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难忘九一八ppt48 人教版优秀课件

难忘九一八ppt48 人教版优秀课件

1933年5月,国民党与日本签订《塘沽协定》, 华北危机。
1935年,日本策划所谓“华北五省自治”,企图 将华北分裂出去。同年12月华北爱国学生爆发了 “一二·九”运动,反对华北自治,要求国民政府 一致抗日,抗日救亡运动掀起了高潮。
(双十二事变)
张学良(1)时间:1936年12月12日 杨虎城 (2)人物: 张学良.杨虎城 (3)目的: 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 (4)经过: 张、杨扣蒋,实行“兵谏”;
的部下,他们为什么会“以下犯上”,
扣押蒋介石呢?
提示:西安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张、杨个人:张、杨出于爱国之情接受中共的主
张,并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
4.蒋介石:蒋介石拒不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继
抗日战争 广义: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15日
狭义: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
1.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 经过、结果。
2、蒋介石对日本的侵略采取 什么政策?中国人民和中国 共产党又是如何做的?
3、西安事变时间、人物、 目的、经过、意义。
九一八事变
解读日本的对外政策
——事变后蒋至张的密电
结果:东三省沦陷
九一八事变
共产党的态度 坚决抵抗
中国共产党派出了以杨靖宇、赵一曼等为代表的一批 优秀党员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后改编为东北抗日 联军,坚持在东北地区抗击日寇,一直坚持到抗战胜 利。
杨靖宇
赵一曼
九一八事变
东北人民的态度 不做亡国奴,奋起反抗。
东北人民不甘心做亡国奴,许多东北军将士也 不愿意离开家乡进入关内,而是组织了抗日义 勇军,奋勇抗击日本的侵略。
续围剿红军;
直接原因
西安事变 也称“双十二事变” 1936年12月12
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1931年
国民党的态度 共产党的态度 东北人民的态度
九一八事变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 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 力避冲突。”
——1931年8月16日电
蒋介石:不抵抗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 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 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 候中央处理。
民族矛盾 (即中日矛盾)
2、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东三省:1931年——1937年
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也是中国人,而且他是南京国 民政府的主要领导人。为什么他会在 九一八事变时采取“不抵抗”政策, 导致东三省的沦陷?
“攘外必先安内”
知识拓展 日本的侵略魔爪伸向华北
1933年初,日军进攻山海关,中国军队奋起还击, 长城抗战开始。
九一八事变
?议一议: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
九一八事变 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
为给侵略
北大营 战争制造借口,
柳条湖
欺骗世界舆论。
另外,柳条
湖距离东北军
驻地北大营和
东北重镇沈阳


很近,便于日 军在事件后迅
速对这两个战
略要地进行攻
击,侵占东北。
问题一:从根本上看,日本 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九一八事变
背景二
国民党:
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置民族 大义于不顾,同时为了排除异己,蒋介石将张学良的
东北军和杨虎城的西北军调到西北围剿红军,企图一 箭双雕。 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 军事上遭到红军的打击,屡次失败。不甘心东北沦陷, 想打回老家,内心同意中共的停止内战的号召。
西安事变
张学良、杨虎城是蒋介石
“开拓万里之波涛” , “布国威于四方”
——明治天皇: 《御笔信》
大陆政策:是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不甘处岛国之境”,立足于
用战争手段进行对外扩张的政策,是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主要特征 和表现。 “大陆政策”分五期: 第一期征服台湾;1895年《马关条约》割占台湾 第二期征服朝鲜;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签订,朝鲜成为日本殖民地 第三期征服满蒙; 第四期征服全中国; 第五期征服南洋、亚洲至全世界。
沈阳九一八纪念馆
单元解析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综述: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三省,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号召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提出建立中华民族抗日统一 战线。张学良、杨虎城为民族大义,发动西安事变,逼 蒋抗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结束了国共内战,推动了 国共第二次合作。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抗日战 争全面开始,中国人民进行了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在 1945年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问题二:为什么日本会选择 先在东北发动事变?
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知识拓展 日本为什么选择在1931年发动事变?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场空前 规模的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迅速 地席卷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日本因为其国土面积狭小,资源贫乏,各项资源多依 赖进口,受国外经济影响大,因此受到的冲击尤其严重。 为解决经济危机,将危机带来的损失转嫁到中国。日本 对内实行法西斯统治,对外则决定发动对中国东北的侵 略。
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 联共抗日。
西安事变
背景一
共产党: 1935年8月,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发表《为抗日救国
告全体同胞书》,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年12月,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明确了当前国内 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调整了党的斗争方向,
提出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
九一八事变
田中奏折
《田中奏折》通指在1929年曝光,据 称由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1927年7月 25日呈给昭和天皇的秘密奏章,题为 《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 必先征服支那。”
“所谓满蒙者,依历史,非支那之领土,亦非支那之 特殊区域”“我国此后如有机会时,必须阐明其满 蒙领土权之真相与世界知道;待有机会时,以得寸 进尺方法而进入内外蒙,以新其大陆。”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任命他 出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 当日军无理要求中国军队撤离江桥时,奋 起抵抗。
“吾奉命为一省主席,守土有责”
“一息尚存,决不敢使尺寸土地 爱国将领马占山 沦于异族”。
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的影响
1、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国内阶级矛盾 (即国共矛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