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
(二)渐进决策的原则
(1)按部就班原则。“按部就班,修修补补的渐进主义者或 安于现状者,或许看来不像个英雄人物,但却是个在同他清 醒地认识到对他来说是硕大无朋的宇宙进行勇敢的角逐的足 智多谋的问题解决者。” 林德布洛姆注意到了决策过程的 连续性。
(2)积小变为大变的原则。这种渐进的过程可以由微小变化 的积累形成大的变化,其实际的变化速度要大于一次大的变 革。渐进决策要求变革现实是通过一点一点的变化,逐步实 现根本变革的目的。 (3)稳中求变原则。政策上的大起大落是不可取的,欲速 则不达,那样势必会危害到社会的稳定,为了保证决策过程 的稳定性,就要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小变达到 大变之目的。
(四)采用渐进决策的原因 1、渐进政治的基本特征是与政治领袖对基本政策的看 法一致的,每一个竞争政党也只是渐进地改变本身的政策。 2、渐进决策模式基本上是保守的,它以现行的计划、政 策、消费为基础。如果每年通过新政策,会引起社会上一部 分人之间严重的政治紧张,因此除非要进行重大的政治改组 之外,过去成功的政策在若干年内要维持下去。 3、人的智慧和能力是有限的,作为现实主义者,人们不 会经常追求惟一的最佳途径,一旦发现有可行的途径,就会 停止追求。决策者只有在那些自己熟悉的备选方案不能在满 足需要时,才会冒险寻求较为根本的政策改革。 4、社会由各种不同的阶层,甚至不同的种族组织而成, 而不同的团体各有其既定的目标。在现阶段多元的社会环境 下,为维持社会稳定,政府希望保持现行的计划,不太愿意 从事全面性的政策改革,为此,只能做出一些渐进的决策。
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政策分析”的
创始人。
代表性著作有:《政治、经济及福利——计划构成与
政治经济系统的基本社会过程》(1953年)、《政策 分析》(1958年)、《“渐进调适”的科学》(1959 年)、《决定的策略—政治体系是一种社会过程》 (1963年)、《民主和智慧——经互相调节产生的决 策》(1965年)、《决策过程》(1968年)、《政治 与市场——世界政治经济体系》(1977年)等。其中, 《“渐进调适“的科学》作为经典性的论文是美国攻读 政治学和公共行政学专业的学生的必读文献。此外, 《政治与市场——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一书,被认为 是20世纪最后25年内最有影响的政治学著作。
二、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渐进决策的含义 所谓渐进决策,就是指决策者在决策时在既有的合法政策 基础上,采用渐进方式对现行政策加以修改,通过一连串小小 的改优点: 1、决策所选择的方案与现实状况相差不大,可以预测; 2、在一时无法搞清人们的各种需求时渐进方案会以不断 尝试的方式,找出一种满意的结果; 3、易于协调各种相互冲突的目标,不会因远离原有目标, 搞乱了原目标间的秩序; 4、 渐进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检验所做的抉择是否正确,特 别在复杂条件下,可以孤立某些因素,比较其利弊; 5、渐进方式比较稳妥,容易控制,能够及时纠正错误, 不会造成大起大落的状况。
2.渐进决策的局限性和不足 (1)比较保守,只适用于某种条件。渐进决策模式 一般适合于比较安稳和变动不大的环境,以及从总体上说 是比较好的现行政策。然而,一旦社会条件和环境发生巨 大变化,一旦表明对已往的政策须加以彻底改变时,渐进 决策模式所主张的修改和缓行就起不到它的作用,有时还 甚至会对大变革起阻碍作用。 (2)注重历史与现实非为渐进模式所独有。在社会 发展的某些关头,需要在政策上作大幅度的调整,如果我 们把这种决策方式称作激进决策的话,那么渐进决策具有 的认识论特点也并非为它所独占,激进决策也可以是非常 注重历史和现实条件的。 (3)不应被夸大为一种普遍适用的决策模式。从政治 和行政决策的角度来讲,政治的发展过程中,一切应当以 时间,地点和客观条件而定。渐进决策作为一种决策模式, 不应当是惟一的、排斥其他模式的决策模式,或者把它夸 大为普遍适用的模式。
第十四讲: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
一、生平与著述
查尔斯· 林德布洛姆,1917年3月出生;1937年毕业于
斯坦福大学,主修政治学及经济学;1945年获芝加哥 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1946年任教于耶鲁大学至今。
1968~1969年,林德布洛姆出任耶鲁大学社会科学学
院院长;1972~1973年担任耶鲁大学政治学系主任; 1975年任美国比较经济学会会长;1980年当选为美国 政治学会会长。
(三)渐进分析的层次 1、 简单的渐进分析。指对与现状有差距的各种可供 选择的政策方案,择其一而予以简化和重点性的策略研究。 这种分析只能构成复杂的策略分析的组成部分,其结果必 然造成“渐进政治”,即那种在实际的政治行为中只做局 部的或点滴调整的政治。 2、断续渐进分析。指每一项政策制定之前,在社会 上已达成基本的共识,政策制定只能根据情况变化所产生 的边际差距,在有限的可行性方案中,分析其后果,并重 新检查资料,片断性地、连续地和修补性地调适目标。 3、策略分析。指针对复杂问题,直接经过深思熟虑 后选择策略,它实际上是简化了的科学分析方法,是由简 单的渐进发展而来的,它将断续渐进方法纳入自身之中, 将它作为一种主要方法。此外,在林德布洛姆看来,试错 法、计算决策法、突破瓶颈法等也是策略分析常用的方法。
三、渐进决策模式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1.渐进决策模式作为一种决策思想和方法具有相当 的价值 (1)认识论上,注重历史与现实条件。渐进决策模式 将事物的运动看作是一个前后衔接的不间断的过程,即无 论哪种新的决策,只能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 继下来的条件下进行。这些条件包括历史和现实的特点, 包括决策主体的本身条件,以及整个社会、组织的政治经 济状况和心理结构。 (2)方法上,注重事物变化的量的积累,以量变导致 质变。渐进决策模式强调在进行改变时维持社会和组织的 稳定,因而主张不间断的修改,而不是引起动荡的变革, 逐步对政策加以修改并最终改变政策。 (3)从政治和行政决策的角度来看,渐进决策模式不 失为在某种条件下的一种有用的思想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