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情境学习

情境学习

情境学习的关键特征及其对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启示高文自从Brown Collins 和Duguid在他们的论文《情境认知和学习的文体》(1989)中首次详述了情境认知和情境学习后,情境学习作为一种获得知识的一般理论和正在形成中的教学模式,以其丰富的多样性和良好的成长性引起了研究者广泛的注意,对教育思考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教育设计领域中的一个热点并对以采用多媒体技术的计算机编程为基础的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启迪。

本文将描述情境学习及其有别于其它教学模式的关键特征,并将探讨应用这些特征进行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设计的策略及其在开发多媒体产品中的应用。

一、情境学习有关情境学习的研究表明,通常,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学习是学习赖以发生的活动、情境和文化的功能。

情境学习不同于其它大多数课堂学习活动,后者包括的知识是抽象的、脱离背景的。

然而,情境学习的研究则对学什么和如何学、如何用的分离提出挑战。

它座为,知识在其中得到开发和展开的活动并不脱离或附属于学习与认知,而应该是学习与所学知识整体的一部分,情境认知强调,背景有利于意义的构建并促进知识、技能和体验的连接。

因此,背景既是问题的物理结构与概念结构,也是活动的意向与问题嵌入其中的社会环境。

情境认知暗示,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时,才是有效的。

可以说,知识正是通过活动与合作而产出的。

总之,研究已经表明,学习和认知基本上是情境性的。

情境学习将社会性交互作用视作情境学习的重要组成成分。

由此研究中显现出一个统一的概念,这就是“实践的共同体”(communities of practice )。

该概念既强调,学习是通过参与有目的模仿活动而构建的(Lavc & Wenger, 1989)。

同时,它也同样地强调实践与共同体的重要性。

该概念的提出表明,知识被视作行动与成功的实践能力;意义可理解为一种社会单元的构建,该单元共享着某一共同情境中的支柱;学习作为一种结果,可看作是一种增强对共同体验的情境的参与能力。

总这,学习是一件构建一致性与构建理解的双重性事业。

学习者处于这样一种实践共同体之中,去获得该共同体具体体现的信念和行为。

随着学生作为一个初始者或新手逐渐从该共同体的边缘向中心移动,他们会变得比较积极,较多地接触共同体中的文化,并开始扮演专家或熟手的角色。

可见,情境学习之初通常是无意识的,Lave & Wenger(1991)把这种设想称之为“合理的边缘参与”过程:首先,对实践文化的参与可以是来自边界或来自“合法的、边缘参与”的观察。

随着不断地学习和被文化所包容,参与者逐渐从观察者的角色转变为充分发挥作用的代理人。

合法的、边缘的参与可以使学习者不断地将小组文化的碎片结合在一起,这就意味着他成为小组的成员。

以合法的、边缘的方式参与的可能性使新手能广泛地接触并进入成熟的实践舞台。

据此,情境学习从研究传统的学徒学习活动入手,揭示了这种在职业训练活动中行之有效的学习活动的基本特征。

它们指出,学徒是通过将观察、指导和实践联合起一的学习方式去获得知识、技能与相应的体验的,因为这学习活动能创造心智模式、知识架构并逐渐增强学习者的自信。

遗憾的是,在现代,学徒期的设置在部分已被正式教育所取代。

在正式教育中,活动常常聚焦于复杂问题的表面。

对专家在应用知识和完成复杂的真实生活任务时采用的推理过程和策略则注意不够。

为完善正式教育,Brown Collins & Duguid (1989)提出了有关“认知学徒期”的设想,试图通过“认知学徒期”允许学生获取、开发和利用真实领域中的活动工具的方法,来支持学生在某一领域中的学习;加强内容知识和专家们用于完成复杂任务的思考过程之间的关系;强调经验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性,突出学习内在固有的依存于背景的、情境的和文化适应的本质。

归根结底,使学习者在校内外通过合作性的社会交互作用和知识的社会建构而不断获得进步。

为此,Brown等强调需要一种用于学习的新的认识论,该认识论强调超越概念和表征的积极感悟。

总之,情境认知强调,知识必须在真实情境中呈现,即在以规范方式包含知识的真实场景和应用中呈现,以激发学习者的认知需要。

同时,学习还需要社会性的交互作用和合作,这既是情境学习的重要组成成分,又是情境学习环境产生的重要前提。

二、作为教学模式的情境学习历史上有关情境学习原理的研究可追溯到著名教育思想家、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学说、列昂节夫的活动心理学理论以及杜威有关学习与探索、活动和经验改造的关系的设想。

当代从事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原理研究的代表人物有:J. Lave J. S. Brown A. Collins P. Duguid J. D. Brasford H.Mclellan E. Wenger R. J. Spiro等。

这一教学模式的研究源于研究者对成功的学习情境的观察以及对这一模式的关键特征的分析。

这些研究证明只有当学习被镶嵌在运用该知识的社会和自然情境中时,有意义学习才有可能发生。

这是以通过活动和社会性的互动使学生在文化上适应真实的实践为目的设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成功的和传统的学徒期模式为依据。

该教学模式人秋一种成功的学习模式,包括了六个基本要素,它们是:认知学徒期、合作、反思、指导、多样化实践和清晰的表述。

总之,尽管学术界对该教学模式还存在着歧义,但有关的研究已表明,情境学习可以作为一种真实的教学模式而成功地加以应用。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多媒体技术又提供了促使情境学习进入课堂教学的强大的和可接受的工具(尤其是通过虚拟现实和超文本),以便将传统学徒制的重要特征置于课堂环境之中。

事实也证明,设计得好的交互式多媒体环境的主要好处之一就是它有能力包含作为学习辅助活动的模拟学徒期机会,学生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使用反映他们需要的各类活动的方式,去学习阅读、作文、数学、科学和社会学。

许多正在探索情境学习的研究者和教师一致认为,计算机能提供一种对真实场景进行变通的方法,而且这种技术的应用也不必牺牲在该模式中如此重要的要素――真实情境。

Mclellan(1994)在总结以上各种观点时,指出,根据情境学习模式,知识必须在情境中才能学到,那么,情境就可以是:1)真实的工作场景;2)高度的真实,或真实的工作环境的“虚拟”的代用品;或3)一种可仪的环境,如:影像或多媒体程序。

Brown’Collins 和Duguid一致认为,如果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他们的理论,那就必须提出一种适用于实际的课堂应用的教学模式。

他们早期的论文只是提出了一个初步的情境学习理论。

从一开始他们就认为,他们的模式只是开始发展成功学习理论前景过程中的一种尝试,这种理论是认知科学至今还不能解释的。

今天,研究者所面临的挑战是识别情境学习的重要方面,使它转化为一种可以应用与课堂的教学方法。

总之,我们深信,在众多理论家和研究者的努力下,情境学习的概念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精制,从而使它成为着眼于学习环境设计的一个更为有效和真实的教学设计模式的框架。

三、情境学习的重要特征情境学习理论的研究认为,真正的、完整的知识(即学什么和如何学、如何用的结合)是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获得的。

这种情境学习的特征是:●提供能反映知识在真实中的运用方式的真实情境●提供真实的活动●提供接近专家作业和过程模式化的通路提供多样化的角色和前景●支持知识的合作建构●在临界时刻提供指导和支撑●促进反思,以便有可能形成抽象●促进清晰表述,以便使缄默知识成为清晰的知识●在完成任务时,提供对学习的整体评价●四、情境学习与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的设计●有关情境学习的研究将教学的基点放在学习上,这一学习概念是以形成整体的人为中心的,而整体的人应该是媒介、活动和世界这三大领域共同影响的结果。

埃迪斯.考温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将情境学习的原理运用于交互工多媒体教学模式的设计中,提出了能体现情境学习重要特征的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设计模式。

该模式包括情境学习过程中三个构建要素:学习者、互动式多媒体程序和实施过程(图1)图1 互动式多媒体中情境学习的构建要素根据埃迪斯.考温大学研究人员的观点,在制作一种程序时,不考虑学生将怎样应用它,或者在实际应用中该程序将如何支持学习过程,显然是不够的。

为此,他们强调,在设计交互式多媒体教学时,必须考虑以上三咱互相作用的、重叠的要素。

下面将从该教学模式的三个构建要素出发,描述情境学习的每一个重要特征,并讨论其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1.学生角色的设计1.1合作过去,许多交互式多媒体设计者只是为单独的、个别的学习者进行教学设计的,而且许多程序都反映了这样一种信念,即这仅是与单个学习者的互动,这种表现为快速回答的互动形式所需要的只是低水平的有关事实的反尖或选择。

然而,情境学习的研究表明,情境性学习环境支持知识的合作建构。

因为学生之间的合作具有显而易见的教育优势。

在情境学习中,学生可根据需要应用多种认知工具和表征手段,他们必须先作出自己的预测和假设。

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对于交互式多媒体的启示是:交互作用与活动的设计需要加入高度有序的思考与批判的反思。

1.2反思情境学习能促进反思,从而有利于抽象能力的形成。

许多交互式多媒体的程序都将技能细分成许多部分,然后按逻辑闪序系统地进行教学。

由这种教学导致的互动几乎不需要思考,因为学生即使没有真正理解科目也可从前面的部分中推导出正确的答案。

学生所知道的信息必须是相关的,因为它们存在于同一部分之中。

这里不需要反思。

而情境学习环境要求学生为解决问题而对较为广泛的基础知识进行反思。

与某一特定课题接近的简单事实不能保证是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为了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学生必须借助于预测、假设和实验,以便对整个资源进行反思。

以产生出解决方案。

在这样的交互式多媒体程序中不存在线性的路径,不采用对多媒体演示进行比较的可能性说明,这样就可协助学生将注意直接集中于他们自身的思维过程。

1.3清晰的表述以往许多交互工多媒体程序是无声使用的。

单独一个学生寂静无声地敲打着键盘,进行选择、指点和单击。

可见,在一些交互式多媒体程序的使用中,知识仍然是缄默的。

情境学习环境则强调用语词说明和叙述实践的文化背景,这对提供知识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的情境学习环境,保证在社会情境中使用交互式多媒体资源,即允许个人和同组学生一起工作,讨论问题,汇报,提供发现,采访或辩论问题――这一切能确保学生有机会进行清晰地表述、协商和为自己的知识辩护,从而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清晰表述,使缄默的知识变成清晰表述的知识。

2.交互式多媒体程序2.1真实的背景情境学习环境提供一种真实的背景,它反映知识在真实中运用的方式,它保持了没有碎片和不被分解的情境的完整背景,它要求进行探索并考虑真实世界天然的复杂性。

这对交互式多媒体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