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心理效应与联想
会在人的心理上引出某种情绪。
心理学家发现,在红色环境中,人的脉搏 会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有所暴躁。而处 在蓝色环境中,脉搏会减缓,情绪也较沉静。
有的科学家发现,颜色能影响脑电波,红 色的反应是警觉,对蓝色的反应是放松。冷色 与暖色是依据心理错觉对色彩的物理性分类, 红橙黄色的光本身有暖和感,照射到任何色都 会有暖和感。紫蓝绿色光有寒冷的感觉,夏日 我们关掉白炽灯,打开荧光灯,就会有一种凉 爽的感觉。如在冷饮的包装上使用冷色调,视 觉上会引起人们对这些食物冰冷的感觉;冬日 把窗帘换成暖色,就会增加室内的暖和感。以 上的冷暖感觉并非来自物理上的真实温度,而 是,与我们的视觉经验与心理联想有关。
明度不高不低,且对比 较弱的色彩,纯度较低的色 彩和色性偏暖的颜色,具有 皮毛、绵线感,属于柔软色。
明度极高和极低,且对 比强烈的色彩,纯度极高的 色彩和色性偏冷的色彩,具 有金属感,属于感觉坚硬的 色彩。
色彩的华丽与朴素感
在色彩感觉中,也有华丽与朴 素的两种感觉。这种感觉以纯度因 素为主,也与明度和色性有密切的 关系。
黄一Me:黄色具有清雅、单纯、愉快的感觉,是三原色中明度最高的颜色, 活泼。积极、敦厚、轻盈。中性。
灰一Fa:灰色浓滞,表情与其他色彩格格不入,却能与任何颜色产生一种特 殊的对比性调和,苦涩、厚而不重、硬而不坚。
绿一So:绿色清闲、空旷、生意盎然、冷静、有锐利感,与红色有一种互 为补色的关系。
阴郁的色彩则是明度低, 明度对比较弱的色彩,以及纯 度偏低且色性偏冷的色彩。
色彩与音乐
“绘画是无声的诗,音乐是有声的画”,最早提出色彩音阶理论的是牛顿, 他认为以Do到So的音阶和红到紫的光谱色顺序相同。
一般色彩和音阶的关系如下: 红—Do:红色是一种热情澎湃的声音,具有强烈、充实、浑厚、不安定感。 橙—Re:橙个性较温和,带有浑厚、安定的特质。属于音阶中带过音的角 色。
(法兰西国旗)
色彩的膨胀、收缩感不仅 与波长有关,而且还与明度有 关。(电灯泡的钨丝)
色彩的兴奋与冷静感
一般说来,暖色较易引 起心理的亢奋和积极性,属 于兴奋色,其中以朱红色最 具兴奋作用,其它明度较高、 纯度较高的颜色如黄色、橙 黄色等也都具有扇动性,倾 向于兴奋色。寒色较具压抑 心理亢奋的作用,令人消极、 沉静,属于冷静色,其中以 蓝色最具清凉、沉静的作用。 另外明度、纯度较低的颜色, 也都偏向消极、镇静的作用, 倾向于冷静色。(医院的色 彩)
那么,创造什么样的色彩才能表达所需要的感情, 完全依赖于自己的感觉、经验和想象力,没有什么固定模 式。
冷色与暖色还会带来一些其它感受,如;重量感、湿度 感等,比方说,暖色偏重,冷色偏轻;暖色有密集的感觉,冷 色有稀薄的感;两者相比,冷色有透明感,暖色透明感较弱; 冷色显得湿润,暖色显得干燥;冷色有退远的感觉,暖色有迫 切感,这些感觉是受我们心理作用而产生的主观印象,属于一 种心理错觉。
色彩的明度与纯度也会 引起对物理印象的错觉。 颜色的重量感主要取决 于色彩的明度,暗色给 人以重的感觉,明色给 人以轻的感觉。纯度与 明度的变化,还可以给 人色彩软硬的印象,如 淡的亮色给人柔软的感 觉,暗的春色则有强硬 的感觉。
色彩的膨胀与收缩感
各种不同波长的光同时通 过水晶体时,聚集点并不完全 在视网膜的一个平面上,因此 在视网膜上的影像的清晰度就 有一定差别。
色彩的轻与重感
色彩的轻重感与明 度、纯度、寒暖等特性 相关联。
明度较高的色彩, 纯度居中的色彩和色性 偏冷的色彩,给人的感 觉是较轻的。相反,明 度低的色彩,纯度极高 或极低的色彩和色性偏 暖的色彩,给人以重的 感觉。
色彩的强与弱感
所谓色彩的强与弱,是指色彩给人心理 的刺激所造成的震撼力的强和弱。
无论有色彩的色还是无色彩的色,都有自己的表情特 征。每一种色相,当它的纯度或明度发生变化,或者处于 不同的搭配时,颜色的表情也就随之改变了。如红色是热 烈冲动的色彩,在蓝色底上象燃烧的火焰,在橙色底上却 暗淡了;橙色象征着秋天,是一种富足、快乐而幸福的颜 色;黄色有金色的光芒,象征着权力与财富,黄色最不能 掺入黑色与白色,它的光辉会消失;绿色优雅而美丽,无 论掺入黄色还是蓝色仍旧很好看,黄色绿单纯年轻,蓝色 绿清秀豁达,含灰的绿宁静而平和;蓝是永恒的象征;紫 色给人以神秘感等等。
纯度对比强烈,为色相的补色对比,明 度对比也极强,属于强色感觉,具有明快、 强烈、兴奋、紧张不安等心理反应。
纯度极低、明度对比极弱,是属于弱色 感觉。弱色给人以松弛、柔和、亲切等心理
反应。
色彩的柔软与坚硬感
在色彩的感觉中,也 有柔软和坚硬两种不同的质 地的感觉。色彩的柔软与坚 硬主要与色彩的明度、纯度 和色性有关。
纯色是色彩饱和度最高的颜色,给视网 膜的刺激最强烈,感觉鲜艳而醒目,震撼力 大,属于强色。当色彩经过混色之后,饱和 度降低,纯度下降,而趋于柔和。纯度愈低, 色彩强度愈弱,直到接近无彩色时,刺激性 最弱,属于弱色。
在色彩的明度上,一般明亮的颜色属于 强色而深暗的颜色属于弱色,当其并置关系 时,明暗对比强的颜色属于强色,而明暗对 比弱的颜色属于弱色。
色彩构成
威海职业学院美术系 赵虹
第三章 色彩心理效应
色彩本身没有灵魂,它是一种物理现象,人对色 彩的感觉是主观的,是客观世界引起的主观反应,不同 波长的光线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从而产生不同的色彩. 经过视觉神经传入大脑后,经过思维,与以往的记忆 及经验产生联想,从而形成一系列的色彩心理反应.一 旦知觉经验与外来的色彩刺激发生一定的呼应时,就
华丽的颜色,主要是纯度高、 鲜艳、亮丽、色调活泼、强烈的颜 色;明度较高且强烈对比的颜色; 色性偏暖且强烈对比的颜色。
朴素的颜色,必然是朴实无华、 色彩较灰浊的低彩度颜色,以纯灰 色最为典型,其明度较灰暗,色性 偏冷又对比较弱。
色彩的明朗与阴郁感
色彩与人类的个性一样, 具有明朗与阴郁的分别,可以 用来表达人的感情,其主要以 明度作用为主,同时也与纯度 因素有关。 明朗的色彩必然是明度高,明 度对比较强的色彩,以及纯度 偏纯且色性偏暖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