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可编辑版】

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可编辑版】

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目录专题一:___县城市人口规模专题报告1.___县人口发展现状 (1)2.人口增长趋势特征 (3)3.人口、就业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分析 (6)4.县域人口规模预测原则 (7)5.规划期___县人口增长途径分析 (8)6.县域总人口和人口城市化水平预测 (9)7.县城城区的人口预测…………………………………11专题二:___县城市城市用地规模专题报告1.___县土地资源评价 (14)2.___县土地利用现状 (15)3.城市建设用地发展的供给需求分析 (17)4.规划建设用地人均指标及规模确定…………………………………22专题一:___县城市人口规模专题报告1.___县人口发展现状 ___县人口空间层次界定及人口规模确定可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分析,主要包括___县县域总人口和城市人口两个层次。

1.1___县域总人口 ___县现状管辖范围内的总人口,即所辖安文、尖山、新渥、方前、玉山、尚湖、仁川、大盘、冷水的总人口,据2001年统计年鉴显示:在册人口206080人,县域总面积为1196平方公里。

其中,农业人口185585人,非农人口20495人。

具体见下表:表1:___县人口分布一览表总人口(人)非农业人口(人)乡村劳动力(人)城镇化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总计206,08020495109634安文30,240163037541新渥15,1963839394尖山13,0305146488深泽13,2902017855双峰5,1611013114冷水9,2801765222仁川14,7602328324双溪6,7531174163墨林3,338411789窈川4,202941923大盘7,9033094863盘峰4,073732484维新2,769401651高二3,954452047方前11,4212086851玉山16,3387878677胡宅11,1051737467万苍9,4371905839尚湖17,65543510399九和6,1757335431.2___县城市人口城市人口指规划范围内安文、深泽、云山、新渥等四处人口总和,201X年底总人口为5.01万人。

2.人口增长趋势特征2.1___县是一个纯山区县,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城镇化水平较低。

在1983年恢复县建制时仅有安文一个镇。

在解放以来到恢复县建制前,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人口呈稳步增长趋势,除少数年份,人口自然增长率均在10‰~32‰之间,从1949年~1982年的33年中,全县人口从10.54万人增至19.14万人,净增8.6万人,增长了81.6。

在1983年~2001年间人口增长率有大幅度下降,且增长趋势稳定,在这18年中,人口增长9万人,年递增率4‰。

表2:96-2001年___县人口状况分析年份“九五”计划指标实际完成指标出生数出生率‰自增率‰年末总人口(万人)出生数出生率‰自增率‰年末总人口(万人)1996310014.977.8520.7725761706.4220.301997300014.618.2020.61239111.775.3920.341998310014.708.4021.18211410.374.0420.421999310014.94213010.415.1920.48201X290013.986.9820.9024641005.3120.542001280013.237.0321.4319959.703.5020.61201X231611.220.62注:数据来源于《___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及1998-201X年《___统计年鉴》2.2___县在册人口增长主要以自然增长方式为主 ___县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对外来人口吸引力page不大,故人口机械增长率总体上很低,可以忽略,大致按照迁入迁出平衡计算,故本地区人口发展以自然增长为主。

而近期劳务输出人口有增长明显趋势。

2.3区外来的暂住人口比例相对较低,主要集中在安文镇。

2.4人口的地域分布差异比较明显 ___县人口的地域差异突出,按照人口密度衡量,全县域人口分布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据体为:人口密度250~400人平方公里的地区有:安文、新渥、尖山、深泽、玉山、胡宅;人口密度150~250人平方公里的地区有:冷水、尚湖;人口密度100~1500人平方公里的地区有:双峰、仁川、双溪、窈川、大盘、九和;人口密度100人平方公里以下的地区有:墨林、盘峰、维新、高二、方前;表3:2001年底___县人口密度一览表总人口(人)非农业人口(人)非农人口比重()土地面积(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总计206,080204959.9511961731安文30,2401630353.9190336新渥15,19638352522923尖山13,0305143.94373516深泽13,290201X.51443005双峰5,1611011.9640129.03冷水9,2801760.8241226.34仁川14,7602321.58107137.94双溪6,7531171.73551278墨林3,338411.233887.84窈川4,20294 2442100.05大盘7,903309 3.9171111.31盘峰4,073731.794199.34维新2,769401.445154.29高二3,954451.1448838方前11,4212081.8212095.18玉山16,3387874.8263259.33胡宅11,1051731.56382924万苍9,4371900137255.05尚湖17,65543546108163.47九和6,175731.1856110.272.5县域人口城市化水平偏低,严重制约了___县经济的发展2001年___县域人口城市化水平较低,仅为30左右,低于全国城市平均城市化水平31,同时低于金华市平均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水平的相对滞后,影响了___县区域经济有效需求的扩大,并已开始制约___县社会经济发展。

3.人口、就业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分析3.1增长率的比较从下表可以看出:___县自九十年代以来,GDP增长率大于人均GDP增长率,并且这两者总体上大于就业增长率,前三者总体上大于户籍人口的增长率。

3.2增长率的相关性通过计算可以得出以下相关性结论:___县GDP增长和人均GDP增长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为就业增长率和户籍人口增长率也存在较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12;GDP和就业、户籍人口增长率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82、0.601;人均GDP和就业、户籍人口增长率存在负相关性,负相关系数分别为-0.601、-0.604。

3.3相互关系特征分析 ___县经济增长主要途径为通过扩大投资规模等外延方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投入产出比来实现,劳动密集型的乡镇企业发展规模不够,生态加工业发展仍有待进一步优化。

因此,社会对于劳动力的数量需求并不强烈,而对劳动力的质量要求正逐步提高,导致人口与就业的增长速度慢于经济增长的速度。

表4:人口经济关系相关分析对照表年份户籍人口增长率(‰)就业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GDP增长率()1997年0——————1998年4.05.43.94.31999年3.06.23.33.5201X年3.07.110.110.32001年3.45.19.49.7201X年0.55.614154.县域人口规模预测原则4.1遵循人口发展规律和国家计划生育有关政策人口增长包括出生、死亡和机械变化三个因素,既受生产经济条件制约,也受人口性别和年龄构成制约。

___县人口死亡率基本下降到了较低且相对稳定的水平上,除机械变动对人口增长有一定的影响外,未来人口关键在于人口的出生,即决定于全县现有和将有多少育龄妇女,以及每个育龄妇女生育子女的数量。

从前述___县人口发展阶段来看,70年代前后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已经陆续进入婚育期,加之地区妇女生育年龄较早,22-25岁是生育高峰期,___县处于生育高峰期的妇女人数呈缓慢增长趋势,1997年后微降,按照计划生育政策,妇女生育水平下降,可望到201X年稳定下来。

预测201X年到2020年人口发展处于稳定增长时期。

4.2与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相协调反馈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全省201X年城镇化水平发展目标达到46~48,金华市201X年城镇化水平发展目标达到40~41,201X年___县城镇化水平达到35。

根据该规划对于金华市,以及金华市对于___县的人口规模数量进行比较,本次规划将确定的___县域总人口规模将对此进行分析并考虑这一指标。

4.3与___县第十个五年计划相协调反馈 ___县第十个五年计划中确定___县人口增长率到201X年为5.2‰,201X年人口控制在20.72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4。

4.4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弹性多元化和不确定性相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___县全县人口的发展除了应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外,还受到各种政策的影响、各种发展机遇的冲击以及生态环境容量的约束。

因此,人口发展的预测数值应留有弹性和一定的余地,并预留一定的幅度。

5.规划期___县人口增长途径分析5.1自然增长将是县域人口增长的主要途径 83年前,___县人口的发展速度为10~32,1983年至2001年间人口增长有大幅度下降,且趋势稳定,90年代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维持在5‰上下,稳中有降,人口机械增长基本持平,总人口发展速度趋于下降。

今后20年,随着___县社会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育观的改变,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还将进一步下降,但由于人口总量基数和增长率基数较高,县域人口增长的绝对量仍不会减少,并且将成为县域人口增长的主要途径。

5.2人口机械增长和外来暂住人口的比例均较小随着___县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县城中心城功能的进一步极化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周边邻近地区迁移过来的机械人口的数量将会有所上升,外来打工的人口随不如山区以外地区那样大量增加,但也不会出现大量流出,甚至也会有一定数量增加。

从长远来看,考虑到___县地处山区,从全国人口迁移发展态势来看属于人口流出地区,但是由于___经济发展前景看好,在未来应是区域内发展潜力较大地区,还将会吸引相对落后地区的迁移人口和流动人口,因此,规划期内人口流入、流出数量相差不会太多,在全县县域范围内持平,人口机械增长可以忽略不计。

外来暂住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也将很低。

综合上述两方面的因素,全县人口的发展速度仍将维持在一定水平。

据此分析和历史趋势外推法确定:城镇人口增长率近期取5,远期3.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