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次函数ppt课件

一次函数ppt课件


它不是一次函数,也不是正比例函数
x
四、教学流程设计
(三)、巩固新知 应用新知
例2、写出下列各题中y 与 x 之间的关系式,并判断:y是 否为x的一次函数?是否为正比例函数? (1)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路程为Y(千米 与行驶时间X(时)之间的关系;
解:y=60x ,y是x的一次函数,也是x的正比例函数。
解:y= -5x+50(0≤x≤10)
四、教学流程设计
(一)、温故知新 探索实践
4、某辆汽车油箱中原有油100升,汽车每行驶50 千米耗油9升,汽车行驶x千米时油箱中剩余油量 为y升; 你能写出y与x的关系吗?
y=100-0.18x 即:y= –0.18x+100
四、教学流程设计
(一)、温故知新 探索实践
• (1)当月收入大于3500元而又小于4000元时,写 出应缴所得税y(元)与收入x(元)之间的关系式.
• (2)某人月收入为3850元,他应缴所得税多少元? • (3)如某人本月缴所得税19.2元,那么此人本月
工资、薪金是多少元?
(四)回顾反思,升华提高
本 节 课 你 有 何 收 获?
(五)课堂检测,查缺补漏
4、有一幢25层高的建筑物,如果底层高6米,以
上每层高4米,求楼高h(米)与层数n之间的函数
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六)分层作业,加强巩固
1、习题6.2 2.移动通讯某种套餐的收费标准为:每月基本服务费30元,
每月免费通话120分,以后每分收费0.4元。 (1)写出每月话费y关于通话时间x(x>120)的函数解析式。 (2)分别求出每月通话时间为100分,200分的话费。
(六)分层作业,加强巩固
趣味题
3、周末马老师提着篮子(篮子重0.5斤)到菜场买10斤鸡蛋, 当马老师往篮子里捡称好的鸡蛋时,发觉比过去买10斤鸡蛋时 个数少很多,于是他将鸡蛋装进篮子里再让摊主一起称,共10.55斤, 即刻他要求摊主退一斤鸡蛋的钱,他是怎样知道摊主少称了大约 1斤鸡蛋的呢?你能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第六章第二节 一次函数
太原第二外国语学校 何静
一、教材分析
1、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次函数》是北师大版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二节的 内容,本章内容是在七年级对《字母表示数》《变量之间关系》 初步了解的基础上,继续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的深入研究,通 过对一次函数这个简单且应用广泛的函数的研究,使学生进一步 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了解函数的有关性质和研究方法,并初步 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也为后续进一 步学习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做好铺垫.
即 y kx ( k 是常数, k 0 )
四、教学流程设计
(三)、巩固新知 应用新知
例1:下列函数关系式中,哪些是一次函数, 哪些是正比例函数?
(1)y=-x-4 它是一次函数,不是正比例函数
(2)y=x2 它不是一次函数,也不是正比例函数
(3)y=2πx 它是一次函数,也是正比例函数
1
(4)y =
温故知新,探索实践
四、教学流程设计
自主归纳,引出新知 巩固新知,应用新知
回顾反思,升华提高
课堂检测,查缺补漏 分层作业,加强巩固
四、教学流程设计
(一)、温故知新 探索实践
1、某同学的家离校约3000米,骑自行车每分钟行驶300米, 该同学骑自行车从家出发后,距学校的路程s和骑车在路上 行驶的时间t有什么关系?你能写出关系式吗?
以丰富的数学活动蕴含着的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一、教材分析
3、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1、正确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2、从具体情境中列出一次函数表达式
难点:
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函数模型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学生分析
1、学生已具备的能力
学生已学习了两个变量的关系,具备能找到两个变量,且找到两个变量 间的简单关系式的能力.
2、学生的特点
我们学校班级构成都为平行班,学生程度参差不齐。所以这节课的设 计本着希望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的原则,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八年 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所以让学生尽量表达自己的想法。
3、学生会出现的困难:
学生的知识储备,认知基础有限,要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认识正比例函数、 一次函数是不困难的,但要让学生正确将实际问题抽象为函数模型是有困 难的,所以需要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学习好的数学方法,进一步体会变量与 函数的关系.
(2)圆的面积y(平方厘米)与它的半径x(厘米)之间的关系; 解:y=πx2,y不是x的正比例函数,也不是x的一次函数。
(3)一棵树现在高50厘米,每个月长高2厘米,x月后这棵 树的高度为y 厘米。
y=50+2x, y是x的一次函数,但不是x的正比例函数。
四、教学流程设计
(三)、巩固新知 应用新知
2、教学目标设计
(1)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掌握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之间的关系 (2)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经历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逐步提高学生数学 建模的能力 . (4)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事实;
1、在函数y=-2x-5中,k=_____,b=_____
2、已知函数y=(m-10)x+m2-10m.
(1)当m_____时,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
(2)当m_____时,这个函数是正比例函数。
3、函数y=kx+b是一次函数,则( )
A k≠0 ,b≠0
B k≠0 ,b为任何常数C
k>0,b>0
D k>0,b≠0
某辆汽车油箱中原有油100升,汽车每行 驶50千米耗油9升.
汽车行使路 0 程x/千米
油箱剩余油 量y/升 100
50 100 150 200 300 91 82 73 64 45
y=100-0.18x 即:y= –0.18x+100
(二)、自主归纳,引出新知
观察这些关系式, 你能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五、教学反思
1、如何培养学生建立函数模型的能力 2、如何帮助学生找到写出一次函数表达式
谢 谢!
每人写三个一次函数,请同桌指出其 中k、b的值。
示例:y=-3x+2
(k=____ b =____ )
(三)、巩固新知 应用新知
读一读
四、教学流程设计
(三)、巩固新知 应用新知
你能谈谈你所认识的正比例函数与小学所学的正比例一样吗?
四、教学流程计
(三)、巩固新知 应用新知
练习:我国即将实行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征收办法规 定:月收入低于3500元的部分不收税;月收入超过3500 元但低于4000元的部分征收3%的个人所得税,如某人月 收入3900元,他应缴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为(39003500)×5%=20元。
本节课是本章第二课时,新教材调整了知识的安排顺序,原来
教材正比例函数在一次函数前面,而新教材是将正比例函数作为一次函
数特殊情况给出来的,力图通过实例从代数表达式的角度认识一次 函数与正比例函数,也为下一阶段从形的角度研究一次函数打下 基础。因此本节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一、教材分析
300t
分析:

S
学校
3000千米
s=3000-300t 即 s=-300t+3000
四、教学流程设计
(一)、温故知新 探索实践
弹簧在弹性限度内,所挂物体的质量每增加1千克, 弹簧长度增加相同的长度,弹簧秤就是这一性质的利用, 弹簧秤的刻度是如何确定的呢?
四、教学流程设计 (一)、温故知新
2. 某弹簧的自然长度为3cm,在弹性限度内,所挂 物体的质量x每增加1千克,弹簧长度y增加0.5cm. (1)计算所挂物体的质量分别为1千克、 2千克、 3千克、 4千克、 5千克时的长度,并填入下表:
三、教法和手段
1、以已有知识为起点,问题为主线,以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探 究为基本方式,突出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与探究知识的方法, 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
2、采用启发探索法、讲授法、讨论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采 用PPT辅助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 验,让学生主动参与 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为了体现 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准备仍以“问题情 境——建立数学模型——提出概念——巩固训练——拓展延伸” 的模式展开。
四、教学流程设计
(二)、自主归纳,引出新知
函数 自变量
y = k x1+b (k、b为常数,且k≠0)
一次函数的概念:
若两个变量 x、y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kx+b(k,b为常数 k不等于0)的形式,则称 y是x的一次函数. (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
特别地,当b=0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
x/千克 0 1 2 3 4 5 y/cm 3 3.5 4 4.5 5 5.5
(2)你能写出x与y之间的关系吗?
y=0.5x+3
四、教学流程设计
3(.汽一车)油、箱温中故原知有新油5探0升索,实如践果行驶中每小时 用油5升,求油箱中油量y(升)随行驶时间x (小时)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