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A.④③②①B.④①②③C.①③④②D.①④②③[解析]这是一道选择型的推断题,以④黄色的FeCl3溶液为突破口,运用剥离法进行推断。
分别观察四种物质的颜色,黄色的为FeCl3溶液;分别取剩余的几种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分别滴加少量的FeCl3溶液,产生红褐色溶液的溶液为Ba(OH)2;再分别取剩余的两种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分别滴加少量的B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溶液为Na2SO4溶液,无现象的原溶液为HNO3溶液。
因此鉴别的顺序为④①②③或④①③②答案:B例2:A是绿色粉末,G是蓝色溶液,X为常见的稀酸,B、C、D、E、F、H和Y中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①、②、③、④和⑤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D ,E ,X 。
(2)写出化学方程式:反应②;反应④。
[解析]该题应以两种物质的颜色为突破口,采用顺推与分层法相结合轻松解题。
A为绿色粉末,分解成三种物质,说明它是Cu2(OH)2CO3,而Cu2(OH)2CO3分解可以生成CuO、H2O和CO2,题中提示G为蓝色溶液,所以D为CuO,G 为CuSO4或CuCl2;B、C为CO2和H2O,它们之间生成H2CO3,同学们比较熟悉,而题中是两种生成物,这就要求我们不可忽视CO2和H2O发生光和作用生成C6H12O6和O2。
通过图示提示E和H加热生成D,则说明E为O2、H为Cu,而Y为Zn、Fe等活泼金属。
答案:(1)CuO ;O2;H2SO4(或HCl、HNO3)(2)①6CO2 + 6H2O C6H12O6+6O2②Fe+CuSO4==Cu+FeSO4例3:某固体混合物由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钙、硫酸铜、氯化钠中的几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它的组成,做如下实验:①取固体混合物样品溶于水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②取部分此溶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③过滤,然后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最后全部溶解。
由此可以推断:原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有,肯定没有,可能有。
如果要进一步确定可能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可取①中得到的溶液加来检验。
[解析]这是一道叙述型的推断题,解题时先要将题中所涉及到的物质翻译成化学式,便于解题时应用自如。
采用顺推法从实验①的现象可以推出碳酸钠与氯化钙不能共存,且混合物中一定没有硫酸铜;由实验②的现象可以推出可能有硫酸钠或碳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通过实验③的现象可以判断混合物中一定没有硫酸钠、氯化钙;一定有碳酸钠;可能有氯化钠。
若要进一步确定可能有的物质,可取①中得到的溶液加过量的稀硝酸和硝酸银来检验。
答案:碳酸钠,硫酸铜、硫酸钠、氯化钙,氯化钠。
过量的稀硝酸和硝酸银。
光叶绿素练习1:下列各组物质,不用其他试剂,只用组内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就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 A .CuSO 4、NaOH 、BaCl 2、HNO 3 B .HCl 、Na 2CO 3、KOH 、NaNO 3 C .CaCl 2、K 2CO 3、NaNO 3、NaCl D .FeCl 3、Ba(OH)2、KNO 3、NaCl练习2:A 、B 、C 、D 、E 为初中化学中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棕红色物质A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单质B ,“ ”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则:(1)D 的化学式为 。
(2)A 转化为B 的化学方程式是 。
(3)C 与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练习3:有一包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由硫酸铜、碳酸钾、硫酸钠、氯化钡、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推断(写化学式)①A 、B 、C ;②白色固体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可能含有 。
2、以物质的用途为突破口:物质的用途是化学学习的重点,因为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新的课程理念尤其重视知识的应用。
在知识的运用中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
所以我们在复习的时更应该重视物质用途的学习与掌握。
一些框图式、叙述式推断题往往涉及到物质的用途等有关信息,故掌握典型物质的用途有利于突破此类推断题的解答。
如:氧气可作助燃剂;二氧化碳可用作灭火剂;一氧化碳、氢气、碳可作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熟石灰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以及配制波尔多液;大理石、石灰石常作建筑材料;稀盐酸助消化、除铁锈;氯化钠可用作调味品、融雪剂;碳酸氢钠可制作发酵粉等等。
例4: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在通常情况下,F 、G 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Q 、R 都是黑色固体(部分反应条件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1)D 、G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若E 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剂、防腐剂, 则C 的化学式为 ,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标出的九种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进行分类,一定没有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
(4)反应①~⑤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是一道以物质的典型用途为突破口的推断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E 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防AgNO 3HCl过滤足量的水 白色固体混合物白色沉淀A无色滤液白色沉淀C无色气体B ,沉淀全部溶解 HNO 3EDCBA腐剂,故E 为NaCl ;以此为突破口进行分层推理。
F 、G 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故F 、G 应是CO 2、CO 中的一种,F 能与黑色固体反应生成气体G ,故F 为CO 2,G 为CO ,R 为木炭,且CO 与黑色固体Q 反应产生CO 2,故Q 是CuO(或Fe 3O 4);D 在高温下能产生CO 2,D 为CaCO 3;A 和B 反应生成CaCO 3和NaCl ,故A 、B 分别为Na 2CO 3和CaCl 2中的一种,又根据B 、C 反应生成NaCl 和CO 2,故B 为Na 2CO 3,C 为HCl ;综上所述,在图中的九种物质中,一定没有碱,且没有涉及置换反应。
答案:(1) CaCO 3 CO (2) HCl CaCl 2+Na 2CO 3 ===CaCO 3↓+2NaCl (3) 碱 (4) 置换反应练习4: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 是建筑的主要成分,B 属于氧化物,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请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
(2)得到F 溶液的操作I 的名称是 。
(3)若I 是红褐色沉淀,请写出G+F →I 的化学方程式: ;若I 是蓝色沉淀,则I 沉淀的化学式是 。
(4)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其基本类型是 反应。
练习5:框图中的物质为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其叫属于盐的是H 、C 、M 、N ,属于氧化物的是F 、G ;胃液中含有适量的A ,可帮助消化;C 是家庭中重要的调味品之—一;D 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问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C 物质是由 (选填“分子”、“原子”或 “离子”)构成的。
(2)A 与镁条反应能 (选填“放出”、“吸收”) 热量。
(3)写出D 的俗名: ;写出化学式:B N(4)写小G →M 的化学方程式:3、以物质的特征组成为突破口:物质的特征组成突出的是元素的特征,如: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不一定含有氧元素;碱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气体是CO 2和CO ;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液体是H 2O 2和H 2O ;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固体是FeO 、Fe 2O 3、Fe 3O 4等等。
① 适量Na 2CO 3溶液 B 操作I 足量的水 稀盐酸 高温 F 溶液无色气体C E D AG (有色溶液) I (有色沉淀)例5: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A 、B 、C 、D 、E 为化合物,且A 与B 的组成元素相同,D 与E 的组成元素也相同。
已知C 、丙均为黑色粉末,C 和E 在高温条件下可生成丙和D ,D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
试推断: (1) D 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A 甲 +B ___________ 甲 E 甲C[解析]此题是一道以物质的组成为突破口的推断题,可以采用以D 物质为支点逆推而完成解题。
根据D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 与E 的组成元素相同,可得出D 为CO 2,E 为CO ,而C 、丙均为黑色粉末,可推出C 为Fe 3O 4,丙为Fe ;根据甲能转化为Fe 3O 4,又能转化为CO ,可确定甲为O 2;结合A 与B 的组成元素相同,可推出A 为H 2O 2,B 为H 2O 。
答案:(1)CO 2 (2) 2H 2O 2 = 2H 2O+O 2↑ ;2C +O 22CO ;3Fe +2O 2Fe 3O 4练习6:A 、B 、C 、D 、E 五种化合物均含钙元素,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试推断:X 、Y 两种试剂的化学式。
X ,Y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 →E ,D →C 。
4、以典型反应条件为突破口:由于初中化学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不多,有些化学反应条件在题中带有明显的指向性,例如:“通电”条件就是指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高温”①指碳酸钙高温分解,②指铁矿石炼铁的反应;“MnO 2作催化剂”就是指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的反应。
例6:下图所示的是有关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E 是一种金属氧化物,F 是单H 2O HNO 3XYHNO 3高温ADBCE质,丙是一种有毒气体,G 的溶液呈黄色,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1)甲起的是 作用;(2)乙可能是 (写一种即可);(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 。
[解析]此题是一道以化学反应的典型条件为突破口的推断题,以甲催化剂为切入点分层推理。
根据A 和甲反应后又生成甲,说明甲是反应①的催化剂,具有催化作用;由于G 的溶液呈黄色,可确定G 为FeCl 3或Fe 2(SO 4)3,由于E 是一种金属氧化物,则E 为Fe 2O 3,丁是盐酸或硫酸,B 是H 2O ,结合反应①可推出A 为H 2O 2,C 为O 2;又由于丙是一种有毒气体,且能与Fe 2O 3反应,则丙为CO ,F 是Fe ,D 是CO 2;乙在O 2中燃烧生成CO 2和H 2O ,说明乙是一种有机物,如CH 4或C 2H 5OH 等。
答案:(1)催化(2)甲烷(CH 4)(3)(4)除铁锈(或生产FeCl 3等,合理即可)练习7:下图中的A →K 分别代表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