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 1.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商品的含义,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理解货币的本质,理解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2、能力目标:透过现象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的能力,历史地看待货币产生和发展的能力,认识商品──货币──货币职能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作为商品生产者为用户着想的利他意识,憎恶制造假币、扰乱金融秩序等违法行为,增强法治意识。
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教学难点:货币的基本职能二、预习导学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货币的本质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2、货币的产生其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作为媒介的交换——-货币。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3、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4、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二)货币的职能1、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2.其他职能: 如支付手段手段、贮藏手段手段、世界货币。
(三)纸币(1)纸币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如香港,澳门)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2)纸币优点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磨损。
(3)纸币发行量的限度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国家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
三、问题引领,知识探究(一)导入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活动都离不开金钱,虽然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
可以说,没有金钱,我们的生活举步维艰、寸步难行。
为什么货币会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它是怎么产生和演变的?其本质是什么?又有哪些职能?我们应如何理性地认识和对待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货币,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第一目:货币的本质(二)合作探究一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购买各种各样的物品,这些需要购买的物品我们把它们通称为商品。
请同学们从《卖炭翁》这首诗中,找出可以称为商品的东西。
提示:炭、衣裳、食物、红纱、绫。
问题2 除了这些物品之外,这首诗里还有哪些物品?提示:还有牛、炭车。
问题3 (1)为什么牛和炭车不是商品而炭和食物等却是商品呢?提示:商品的共同特征:第一,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第二,劳动产品必须是用于交换的。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练习内化1判断下列是否属于商品?①自然状态的空气、阳光;②同学们买的增氧器中的氧。
③农贸市场上待售的蔬菜。
④到商店买来一个蛋糕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朋友。
答案:①④不是商品②③是商品(三)合作探究二某山村曾经上演过这样一幕。
有盐的喊:“要盐的拿棉布来换!”有棉布的人喊:“要棉布的拿米来换!”有米的人喊:“要米的拿茶叶来换!”有茶叶的人喊:“要茶叶的请带马匹来换!”问题1:要让他们都能成交,需要什么条件?提示:条件是有马的人需要盐。
马先换了茶叶,再用茶叶换米,用米换棉布,用棉布换到盐,所有的交换就成功了。
问题2:你能设想出让交换变得方便的办法吗?提示:可以先把这些东西都换成人们乐于接受的商品,然后再去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问题3:我们现在不需要再进行物物交换了,我们用钱也就是货币去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结合上面的事例,思考一下货币是怎么产生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提示: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1、货币的产生阶段一:物物交换阶段二: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阶段三:商品——金银等贵金属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金属货币)——商品2、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第二目:货币的基本职能(四)活动探究三卖炭翁在卖炭,不断有人来问价,有人问,木炭多少钱?另一个人问:竹炭多少钱?于是他不停地回答:木炭一两白银,竹炭二两白银。
一会儿,他就口干舌燥了。
旁边一个书生摸样的人给他出主意,拿张纸分别写上木炭和竹炭的价格放在炭车上,顾客自己看着标价牌就明白价格了。
问题1:卖炭翁说出来的和标价牌上写的“木炭一两白银、竹炭二两白银”表现的是什么?结合课本回答,这体现了货币的那种职能?提示:表现的是商品的价格,体现了货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
(2)在这个过程中你有没有看到真实的货币?这表明什么?提示:没有看到,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做价值尺度。
(五)活动探究四这天,卖炭翁的生意相当不错,他把所有的竹炭和木炭都卖完了,一共得到五两银子。
于是,他去市场上买了些大米、干柴以及其他生活用品,心想:接下来一个月的生活不愁咯。
问题1:他是怎么得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在这个过程中货币执行了什么职能?提示:先把自己的商品卖掉,换成钱,再用钱买自己需要的商品,也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流通手段问题2:假如卖炭翁的炭不好用,还会不会有人买?(不会)如果大家都不买,谁的损失最大,这对商品生产者有什么启示?提示:卖炭翁的损失最大,这就需要生产者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在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重要而困难,马克思称之为“商品惊险的跳跃”,如果跳跃不成功,也就不能实现由商品到货币的转变,意味着生产的商品卖不出去,造成产品积压,导致商品生产者破产倒闭。
商品生产者只有把商品卖出去,并且卖出好价钱,才能生存发展下去。
所以商品生产者必需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拓展:货币除了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练习内化2判断货币在下列事例中执行了什么职能?①一台彩电标价3000元(价值尺度)②工厂财务人员向工人发工资(支付手段)③张三在市场上用6元买一斤肉(流通手段)④李四到银行取回1万元存款的利息(支付手段)⑤小明的奶奶临终时把她藏有多年的10块银元留给了小明(贮藏手段)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向日本赔偿军费2亿两白银(世界货币)第三目纸币(六)活动探究五从电视剧还有一些书籍中我们了解到古代是用贵金属买东西,而我们现在是用纸币来购物,我们为什么不用金银去购物了呢?那么同学们思考一下,货币是怎样从金属货币发展到纸币的?提示:纸币制作成本低,便于携带、保管和运输。
纸币的发展:金银条块——金属铸币——纸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七)活动探究六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那是不是意味着想发行多少就发行多少?纸币的发行量越多越好?提示: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限度。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商品价格总额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货币流通速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或小于这个限度,则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经济现象,势必会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通货膨胀:是指全面的、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
它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软或下跌,通常伴随经济衰退出现。
练习内化3假设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为500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
那么,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应为_______元。
而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________元,这会引起____________答案:纸币的发行量:(5000亿×8)÷5=8000亿这时一元钱相当于0.5元,会引起通货膨胀四、目标检测1、货币出现后,它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而且也是财富的一般代表。
人们崇拜货币,这是因为()A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B货币是由金银来充当的C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D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答案:D2、下列对一般等价物认识正确的是()①它的价值是通过其他商品表现出来的②它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③它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④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它与货币的职能没有区别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答案:D3、(2004全国文综)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决定于()①待售商品的数量②商品的价格水平③货币的流通速度④居民货币持有量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A五、分层套餐A组1.2014年春节前夕,某街道办事处举办了“爱心捐款、春联送福”活动。
市民不管捐赠多少,都可以获得一副春联,而捐赠的钱则全部交给红十字会。
这些春联( )A.是商品,因为它耗费了书法爱好者的劳动B.是商品,因为它是市民捐赠后获得的C.不是商品,因为它不具有使用价值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答案:D2.近年来,全国各地相继发生的“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毒豆芽”等食品安全事件牵动着大众的神经。
这一系列事件也应引起食品生产企业的警醒,努力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为消费者创造一个放心的消费环境。
这是因为( )A.重视产品质量就能营利B.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C.产品的质量就是商品的价值D.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答案:B3.漫画《议价》中的1元、8角、9角表明货币在议价过程中( )议价①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②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价值大小③执行流通手段职能④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A.①④B.③④C.①②D.②③答案:CB组4.小张同学与父母报名参加福州到台北海峡五日游,该旅游线路报价2 680元,其间小张在乘豪华游艇环湖欣赏日月潭之美时,还花了200元买了几件富有台湾少数民族特色的小饰品。
这里涉及的货币职能依次是( )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B.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C.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D.世界货币和支付手段答案:A5.下列关于纸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纸币有价值,具有价值尺度职能B.纸币是由国家(或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C.纸币象征财富,币值稳定D.在一定时期,其购买力是由国家决定的答案:B货币的产生对于商品经济发展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据此完成第6~7题。
6.货币出现以后,人们把货币看得很神秘,把货币看成是财富的象征。
这是因为( )A.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B.货币是商品,有价值C.货币是由贵重金属制造的D.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答案:D7.中国人民银行于2013年10月10日发行2014中国甲午(马)年金银纪念币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