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店区小学心理健康简报主编:王瑶协编:孙娜刘玲祝桂青时间:2013年11月20日教研动态 (3)课例分享 (4)感悟反思 (7)评委点评 (11)专家引领 (12)我区两名教师参加山东省首届小学心理健康优质课评选2013年10月22至25日,山东省首届小学心理健康优质课展评及研讨培训活动在蓬莱市举行,来自全省的四十多位心理教师为孩子们奉送了一场心灵的盛宴。
活动中,老师们相继用专业的心理课视角、精彩的环节设计和娴熟的课堂驾驭,从学习心理、自我发展、情绪调节、人际交往等方面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辅导。
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励志成才,激发学生内驱力,为学生插上自信的翅膀,做乐观的人,实现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在授课的形式上,老师们充分利用音乐、游戏、视频、朗诵、心理剧等形式帮助孩子提高参与度。
课堂上,学生们表达清晰、积极参与,充分阐明自己的观点,畅谈自己的学习收获,与老师做心灵的交流,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和高水平的综合素养给与会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会上不断赢得老师们的阵阵掌声,充分展示我市少年儿童的精神风貌。
绿杉园小学祝桂青老师和祥瑞小学王文秀老师代表淄博市参加了本次评选,她们凭借丰富的学科知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在比赛中表现突出,彰显了淄博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优势。
其中王文秀老师取得了省一等奖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并将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评选。
课堂展示结束后,山东省心理健康教研员张玲玲主任等领导做了总结报告,报告中,张主任以“如何上好心理健康课”为题,从心理健康课的课程内容、课程定位、活动组织等方面入手,结合本次比赛中的亮点与不足,深入浅出地指出上好心理健康课应该注意的问题,她指出:心理健康课要有自己的特点和烙印,避免学科化、德育化。
本次心理健康优质课展评及研讨培训活动是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盛会,既是我省教育部门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支持和新期望,更给心理教师提供了一次近距离接触高水平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观摩学习机会,让每一位教师都有了较大的专业提升,相信我省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定会越走越远。
做一个积极乐观的人绿杉园小学祝桂青【主题背景】有人说:“乐观是一桶金”。
乐观,是一种最为积极的性格因素之一,就是在无论什么情况下,即使境遇再差也有个“美好的信念”,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坏事情总会过去,相信阳光总会再来。
在小学中高年级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学习中的不如意,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更有生命力和承担的人。
对他们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具有促进作用。
【活动目标】1.了解“积极乐观的人”身上的特质,认识到做一个积极乐观的人的好处。
2. 学会通过“转念”让自己成为一个积极乐观的人。
【活动方法】故事体验、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活动过程】课前小游戏《蜗牛与黄鹂鸟》师谈话:刚才这首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对这只小蜗牛是怎么看的?生自由谈。
【设计意图:课前从“蜗牛与黄鹂鸟”的故事入手,让学生谈对蜗牛的看法,初步感知蜗牛的乐观性格,为本课的活动目标做铺垫。
】活动一、故事导入1. 师导语:“小故事,大智慧”,今天我们的课就从故事开始吧。
2. 指生看大屏幕讲故事。
《兄弟俩》有一对兄弟,老大叫汤姆,老二叫杰克。
他们的爸爸觉察到他们俩性格上的不同,曾做了一个试验,他让杰克独自待在一间装满玩具的房间里,让汤姆待在一间堆满牛粪的屋子里。
过了一会儿,他去查看,发现杰克正做在玩具堆上哭个不停,就去问他为什么,杰克说:“爸爸你给我拿了这么多玩具,我不知道该从哪一个开始玩,呜呜……”爸爸将他哄好后便去看汤姆,他发现汤姆正在非常开心地用一根枝条翻着牛粪,当他看到爸爸来了,就兴奋地问:“爸爸,你快告诉我,你把玩具藏到哪堆牛粪下面了?”讨论:兄弟俩有什么不同?你更认同谁?你认为谁可能会生活得更好?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师小结:同样一件事情,悲观者更容易看不好的一面,而乐观者更善于发现这件事情积极的一面。
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结果的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兄弟俩》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感知乐观者与悲观者身上存在的不同的特质。
】活动二、联系生活,加深体会。
师导语:你的身边有这样和汤姆一样乐观的人吗?请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交流生活中的乐观者,更深一步体会拥有乐观的人生态度带来的好处。
】活动三、通过故事学习“转念”。
师导语:遇事积极乐观对我们非常重要,接下来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更大的启发。
1、出示故事前半段。
《驴子的故事》一头驴子掉进了一口枯井,它哀怜地叫喊求救,期待主人把它救出来。
驴子的主人召集了数位亲邻出谋划策,还是想不出好的办法搭救驴子。
大家最终认定,反正驴子已经老了,况且这口枯井早晚也是要填上的,于是人们拿起铲子,开始填井。
当第一铲泥土落到枯井时,驴子叫得更恐怖了,它显然明白了主人的意图。
问题:驴子明白了什么意图?有什么反应?组织学生讨论。
2. 出示故事结尾当又一铲泥土落到枯井中,驴子出乎意料地安静了。
人们发现,此后每一铲泥土落到它背上的时候,驴子都在做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它努力抖落背上的泥土,踩在脚下,把自己垫高一点。
人们不断把泥土往枯井里铲,驴子也就不停地抖落身上的土,使自己再升高一点。
就这样,驴子慢慢地升到枯井口,在旁人惊奇的目光中,潇洒地走出了枯井。
驴子为什么安静了? 它是怎么做的?3. 思考:①驴子命运的转折点在哪里?②驴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4. 师小结:驴子在关键时候转变了想法,换了一个角度看问题,通常我们把它叫做“转念”,驴子最后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坚持不懈的行动为自己赢取了生存的机会。
5. 转念小练习。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驴子的故事”为依托,让学生进一步领会认知观念的转变对人命运的深刻影响。
后又通过“转念”的方法指导,让学生初步学会自我“转念”,引导学生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活动四:自我转念1.利用课前学生写好的最近遇到的困难挫折小纸条,同桌互相练习转念。
如果愿意的话,自己可以帮自己“转念”。
2. 展示个别同桌的转念过程,学生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实战演练”,巩固“转念”的方法,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活动五:课堂小结。
1. 拥有乐观心态能让我们生活得更加轻松快乐。
欣赏几米漫画。
2. 学生谈感悟。
3. 教师结语:一个积极乐观的人,当困难来临时,会充满希望和信心,想办法如何解决问题。
所以,一个拥有积极乐观生活态度的人更可能会拥有更加美好的人生。
老师祝愿每位同学都能成为一个积极乐观的人。
寻找注意的密码祥瑞园小学王文秀【主题背景】注意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在课堂上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
针对这种现象设计了本节辅导课,本课从培养有意注意、训练学生的注意品质入手,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训练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注意的方法。
【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
【活动目标】1、找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2、掌握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活动重点】掌握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活动方法】游戏体验法、小组讨论。
【活动准备】课件、舒尔特表【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5分钟)1、教师给学生出示挑战任务,让学生数一数画面中出现“寻找注意的密码”的次数。
(在屏幕上一边播放动画片,一边出现文字。
)询问学生答案。
2、学生的答案各不相同,让学生明确目标,再次观看。
学生答案趋于一致。
3、师询问学生同样任务,为什么第二次答案统一了?师小结:要想完成挑战任务,就需要注意力特别集中,那么怎样才能集中注意力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寻找注意的密码。
(板书:寻找注意的密码)希望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与体验,同学们能够有所收获。
【设计意图:导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注意,并体会注意力对完成任务的重要意义。
】二、交流分享集中注意的方法(14分钟)1、小张与小李的故事师:在听的过程中,请思考他们两人的注意力有什么不一样?生回答。
师小结:小张上课总被外部事情吸引,这是注意力分散,而小李全部心思都跟着老师走,还时不时的记笔记,这是注意力的集中。
2、小组讨论师:小张想改正自己的错误,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可还是常常会分心,这是因为……学生分组讨论:1、小张上课分心的原因;2、帮助小张解决注意力分散的办法。
3、自我剖析师: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和小张类似的经历?你又是采用什么办法解决的?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
师补充方法。
师小结:刚才我们一起交流分享了这么多方法,这些方法哪些适合你,对你有效果,就是你独特的注意密码。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了解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和解决注意力分散的方法。
】三、注意力训练(13分钟)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注意力水平的好坏并不是天生的,它是靠后天的学习和训练来提高的,今天我们就来两个训练活动试一试。
1、倒背数字法师讲解倒背数字法,让学生采用自己的注意密码自由背诵。
师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询问学生采用不同方法的原因,让学生去探索自己的注意密码。
2、舒尔特表师讲解舒尔特表的使用方法,并邀请两位学生上台玩舒尔特游戏。
然后再让全班学生一起做。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并练习这两种方法,让学生掌握提高注意力的实际操作方法。
】四、畅谈收获(3分钟)学生交流:通过今天的活动,每人用一句话总结自己的收获。
教师总结:很高兴大家今天都能有所收获,良好的注意力能够帮我们做好每一件事,能够让我们成为最好的自己!【设计意图:巩固梳理课堂所学。
】蓬莱之行绿杉园小学刘玲10月20,我早早的醒来,随意吃了一点就奔向了淄博汽车总站,因为我们将要驶向蓬莱,去参加第一届省心理优质课比赛。
一行人集合之后,我们坐上了汽车,对于晕车的我,这简直是一件煎熬的事情,看看其他的人,原来没有一个人是感到舒服的。
经过五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蓬莱,走进了报到的地方—蓬莱宾馆。
在安排好了住宿,领取资料以后,我们认真地阅读了一下近期的流程,发现当天晚上就要抽签决定顺序了,还真是有点小激动,早早地准备好来到了开会的地方。
看到开会的人陆陆续续的进来,我不禁打量了一下,好奇参加比赛的老师都是什么样子的。
开会时间到了,省教研员张玲玲老师先说了一下此次比赛的注意事项,然后到了抽签时间,第一轮先抽签决定哪两位老师被分到另一组讲课,心里紧张了一下,最后没有分到另一组,第二轮进入真正地抽签环节,心一直揪着,直到看到老祝抽到的纸条,第二天上午第三节,心理不由得高兴起来,这时又传来王文秀喜悦的声音,第三天上午第二节。
两个人都抽到了比较好的讲课次序,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第二天,也就是10月21日,我们在宾馆修改了课件和教案,改着改着,突然出现的灵感,立马就加入进去,对于音乐的处理,在探索中,在一次次的改进中,效果也是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