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方法参见《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坝顶超高计算公式:y=R+e+A
R-最大波浪在坝坡上的爬高计算如下: ∵m= 2.5∈(1.5~5.0)
R m
-平均波浪爬高m-坡度系数= 2.5
K △0.9
K W -经验系数,根据
查表A.1.12-22.33校核洪水位K w = 1.153.83设计洪水位K w = 1.274.45正常蓄水位K w =
1.29
h m -平均波高,计算公式采用莆田公式
0.214校核洪水0.107设计洪水0.087正常蓄水2.106校核洪水1.462设计洪水1.462正常蓄水
∴采用下面公式计算
0.003770.086m
0.0026∴h m =0.134m 0.002580.133m
L m -平均波长,计算公式如下(一般说来,H>0.5L m )
1.304其中
1.6261.621
2.658m 校核洪水∴L m =
4.128m
设计洪水4.103m
正常蓄水
0.184m 校核洪水
∴R m =0.316m 设计洪水
0.319m 正常蓄水
根据规范规定:4级5级坝采用累积频率为5%的爬高值查表A.1.13可知R 5%与平均波浪爬高R m 的比例关系1.84
0.339m 校核洪水
∴R=R m ×1.84=0.581m 设计洪水
0.587m 正常蓄水e-风壅水面高度
K-综合摩阻系数,取3.6×10-6β-计算风向与坝轴线法线的夹角0.00117396m 校核洪水∴e=0.00317572m 设计洪水
0.0042708m 正常蓄水
A-安全超高,查表5.3.1可知
0.3校核洪水
A=0.5设计洪水
0.5正常蓄水
非常运用下坝顶超高y=0.640m 正常运用下下坝顶超高y= 1.091m
大坝坝顶高程根据不同工况计算如下:
1.设计洪水位加正常运用下的坝顶超高27.301m
2.正常蓄水位加正常运用下的坝顶超高26.401m
3.校核洪水位加非常运用下的坝顶超高27.560m
4.正常蓄水位加非常运用下坝顶超高加地震安全加高26.950m
(地震超高参见《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P21)
取1.0m
∴大坝坝顶高程取最大值为:m
27.5600.54.438m m
T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