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阵容配备阵容配备的目的是合理地把全队的力量搭配好,更有效地发挥每一个队员的特长和作用。
组织阵容配备时,应根据队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进行合理搭配。
把进攻力量强的和防守技术好的队员搭配开,保证每一轮次都有较强的进攻力和较好的防守能力。
在排球比赛中常用的有“四二”配备和“五一”配备。
一、“四二”配备:即4个进攻队员和2个二传队员。
4个进攻队员中有2个是主攻队员,2个是副攻队员。
他们都站在对角位置上。
这种配备方法主要在初学和一般水平队中采用较多。
"四二"配备的优点:1、每一个轮次前后排都能保持有一个二传队员和两个进攻队员,便于组织和发挥本队的进攻力量。
2、如果两名二传队员都具有进攻力量的话,每一个轮次都可以插上,组成三点进攻,大大加强了进攻威力。
缺点:1、每一个进攻队员必须熟悉两个二传队员的传球特点,配合比较困难。
2、一个队要培养出两名高水平的二传队员比较困难,而且又要求他们具有进攻能力就更不容易。
二、"五一"配备:即5个进攻队员和一个二传队员。
其目的是为了加强进攻的拦网的力量。
为了弥补在主要二传队员来不及传球时所出现的被动局面,可以在二传队员的位置上,配备一名有进攻能力的接应二传队员。
这种配备方法目前在水平较高的队中被普遍采用。
"五一"配备的优点:1、一个二传队员容易培养。
2、当二传队员轮转到后地,前排有三个进攻队员,可以加强进攻和拦网的力量。
3、全队进攻队员只需适应一名二传队员传球的特点、习惯,在相互配合上较容易建立默契。
缺点:1、当二传队员轮到前排时,有3个轮次只有两点进攻。
2、防反时,二传队员轮到后排要插上传球难度较大。
三、方法:(1) 讲解示范。
明确各个位置的作用。
(2) 徒手轮转位置,转6轮。
(3) 根据队员的技术水平排列阵形,进行分组比赛。
第二节进攻阵形与进攻战术……进攻战术是指接对方来球后,全队所组成的有目的、有组织的配合。
进攻战术是由一传、二传、扣球三个环节所组成的。
主要分为进攻阵形和进攻打法二个方面。
一、"中一二"进攻战术1、基本打法:3号位队员作二传,将球传给4、2号位队员进攻的组织形式。
2、"中一二"进攻阵形的优、缺点:"中一二"进攻阵形是进攻战术中最简单、最基本的战术形式。
优点是一传向网中间3号位垫球比较容易,二传向2、4号位传球的距离较短,容易传准,有利于组成进攻,适合初学者采用。
其缺点是战术变化少,只能两点进攻,战术意图容易被对方识破。
3、掌握"中一二"进攻战术的练习方法:二、"边一二"进攻战术1、基本打法:2号位队员作二传,将球传给3、4号位队员进攻的组织形式。
2、"边一二"进攻阵形的优、缺点:"边一二"进攻阵形的优点是右手扣球者在3或4号位扣球都比较顺手,战术变化也比较多。
其缺点是对一传要求较高,尤其5号位队员向2号位垫球时,由于距离远,角度大,控制球难度较大。
一传偏至4号位时,二传接应较困难。
三、"插上"进攻战术1、基本打法:二号位队员由后排插上到前排作二传,把球传给4、3、2号队员进攻组织形式。
2、"插上"进攻阵形的优、缺点:"插上"进攻阵形的优点是始终能保持前排三点进攻,战术配合变化多,并能充分利用网的全长组织进攻。
其缺点是对插上二传队员水平的要求较高。
四、练习方法1、讲解示范。
明确各个位置的作用。
2、徒手轮转位置,转6轮。
3、接抛球组织进攻。
4、接发球组织进攻。
5、根据队员的技术水平排列阵形,进行分组比赛。
五、练习注意事项1、可以运用小黑板讲解战术名称,场上队员位置、职责、跑动路线及配合特点等,使学生建立完整的战术概念。
2、按战术要求,进行各轮次的徒手模仿战术跑动,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战术的理解。
3、发、垫、二传、扣球的全队整体配合练习。
4、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加强队员之间的协同配合,不能各自为战。
5、要先进行小组的战术配合,然后再进行全队的战术配合练习。
第五节接发球的防守战术△ 目的:目的是接好发球,为进攻做好准备。
△ 要点如图示△ 方法(1) 讲解示范。
场上队员明确位置和职责。
(2) 徒手轮转位置,转6轮。
(3) 接发球,转6轮。
(4) 分组比赛。
△ 提示(1) 明确范围:在接发球时,每个队员必须明确自己控制的范围,做到分工明确,既不互争互抢,也不互让。
如落球点在"中间地带"时,最好让一传较好的队员接球;落在前后排队员之间,超过前排腰部以上的球,最好让后排队员去接,这样有利于组成快速进攻。
(2) 互相弥补:不接发球的队员应注意随时弥补同伴的一传。
尤其是当后排队员接球时,前排队员应转身注视接球队员,随时准备快速移动弥补垫不到位的球。
第三节单人拦网防守阵容△ 目的:这种阵形一般是在水平较低的队比赛时采用。
由于对方扣球力量小,路线变化少,用单人拦网进行防守比较合适。
其特点是增加了后防人数,便于组织进攻。
△ 要点单人拦网可分为:与对方扣球队员相对位置队员拦网和固定3号位队员拦网两种。
拦网队员拦扣球人的主要路线,不拦网队员及时后撤防守前区或保护拦网人,后排队员后撤加强后场防守。
△ 方法(1) 用挂图进行演示,讲解个人拦网防守阵形及变化。
(2) 徒手模仿跑动,明确位置分工,转六轮。
(3) 结合对方2、4或者3号位扣球,本方固定队员单人拦网的防守阵形。
(4) 三人一组,单人拦网,两人防守,要求拦、防相互配合。
(5) 四人一组,单人拦网,其他队员防守。
(6) 根据队员的技术水平排列阵形,进行分组比赛。
第四节双人拦网防守阵容△ 目的:对方进攻能力较强,进攻路线变化较多时,多采用这种防守阵形。
即两人防守、多人防守。
通常分为"边跟进"和"心跟进"两种。
一、“边跟进”防守"边跟进"防守阵形:这种防守阵形也称"马蹄形"或"1、5号位跟进"防守阵形。
目前国内外强队广泛采用这种防守阵形。
一般在对方进攻力量比较强、战术变化较多、吊球较少时采用。
这种防守阵形对防对方重扣球较为有利,同时也便于组织反攻。
其弱点是球场中间空隙较大,容易形成"心空"。
对方如扣直线结合轻扣或吊球,防守保护较为困难。
尤其是边上的队员又要防直线,又要跟进防前区,比较困难。
防守的区域和范围:在对方进攻之前,本方前排队员就要在网前做好准备,后排队员相应站好位置,随时准备组成防守阵形。
当对方4号位进攻时,由本方2和3号位队员组成双人网,不拦网的前排队员后撤与后排队员组成半弧形防守,如对方吊球到前区,则由1号位队员跟进防守。
防守的分工与运用:1号位队员:主要任务是防重扣、吊球和弥补"心空",同时还要接应组织反攻。
1号位队员要防守对方4号位的直线扣球,离落在拦网队员身后的吊球,同时还要注意防守打手出界的球。
6号位队员:6号位地处后场中央,防守区域较大,取位要在后场中央靠端线1米处,面向扣球方向。
主要任务是要防起对方的重扣球,还要保护拦网反弹到后排的球,接应同伴防起距离球场较远的球。
如1号位队员上前跟进时,应稍向1号位靠拢,弥补1号位后区的空隙。
5号位队员:主要任务是防守对方4号位的斜线扣球,还要保护对方吊到4号位区和中场空心地区的球。
取位一般在离场地角端约3米处。
4号位队员:4号位队员后撤至进攻线后,主要任务是防守对方4号位的小斜线扣球和吊球。
防守后要立即转入接应传球或反攻扣球。
二、“心跟进”防守"心跟进"防守阵形:这种防守阵形也称"6号位跟进"防守阵形。
"心跟进"多在对方扣球能力较强,对方采取打吊结合时采用。
当对方4号位进攻时,本方2、3号队员拦网,6号位队员在本方拦网时跟在拦网队员之后进行保护,其余3名队员组成弧形防守。
其优点是加强了前区的防守能力,缺点是后排防守队员之间的空间较大。
当对方扣球队员经常采用打吊结合,本方拦网能力强,能封信后场中区,6号位或某个队员又善于防吊球时,就可采用"心跟进"防守阵。
采用"心跟进"防守阵形,有利于防吊球和拦网弹起的球,也便于接应和组织进攻。
但后场只有两人防守,空隙较大,后场中央和两腰容易造成空当。
防守的区域和范围:(以对方4号位进攻为例)在对方进攻之前,本方前排队员就要在网前做好布防准备,随时准备组成防守阵形。
当对方4号位进攻时,由本方2和3号位队员拦网,不拦网的4号位队员后撤至4号位队员后撤至4米左右防守,6号位队员跟至进攻线附近,1、5号位队员在后场防守,每个位置负责一定的区域。
防守的分工与运用:6号位队员:在对方进攻之前,跟进至进攻线附近,采用低姿势准备,不要影响后排队员的防守视线。
主要任务是由球,防拦网弹起的球和接应后排防起的球。
跟进队员不宜离拦网队员太近,以免看清对方扣球队员的动作,并影响向两侧移动。
一般由二传队员跟进保护较好,对反攻时的插上和组织反攻有利。
有时也可将后排防守技术差的队员作为6号位跟进队员。
1号位队员:主要任务是防守对方直线扣球和拦网反弹到后场的球,接应5号位和4号位队员防起的球。
由于防守区域大,要特别注意判断和移动取位,善于在对方2号位或4号位进攻时卡住场地的"腰",随时弥补6号位空当。
5号位队员:主要任务是防守对方的斜线扣球。
取位宜靠后,做好向前向侧移动的准备,不宜冲得太前,以免后排形成较大的空当。
4号位队员:迅速后撤至4米左右的位置,面向对方扣球队员,主要任务是防对方斜线扣球。
三、掌握接扣球进攻的练习方法:无论和哪种防守阵形,都可用下列方法进行练习:1、用挂图进行演示,讲解双人拦网防守阵形及变化。
2、徒手站位,轮转六轮,明确轮转到各个位置的防守站位方法。
3、在对方进攻点(2、4号位)抛球,本方练习防反。
4、在对方进攻点(2、4号位)扣球,本方练习防反。
5、攻防结合练习防反。
四、提示:1、防守技术要结合判断、移动来练习,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打消队员练防守时的害怕心理,培养队员练防守的兴趣。
2、防守练习要结合拦网、调整二传、反攻扣球一起进行,以使防守有明确的目的性,符合实战的需要。
3、明确防守分工,后排防守与前排拦网相互配合,后排防守相互弥补。
4、多进行扣、拦、防、调的串联练习。
5、结合对方进攻战术进行防守反攻配合练习。
6、通过对抗和竞赛,提高防守反攻战术配合能力。
弹跳力的理论与练习方法一、弹跳力的含义及其作用运动员的弹跳力对于提高排球运动的技术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是因为弹跳力是掌握高难度排球技术、战术的物质基础:排球运动中的扣拦是当前排球比赛的主要得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