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和指导

幼儿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和指导

浅议幼儿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和指导策略——让优秀的绘本走进我们的孩子身边【论文摘要】幼儿早期阅读是一个大的阅读观念,是为了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素质。

由于幼儿早期阅读理论研究总体上滞后于实践的需要,一些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学习、贯彻和落实《纲要》的过程中,出现了理解不全面和不深刻的问题。

为此,本文拟从有关早期阅读问题入手,明确早期阅读能力的内涵,探讨早期阅读教育的价值,分析其目前存在的误区及如何有效的开展早期阅读教育。

【关键词】幼儿早期阅读绘本教育早期阅读是指在学前阶段,通过大量图文并茂的读物,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从兴趣入手,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阅读经验,帮助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度,对幼儿的思维语言、想象、个性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培养。

其突出优势在于通过早期阅读教育促进幼儿心智的发展,是幼儿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和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对幼儿进入书面语言阶段的阅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早期阅读被称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

现在早期阅读材料的书籍如此品种繁多,其中难免鱼龙混杂,特别是一些没有任何教育意义,充满大幅彩色打斗情节的图书以及一些内容灰暗的,不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充斥着这个市场。

这些难以保证质量的书籍,将会给我们的孩子带来不良的行为习惯。

“绘本教育”在外国早已不是新鲜的词汇,但是在我们中国,却还相当陌生。

孩子在不识字之前,通过日常生活和各种图像已获得大量信息。

这些信息实际上构成了一生的基础。

即使识字后,儿童对文字所附带的社会和文化信息也无法理解,仍在无形中接受着凌乱无序的图像和生活事物的塑造。

强迫孩子过多过早地接受文字符号,只能无谓地浪费时间,贻误孩子的成长,甚至造成孩子的心理伤害和人格扭曲。

所以,在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支撑下,充分运用儿童对图像的直观能力,以绘本来积极地、有针对性地开发孩子的多元智能(即语文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博物智能),已成为发达国家的主流教育形式。

绘本是发达国家家庭首选的儿童读物,国际公认:“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

优秀的绘本不仅仅是文学或故事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具有珍藏价值的艺术品。

绘本是以简炼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儿童文学作品。

现代绘本与传统的“小人书”有本质的区别,在功能上,它更接近教材而不是娱乐,不是让孩子“看着玩儿”的。

绘本较强调亲子阅读,即在父母的带领下,挖掘其中科学的、美好的、有益的内容,或组织孩子们在一起讨论,相互启迪、集思广益,触发认识的灵感和心灵的火花。

一幼儿早期阅读材料——绘本作品的选择1 在绘本作品的选择上,我们可以着重考虑适应性、价值性、丰富性等方面。

(1)根据年龄特点,选择适应孩子看的绘本对于小托班的孩子来说,我们可以选择的绘本要篇幅短小、精湛,符合孩子的阅读心理、发展需要和接受能力。

比如:绘本《抱抱》非常适合托班的孩子阅读。

它是一本几近无字的图画书。

小猩猩Bobo一路上看到相亲相爱的各种动物,大家热切地抱在一起,表达对彼此无尽浓烈的爱。

只有小猩猩,一路上与妈妈走失了,妈妈在哪里,好希望有人抱抱他哦!好心的大象妈妈背起了他四处寻找妈妈,找着找着,树上传来了小黑猩猩熟悉的“宝宝”声,是妈妈的叫声!小黑猩猩大叫着“妈妈”,向妈妈扑去,黑猩猩母子闭着的双眼和幸福的神情温柔着每一颗心。

简单的故事内容,抓住了吸引幼儿最重要的两个元素,亲情关怀(抱抱)与对动物的好奇。

这个绘本让孩子在体验相亲相爱的情感中,更让孩子们了解没有手的长颈鹿、河马是怎么抱抱的,我们的小宝贝将在书中找到有趣的答案。

又如:绘本《阿立会穿裤子了》,这是一本非常适合曾经或正在为穿裤子而苦恼的宝宝阅读的图画书。

阿立会穿裤子了,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件。

但是,充满了早期儿童学习和发展的观念。

这个小小的男孩阿立,在不会穿裤子的时候,因为一只脚穿裤子,另外一只脚无法独立站住而跌倒了。

他放弃了穿裤子,光着屁股跑到外面去,遇到了一个又一个嘲笑他光屁股没尾巴的动物。

后来,他看到白鹤一只脚站着,于是决定要学白鹤独立,没想到又摔了一跤,屁股坐在地上弄脏了。

阿立只好回家去。

在妈妈帮他洗干净屁股之后,阿立发现躺着可以穿上内裤,当然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穿上短裤。

啊!阿立终于会穿裤子了。

对成年人来说,这是不是一件根本不足挂齿的小事?可是,学习独立吃饭穿衣,可是一件件了不起的大事。

用儿童的眼光去看生活,《阿立会穿裤子了》真正把握了儿童的成长轨迹。

(2)根据孩子学习进程,选择有鉴赏价值性的绘本在追求文化、审美等方面价值的同时,我们要尽可能考虑与主题挂钩,使其语言、情节、内涵等便于孩子们模仿、借鉴与运用。

如小班开展的主题活动中《好吃的水果》,我们利用绘本《好饿的小蛇》可以结合这个主题。

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散步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圆圆的苹果,“啊呜”真好吃;第二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散步的时候,发现了一根黄色的香蕉,“啊呜”真好吃……第六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散步的时候,发现了一棵结满红苹果的树,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呢?孩子们最初看到这本书,会开心的哈哈大笑,他们笑小蛇的贪心,使自己的身体都变了形,同时也从中加深了对一些水果的认识,圆圆的红苹果,弯弯黄香蕉……(3)根据不同要求,从丰富性出发选择绘本我们选择的绘本内容上、类型上、主题上力求丰富,涵盖孩子生活、成长等方方面面,为孩子积累相关的语言经验。

不同的绘本故事中所隐藏的教育价值不同,我们抓住重点开展教学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例如:在绘本《我不想生气》、《我想要爱》、《你爱谁多一些》、《逃家小兔》等都有着社会交往,情感教育等内容,我们可以利用绘本中的语言,情景感化孩子,帮助孩子学习交往的技能,懂得感恩。

优秀的绘本中的绘画一定不是对文字内容的简单图解,它是画家将故事中的意图进行了创造性的再现,通过画家的美术语言,不仅传达文意,还呈现着文字难以描绘的趣味和美感。

绘本中的美术语言,我们可以从书的开本(大小的舒适感、传递的信息、外形的变化)、书的结构(翻页中能否巧妙安排情节)、书的构图(打破客观世界的排列规则)、书的造型(角色、物体、环境面貌的迥异设计)、书的色彩(传递情感的温度、呈现作品性格、因早画面气氛))、书的笔触(勾线的痕迹、涂色的痕迹、撕纸的痕迹、材质的痕迹)等方面来权衡。

如绘本《菲菲生气了》就使用了鲜红的颜色作为背景贯穿全书表达一种愤怒情绪,让孩子感知颜色不仅仅是绘画的基本元素,还是一种表达的特殊语言;又如在《母鸡萝丝去散步》一书中,通篇使用了线描的手法来表现各种事物的质感,简练,明确,不失为观察摹画的范本;在《小海螺和大鲸鱼》中,画家让大鲸鱼蓝黑色的大尾巴随小海螺移动起来,自然转到其它页的插画里。

因此,无论他们出现在何种丰富的场景里,我们就可以一眼找到他们,整本图画书也因此有了清晰统一的主色调,小海螺的身体动态和面部表情的变化通过简单的线条变化就表现得惟妙惟肖;《蜡笔小黑》就是以故事形式讲述刮蜡的绘画技法。

在《小兔玩颜色》绘本中,不仅能帮助幼儿认识单元色,而且能让幼儿知道红和黄两种颜色放在一起会变出橙的混合色变化。

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探索其它两种颜色放在一起会有什么变化?激发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绘本中,更多的是语言的学习,其次有健康、社会、数学以及美术等知识的学习。

当我们拿到一本绘本时,要仔细阅读,并不断发现,挖掘有价值的内容引用到教育教学中,真正实现让绘本为教学服务的理念。

二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绘本阅读的指导策略早期阅读是一个多元的复杂过程,幼儿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寻找到适合的途径,积累阅读经验,从而建立起自主阅读的意识和技能,这种自主阅读的意识与技能不是被教会的,而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在父母师长的正确引导与温暖陪伴下“自然而然”形成的。

因此,发展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的关键在于:为幼儿提供自由自在、可爱有趣的、丰富多彩的多元阅读环境、条件、动机和技能;同时成人需要与幼儿建立共同阅读的互动关系,使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具体来说,绘本阅读的指导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1 绘本阅读的指导策略实施的原则(1)从绘本的审美性上去看:我们要充分发挥绘本的多元审美价值。

绘本中图画是它的生命,孩子们是凭借图画来猜测故事的脉络,读懂故事的内容,它的内涵不仅仅为了表现文字已经表白的那部分内容,甚或比文字讲述得更为丰富,隐藏着更多的信息,还可以作为独立的作品来欣赏和品读。

正如梅子涵老师说过:“一个孩子每天都在向前走去,他清晨睁眼看到的第一个东西,都将变成他身体里的一个部分”。

我想说:幼儿绘本中的每一笔色彩、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便是那第一个东西,便是那第一审美直觉形象,它必将变成孩子身体里的一部分。

日复一日,是一件件不同风格的作品与孩子们共同构筑了他们的情感世界,陪伴他们健康地走过童年。

(2)从绘本的活动性上看:我们可以利用绘本,以丰富多样、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为阅读、学习的主要方式。

如: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是一个表达爱的故事。

我们可以学学书中的小兔子和大兔子的对话:宝宝:妈妈,你说“猜猜我有多爱你”。

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宝宝:“喔,这我可猜不出来!妈妈,你接着说“你想想看”。

妈妈:你想想看。

宝宝:“我可想不出来。

”这时我不得不尽可能地伸开双臂。

妈妈:“这么多!”宝宝笑了。

是啊,真的很多呢!(3)从绘本的创造性上看: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掘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天赋。

优秀的绘本,我们会发现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每一个都演绎着一段有趣的故事,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从中去寻找。

如伊莎贝尔阿贝蒂著的“小羊和小鹅”的一系列绘本中,大故事里藏着许许多多的小故事,别具匠心的细节饱含着超凡的想象和未泯的童心。

2 绘本阅读的指导策略实施的指向(1)以绘本为学习语言的素材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凭着这份执著的兴趣,借助着绘本故事优美的图片和精练的文字将孩子牢牢地吸引其中。

绘本语言可以支撑孩子口语的规范,引导孩子口语的健康发展,如在《亲爱的小鱼》这本绘本中,当孩子一看到这本书的封面,就会被这水天相连、充满爱意的画面所吸引:在画面上有一只猫,蹲坐在水平线上,闭着眼睛,低头深情地吻着水面,透过水面那一团团的涟漪,我们可以看到水里有一条泛着淡红色的大鱼。

“这是什么?”老师指着大鱼问道。

“一条大大的娃娃鱼。

”孩子回答道。

“对,是亲爱的小鱼!”老师笑着答道。

当看到小猫把亲爱的小鱼放走时,孩子又大叫起来“亲爱的小鱼跑掉了。

”“小猫把小鱼带到大海边,看着它自由地离去。

”教师又说道。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用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影响口语。

绘本所创造的宽松语言交往环境激发了孩子孩子想读下去的欲望,在对精彩文句的赏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教师的引导更有助于孩子多积累一些典型的书面语,使孩子更容易被感染、被激发,孩子的词汇量也在此过程中积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