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

第二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介绍
• 病毒160类 • 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
次体、螺旋体 155类 • 真菌59类 • 朊病毒6种 •
生物安全实验室主要设备
• 紫外灯 • 高压灭菌器 • 生物安全柜
生物安全柜
• 概念 • 超净工作台 • 生物安全柜
• 生物安全柜的分级 • Ⅰ级生物安全柜 • Ⅱ级生物安全柜 • Ⅲ级生物安全柜
安全手册
Ⅳ (高个体危害, Ⅳ 级 高群体危害) 级
能引起人类或 动物非常严重 的疾病,一般 不能治愈,容 易直接或间接 或因偶然接触 在人与人,人 与动物,动物 与动物间传播 的病原微生物。
(个体和群体 的危险均高) 病原微生物通 常能引起人或 动物的严重疾 病,并且很容 易发生个体之 间的直接或间 接传播,对感 染一般没有有 效的预防和治 疗措施。
窗口流速100
• 级B2型生物安全柜

100%空气排出,工作窗口流速100
Ⅲ级生物安全柜
• 箱体完全封闭,将微生物与人完全隔离; • 通过手套箱操作。 • 保护工作人员、产品和环境。 • 一般无定型产品,需特殊定货。 • 可将若干级生物安全柜连在一起使用 • 全部生物流程的操作均在柜内完成,以确保安全。
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
• 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的主要依据
• 微生物的致病性 • 微生物的传播方式和宿主范围 • 当地所具备的有效预防措施 • 当地所具备的有效治疗措施
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4类 第四类:危险程度最低

第三类:

第二类:

第一类:危险程度最高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国内外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比较
管理条例
通用要求
安全手册
二 能够引起人类 类 或者动物严重
疾病,比较容 易直接或者间 接在人与人、 动物与人、动 物与动物间传 播的微生物。
Ⅲ (高个体危害, Ⅲ 级 低群体危害) 级
能引起人类或 动物严重疾病, 或造成严重经 济损失,但通 常不能因偶然 接触而在个体 间传播,或能 使用抗生素、 抗寄生虫药治 疗的病原微生 物。
安全手册
三 能够引起人类或 Ⅱ (中等个体危 Ⅱ
类 者动物疾病,但 级 害,有限群体 级
一般情况下对人、
危害)能引起人
动物或者环境不
或动物发病,
构成严重危害,
但一般情况下
传播风险有限,
对健康工作者、
实验室感染后很
群体、家畜或
少引起严重疾病,
环境不会引起
并且具的
原微生物。实
各级生物安全柜之间的差别
生物安全柜 级别
正面气流速 度()
气流循环量(%) 室内循环 排出室外量
是否需要排 风管道
Ⅰ级
0.38
100
0

Ⅱ级A2型
0.51
70
30

Ⅱ级B2型
0.51
0
100
需要
Ⅲ级
0
100
需要
不同保护类型及生物安全柜的选择
保护类型
生物安全柜的选择
个体防护,针对危害程度二、三、四类的病生物 Ⅰ级、Ⅱ级、Ⅲ级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和《生物安全手册》
4级 Ⅰ级:危险程度最低

Ⅱ级:

Ⅲ级:

Ⅳ级:危险程度最高
国内外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比较
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等级划分和标准
《病原微生物实验 《 实 验 室 生 物 安 WHO《生物安全手
室生物安全管理条 全 通 用 要 求 》 册》
例》
(GB19489-2004) (第三版,2004)
四 在通常情况下 类 不会引起人类
或者动物疾病 的微生物。
Ⅰ (低个体危 Ⅰ 级 害,低群体 级
危害)不会 导致健康工 作者和动物 致病的细菌、 真菌、病毒 和寄生虫等 生物因子。
( 无或极低 的个体和群 体危险) 不太可能引 起人或动物 致病的微生 物。
国内外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比较
管理条例
通用要求
个体防护,针对一类病原微生物,手套箱型实验 Ⅲ级

Ⅰ级、Ⅱ级
个体防护,针对一类病原微生物,防护服型实验 Ⅱ级、Ⅲ级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重要意义
• 建立病原微生物研究安全平台的需要 • 生物防护(国际)的需要 •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需要 • 动物防疫的需要 • 出入境检验检疫的需要 • 医院感染控制的需要 • 检测网络离不开生物安全实验室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标准和指南
《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 准则》 233-2002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50346-2004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卫生部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毒)
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卫生部第45号
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
• 确定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 依据危害评估制定微生物操作、仪器设备
操作程序与管理规程 • 评价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状况的依据
(个体危险高, 群体危险低) 病原微生物通 常能引起人或 动物的严重疾 病,但一般不 会发生感染个 体向其他个体 的传播,并且 对感染有有效 的预防和治疗 措施。
国内外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比较
管理条例
能够引起人类 一 或动物严重疾
病的微生物, 以及我国尚未 发现或者已经 宣布消灭的微 生物。
通用要求
Ⅰ级生物安全柜
• 可开启前窗在负压下操作 • 表面风速在75-100 • 排出的气体经 过滤 • 保护操作人员和环境 • 适用于要求生物安全等级1、2、3的
工作 • 适用于样品不需保护的实验工作
Ⅱ级生物安全柜
• 可开启前窗 • 从前开口向内的气流用于保护人员 • 经过滤后向下送的层流,以保护样品 • 排出的气体采用过滤器过滤则用于保护环境 • 表面风速在75-100 • 适用于要求生物安全等级为(Ⅰ-Ⅲ)的工作
Ⅱ级生物安全柜的分类
Type A A1 A2
Class II
Type B B1 B2
Ⅱ级生物安全柜分类
• 级A1型生物安全柜

70%柜内循环,30%空气排出,工
作窗口流速75
• 级A2型生物安全柜

70%柜内循环,30%空气排至室外,
工作窗口流速100
• 级B1型生物安全柜

30%柜内循环,70%空气排出,工作
微生物。
验室感染不导
致严重疾病,
具备有效治疗
和预防措施,
并且传播风险
有限。
( 个体危险中 等,群体危险 低)病原微生 物能够对人或 动物致病,但 对实验室工作 人员、社区、 牲畜或环境不 易导致严重危 害。实验室暴 露也许会引起 严重感染,但 对感染有有效 的预防和治疗 措施,并且疾 病传播的危险 有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