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音响与调音技术-第6章-声源设备

现代音响与调音技术-第6章-声源设备

7
为了区分单声道和立体 声唱片,在唱片芯上都 作出明确标记。对单声 道唱片必须标明“单 声 ” (MONO) 字 样 或 “ ” 符号;对于立体声 唱片 , 应 标 明 “ 立 体 声 ” (STEREO) 或 双 环 “○○”符号。文字和 符号两者也可同时 并用 。
8
2. 立体声唱片 双声道立体声唱片要求能同时记录两路声音信息。 第一种是双轨方式,即用两条独立的纹槽同时记录两路 信息,唱片的录音面被一分为二。外周部分记录右声道, 内周记录左声道。放唱时,由安装在同一音臂上的两个 拾音头同时在唱片的外周和内周部分拾取信号。 第二种是采用频率分割方式,可以在同一纹槽内记录两 个声道的信息。 第三种是 “纵、横”(VL)方式,这种方式以纵向调制 记录左(L)声道信息,纹槽随调制信号作深浅变化;以 横向调制记录右(R)声道信息,纹槽沿水平方向位移。
5
1. 唱片的种类和尺寸 唱片的分类方法很多,有按转速分类的,如每 分钟33 又1/3转、45和78转唱片。有按唱片的功能 来划分的,如单声道唱片、双声道立体声唱片和四 声道立体声唱片等。此外,还有按纹槽粗细及直径 大小来分的,如“粗纹唱片”、“密纹唱片”、 “薄膜唱片”以及30cm ,25cm等唱片。
20
拾音臂
拾音臂对重放声音的音质影 响很大。它不但要保持唱头 在唱片上轻巧、灵活、平滑 地运行,而且拾音臂不应随 唱针的振动而发生共振。如 有任何缺陷,都将影响电唱 机的放唱质量。 拾音臂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支点式拾音臂,它的 臂前端弯曲,并以支点为中 心转动,从而使唱针沿声槽 平滑地移动; 另一类是线性跟踪臂,它与刻 纹头一样,使唱针沿直线移动, 其失真较前者小,但构造复杂, 目前使用不普遍。
16
RIAA唱头放大电路
这是一个由集成运放组成的放大电路,引入了负反馈。 这个电路有两个任务:一是把电磁唱头输出的约3mV左右 的微弱信号先行放大到几十毫伏或几百毫伏,再送入前 置放大器;二是进行频率特性的去均衡,去均衡网络由 负反馈元件组成。
17
18
6.1.2 电唱机
电唱机主要由电动机、拾音头、拾音臂、传动机构、 转盘和机箱等组成。对高级电唱机往往还有频闪测速、唱 盘水平调节、转速微调、音臂自动升降、自动放唱等附属 装置。电唱机的传动方式可采用摩擦传动、带传动和直接 传动等方式。其中,直接传动方式比较好,转速非常稳定, 抖晃率可在0.03%以下,信噪比高于60dB。
24
唱头
唱头的种类很多,早期 普及型唱机采用晶体型 (CR)和陶瓷型(CE)唱头, 近年一般选用可动铁型 (MI)、可动磁铁型(MM) 或动圈型(MC)唱头。 (1)陶瓷型。这种类型的唱头是利用陶瓷 晶体产生的压电效应制成的。这种类型 的唱头不需要均衡电路。但是音质不如 其它型式的好,所以高质量的唱机几乎 不采用。
2
磁带及电唱片使用率目前已经比较低,特别是最近 几年激光唱机迅猛发展,使人们几乎将其遗忘。激光唱 机(CD)是最早进入家庭的数字信号源设备,由于它的 性能优良,合理的价格以及操作方便等优点,它的普及 率已成为仅次于盒式录音机的高保真信号源设备。 数字信号源设备除了最常见的激光唱机(CD)、微 型磁光盘录音机(MD)、数字盒式磁带录音机(DCC)、 数字音频磁带录音机(DAT)外,还有音视频信号源设 备,如激光影碟机(LD)、小影碟机(VCD)、(DVD)以 及数字录像机、数字电视机等。
19
电动机
电动机是驱动装置的核心,电 机速度的稳定性,决定了整个 电唱机拾音效果的好坏。 拾音头和拾音臂组成了拾音器。 拾音器是在唱片放音时完成 力——电转换的一种换能器。 其作用是把唱针沿唱片槽纹运 动做的机械功率转换为相应的 电信号。由于拾音器担任能量 转换的重任,因而是电唱机中 最重要,也是最薄弱的环节。
25
唱头
唱头的种类很多,早期 普及型唱机采用晶体型 (CR)和陶瓷型(CE)唱头, 近年一般选用可动铁型 (MI)、可动磁铁型(MM) 或动圈型(MC)唱头。 (2)可动磁铁型。在唱头中,它是主要 的一种,因为它的频率特性、音质都比 较好,价格适中,所以被广泛使用。它 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磁铁在磁场中振动而 产生电信号。
31
×100%
2. 抖晃率 电唱机由于电动机、传动机构、转盘轴承精 度以及唱片偏心和翘曲等原因而引起转速误差, 致使重放的纯音出现周期性的频率偏移,从而使 唱片放出的声音忽高忽低,即产生了所谓的抖晃。 抖晃率是描述电唱机短时间转速变化的一项指标。 通常,6Hz以上的频率偏移称为抖,在听感上表 现为一种低频调制噪声,使音质不清;把6Hz以 下的频率偏移,称为晃,在听感上主要哪一种类型的唱头,其 原理都是由于唱针的振动而 使得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 变化,因此在线圈上就产生 了感应电动势。
唱针拾取唱片声槽的振动信号后,通过悬臂使另 一端的微小磁铁产生振动,于是通过磁铁的磁通 量将发生变化,使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
28
自动装置
电唱机按放唱操作的自动化程度可分为五种: (1)全手控唱机:一切控制都由使用者自己操作。 (2)半自动唱机:只需使用者将音臂抬起移离托臂架, 其余放唱过程全部自动完成。 (3)自动唱机:只需使用者开机,其余放唱过程全部 自动完成。
13
立体声唱片的拾音
如图,当唱针运动在右臂时,唱针的运动会带动上面的磁 铁的磁力线切割右线圈,从而馈送出右声道信号;由于左 边运动磁铁的磁力线此时没有切割线圈,所以左声道没有 信号输出。此时发出的只有右声道信号,没有左声道信号。
14
立体声唱片的拾音
也就是说,每个线圈只响应与之对应的侧壁运动分量。即 左线圈只读取左臂的运动,检测不出右臂的任何变化或位移, 而右线圈同理。当左臂和右臂中包含的信号起伏同时共同作 用于唱针时,唱针便按两臂相对位移决定的某一方向运动, 从而拾取出内容丰富的立体声信号。
29
(4)自动换片唱机:使用者先把若干张唱片(约6张)放在 特制的中心轴上,开机之后,将自动按顺序完成全部唱 片的放唱过程。 (5)全自动电唱机:如果电唱机不但具有自停、自动换 片装置,而且具有音臂自动升起、降落、放唱和复位等 功能,就称为全自动电唱机。使用时只要按下“自动” 按钮,整个放唱过程就由电唱盘的自动装置来完成。
30
6.1.3 电唱机的技术性能指标
1.转速 理想的电唱机转盘的转速应与唱片标称转速一致, 1 目前规定了两种标准转速:45r/min和33 r/min。
3
电唱机的实际转速与标称转速往往会产生一些偏 差。转速偏差定义为 实际转速-标称转速 转速偏差= 标称转速 一般高保真电唱机在标准转速下的平均偏差应该限制 在(+1.5~-1)%的范围内。
32
频率偏移量(∆f) 抖晃率= 标准频率 高保真电唱机的抖晃率应限制在0.2%以下。最优良 的晶体锁相环电唱机的抖晃率可低至0.03%以下。 ×100%
33
3. 信噪比 电唱机的噪声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转动机构 的机械振动经拾音头(唱头)转换后形成的电噪声, 通常称为转盘噪声;另一是杂散电磁场感应引起 的交流哼声。影响信噪比的原因主要是转盘噪声。 它是一种低频干扰,可以通过放大器传到扬声器, 引起重放声音的严重失真。
3
6.1 电唱机
突出优点是:①电声指标较高,音质优良;②工 作稳定,不像磁带那样容易出现卡带;③容易从中间 选取任意段落的信号;④唱片能长期保存。 不足之处是不能由用户自行录音,防震能力差。
4
6.1.1 唱片
唱片是以机械形变方式模拟并存储声音信息 的一种载体。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唱片经历了 粗纹唱片、密纹唱片和立体声唱片等发展阶段. 现在流行的高保真密纹 唱片、立体声唱片放唱 时间可达到粗纹唱片的 5~6倍,而且诸如信号 噪声比、频率特性、非 线性失真和动态范围等 重要技术指标也都有所 提高。
26
唱头
唱头的种类很多,早期 普及型唱机采用晶体型 (CR)和陶瓷型(CE)唱头, 近年一般选用可动铁型 (MI)、可动磁铁型(MM) 或动圈型(MC)唱头。 (3)动圈型。这种类型的唱头,其磁铁 是固定的,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线圈在 磁场里振动而产生电信号。其音质清彻 透亮。由于其输出信号很小,所以需要 另配专用的前置放大器,基本上不能更 换唱针,价格昂贵。
9
第四种即45°/45°调制方式。所谓45°/45°制 式是指把右声道信号刻录在与刻纹刀成+45°的声槽 外壁上,而把左声道信号刻录在与刻纹刀成-45°的 声槽内壁上。由于声槽内、外壁是互相垂直的,因而 右声道刻录方向垂直于声槽外臂,左声道刻录方向将 垂直于声槽内壁。 45°/45°立体声唱片制式是一种 比较理想的制式,它能和单声道系统兼容放唱,而且 左、右声道对称性较好,不会破坏双声道的平衡度。
立体声唱片的拾音
立体声唱片是在一条声纹上存储了左右两路信号,每 个声纹的侧壁都包含着一个独立通道的信号,在立体 声唱头的唱针的上部有两个互相垂直的拾音线圈,里 面包含着一个运动磁铁。
12
立体声唱片的拾音
如图,当唱针运动在左臂时,唱针的运动会带动上面的磁 铁的磁力线切割左线圈,从而馈送出左声道信号;由于右 边运动磁铁的磁力线此时没有切割线圈,所以右声道没有 信号输出。此时发出的只有左声道信号,没有右声道信号。
15
唱片录放声频率预均衡和去均衡
唱片制作时的频率预均衡特性为的是提升高频 和压低低频。但如果此时直接用密纹唱片放音, 就会造成高音过强刺耳,低音过弱无力。音乐欣 赏失去意义。 为了把录音节目在放音时恢复到本来的面目,恢复高 保真音乐所要求的平直频率响应特性,在放音时要设 置去均衡电路:提升低音,衰减高音,即提升低频, 衰减高频。 去均衡电路通常称为唱头放大电路,也称RIAA唱头放 大电路。
第6章 声源设备
扩声系统中的声源分为两类:自然声(人声或 乐器演奏声)和软件制品(唱片,磁带,CD)的 重放声。 声源设备也称为信号源设备,它主要包括传声器、 调谐器(收音头)、电唱机、磁带录音机、激光唱机以 及其它数字信号源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