助夹 具.图6.5和图6.6分别表示感应钎焊装置的原理和感 应圈型式。
第六章 感应钎焊
第六章 感应钎焊
用于钎焊的交流电源主要是中频和高频,工 频很少直接用于钎焊。中频电源可以是电动机发电机组,也可以是固体变频设备,它们适用 于钎焊大厚件。常用的高频电源是真空管振荡 器。真空管振荡器能产生的频率范围200kHz— 8MHz,一般最常用的设备频率为150~600 kHz。 频率越高,加热越迅速,特别适用于钎焊薄件。 如果采取灵活的操作手段,也可钎焊较厚的工 件,因此得到广泛采用。
第六章 感应钎焊
感应圈是感应钎焊设备的重要器件,交流电源的能量是通过 它传给焊件而实现加热的。因此感应圈的结构是否合理,对于 钎焊质量和提高生产率有重大影响。正确设计和选用感应器的 基本原则是保证焊件加热迅速、均匀及效率高。通常感应圈均 用纯铜管(圆管或扁管)制作,工作时管内通水冷却;管壁厚 度应不小于电流渗透深度,一般为1~1.5mm。感应圈与焊件之 间应保持间隙以避免短路。为了提高加热效率,应尽量减少圈 匝间及与焊件的无用间隙。为此,圈应制成与所钎焊接头相似 的形状,并与焊件保持不大于3mm的均匀间隙。但对于壁厚不均 的焊件或非圆形焊件,有时也可借调节感应圈与焊件的间隙来 保证较均匀的加热。感应圈的匝间距离一般取为管径的0.5~1 倍。应尽可能采用外热式感应圈,这是由于电流的环向效应, 使外热式感应圈比内热式感应圈的加热效率高。
第六章 感应钎焊
第六章 感应钎焊
一些产品的零部件可以通过感应钎焊来进 行连接,作为最后一道工序完成加工。连接 区域的部件,包括将要被连接的部件表面, 可以有选择的加热到钎焊温度。感应钎焊是 靠感应线圈或感应器使接头内部产生感应电 能实现加热的。近年来,感应钎焊在工业中 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6.1.1
第六章 感应钎焊
Hale Waihona Puke 第六章 感应钎焊6.1.2 感应钎焊的优点
① 选择感应电流作为热源,充分利用局部加热 的方式对工件进行加热,通常可以减少构件的性 能变化。 ② 精确的加热控制,精确稳定的工艺循环,提 供了外观平整、光滑、均匀的接头。 ③ 加热速度快,正常的感应加热循环因为加热 速度快,变色轻并避免结垢,—般来说允许在空 气中加热。
第六章 感应钎焊
④ 在需要时,感应器和控制箱可采用柔性连接 (见图6.2),满足在工件移动的过程中钎焊接头。 ⑤ 使用感应钎焊可减 少和简化夹持工装。感 应钎焊的加热范围小, 增加了所用工装的寿命, 保持了被连接部件的尺 寸精度。 ⑥ 产量不高时,如果 有现成的感应发生器, 用铜管制成的简单的感 应器也可以很经济的完 成感应钎焊操作。
第六章 感应钎焊
6.1 感应钎焊的特点及应用
感应钎焊的加热方式
感应钎焊是通过感应电流加热的,感应电流流过工件时的 电阻热是主要热源,有时被称做12R损耗。如果部件是一个电 导体,被放置有快速变化的交变电流流动的感应线圈的电磁 场中时,电阻热将发生在每个部件上,如图6.1所示。 感应电流在工件表面上是最大的,向内部逐步减小。因此, 在高频情况下,表面热可能具有最高的功率密度(kW/C㎡表 面)。 实际工件的加热深度取决于频率和所感应的表面开始发热 后的加热速度。感应钎焊通常应用相对较低的功率密度 0.08~0.24kW/cm,以防止产生过量的表面热。感应加热的 主要目的是将局部加热的接头区域达到所需的恒定温度。
第六章 感应钎焊
第六章 感应钎焊
感应钎焊时,为保证装配准确性及与感应 圈相对的位置,往往需要一些辅助夹具来夹 持和定位焊件。它们对于提高生产率和保证 钎焊质量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自动和半自 动感应钎焊设备中已经发展为一套复杂装置。 在设计夹具时应注意的是,与感应圈临近的 夹具零件不应使用金属,以免被感应加热。
第六章 感应钎焊
6.4 感应钎焊的材料
钎焊件的装配间隙大小对钎缝的力学性能 有很大的影响。推荐的装配间隙值见表6.1. 感应钎焊时,焊件置于感应圈中或近旁,难 以送进钎料。因此宜在装配时预先把钎料和 钎剂放好。可使用箔状、丝状、粉状和膏状 的钎料。放置的钎料不宜形成封闭环,以免 因自身的感应电流加热而过早熔化。由于加 热迅速,应注意选用毛细性好的钎料。
第六章 感应钎焊
表6.1 感应钎焊推荐装配间隙表 (mm)
注:1.表内数值系径向间隙值; 2.零件的尺寸减小,则间隙可选择下限间隙值,反之亦然; 3.采用与被钎焊金属物理化学性质相差较大的钎焊时,可选择 上限间隙值; 4.异种材料钎焊时,考试到膨胀系数的差异,表值应视为在 钎焊加热状态下的实际间隙。
第六章 感应钎焊
第六章 感应钎焊
6.3 感应钎焊方法的分类
感应钎焊可分为手工的、半自动的和自动的三种方式。手工感 应钎焊时,焊件的装卸、钎焊过程的实施和调节都靠手工操作。 这种方式只适用于简单焊件的小批量生产,其生产效率低,对工 人的技术水平要求高,但它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例如,当钎焊设 备技术规格不合适而又需钎焊厚件时,有时可借断续通电加热来 解决。半自动感应钎焊,焊件的装卸和通电加热仍靠人来操作, 但钎焊过程的断电结束是借助于时间继电器或光电控制器自动控 制。自动感应钎焊使用的感应圈是盘式或隧道式。工作时感应圈 一直通电,利用传动带或转盘把焊件连续送入感应圈中。焊件所 需的加热是靠调整传送机构的运动速度控制焊件在感应圈中的时 间来保证。这种方式的生产率高,主要用于小件的大批量生产。
第六章 感应钎焊
6.1.3 感应钎焊的缺点
① 配套系统复杂。 ② 部件的装配难度大。 ③ 设备的初装费用高。 ④ 需要专门知识。
第六章 感应钎焊
6.1.4 感应钎焊的应用
感应钎焊广泛使用于消费品、工业产品、结构组 件、电力和电子产品、微型设备、机器和手工工具 以及空间部件等。 图6.3和图6.4所示为紫铜件构成的管件靠感应钎 焊组合在一起,使用BCu91PAg钎料环.不使用钎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