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构建现代税收征管体系的思考

关于构建现代税收征管体系的思考

关于构建现代税收征管体系的思考
税收管理现代化是税收工作永恒的课题,也是一个非常巨大而又实际的问题,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构建现代税收征管体系,就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立足经济社会和税收征管实际,对传统的税收管理体制、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在税收管理的所有领域和所有环节中,充分吸取当代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有效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不断推进税收管理的集约化、法制化、信息化、科学化、社会化,实现税收管理法治公平、文明效率、廉洁规范、社会满意的目标。

一、构建现代税收征管体系的基本内涵
现代税收征管体系是指为落实税法和保证国家、公民的合法权益而采取的更新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机制、优化管理模式、完善管理手段、提高人员素质等诸多税务管理措施的总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对纳税人和税源的管理;第二是对税务机关的内部管理。

因而,现代税收管理体系实际上是由税务机关内部管理体系和税收业务管理体系两部分组成,二者有机统一、协调发展。

其中税收业务管理的标准要达到执法规范、征收率高、成本降低、社会满意;内部行政管理的标准要达到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

二、构建现代税收征管体系的必要性
税收征管体系取决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条件,同时受到国家政治形势、税收制度、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影响。

税收征管体系的建立,不可能一劳永逸的解决所有问题,适应时代发展,是税收征管体系建设的永恒旋律。

正确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认真分析各方面因素对税收征管的影响,是建立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的基础和前提。

(一)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保障税收与经济实现良性循环,对税收征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也造成纳税主体、课税对象、纳税环节日趋复杂,致使税源结构、增量存量的变化规律难以掌握,税收征管难度明显增大,征纳双方利益冲突将更加尖锐。

为保护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的合法权益,依法治税对税收征管的形式、手段、程序等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公正、公开、法治、规范成为税收征管体系的必备要素。

(二)经济全球化与税收国际化的影响
从世界范围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日益加速,资本、人才、物资、信息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性大大加强。

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一方面,资本、技术、人才的流入和流出必然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相应的税源结构也会发生一定变化;另一方面,大型跨国公司大量涌入国内,国内企业也将更加广泛的走出国门,涉外贸易高速膨胀,利用国际间税制和征管差异逃避、转移税收的行为将进一步增多。

在税收国际化的形势下,税收征管肩负着保护国家税收、维护国家权益的重任。

同时,与国际相关制度接轨的必然选择,也决定了税收征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整体进步。

(三)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影响
在现今电子商务的形式下,传统的贸易方式被改变,电子介质信息、计算机网络等的广泛应用,致使交易轨迹难以监控,偷逃避税渠道增多,给传统的征管手段带来巨大冲击。

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影响经济组织结构的同时,改变了税源的传统产业配置,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变化不断产生新的规律,税收征管科学化、信息化、知识化已成为发展之必需。

(四)新时期对税收征管体系的基本要求
在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的总体要求下,新时期对税收征管体系的具体要求可以分解为以下几点:
1.推进依法治税。

加强税收法治建设,规范行政行为,合理分解、制约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的权力,杜绝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中的随意性,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把税收征管完全纳入法治轨道。

2.优化纳税服务。

在征纳双方责任、权力进一步划分和明确的基础上,为纳税人提供优质多元化服务。

推进管理服务贴近度,有效提高纳税人纳税素质、意识和技能。

简化纳税手续,降低税收成本。

3.突出科技强税。

坚持“科技加管理”,进一步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依托作用,在税务机关内部控制,对纳税人监控以及征、管、查等各个环节广泛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加速科学理论和先进技术手段的引入和广泛应用,改善征管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4.提升征管效能。

推进纳税申报缴库电子化进程,实现征收信息处理高度集中,逐步压缩征收机构,降低征收成本,规范税款解缴制度;建立广泛覆盖纳税人的税收监控网络,准确把握税源变动规律;根据纳税人的不同特点实施分类管理,提高管理实效;税务稽查突出打击力度,提高稽查质量,进一步发挥稽查威慑性.
5.推进规范化管理。

实现税收征管的模式、机构、岗责以及各项业务工作的规范、统一,完善征管质量控制和执法责任制体系,提高税收征管整体规范度。

三、构建现代税收管理体系的措施
构建现代税收征管体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依法治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科学化的管理机制、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专业化的管理队伍为支撑,努力实现税收管理法治公平、文明高效、廉洁规范、社会满意的目标,确保税收收入与地方经济同步协调发展。

这个管理体系概括起来就是“一个统领、两项基础、三化支撑、四大目标”。

现阶段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优化税收征管环境
新形势下,税收征管将从单一部门实施转变为以税务机关
为主体,公安、金融、工商、海关等多部门的协作配合。

因此,在法制上,要大力倡导“合作协同”精神,健全政府主导、媒体介入、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税法传播网络,形成一个完整、系统、持续的全民普法教育机制;在征管上,要加大技术装备投入,在信息化的条件下实现对税务发票管理和企业资金有效监控;在政策上,要重点扶持民企、外向型民企、就业型民企和大型民企的发展,用好、用足税收优惠政策,及时足额办理各种减免税,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竞争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软环境。

(二)推进依法治税公平竞争
现代税收法制化要求税收法律制度构成要完备。

税收征管立法、执法、处罚和税务司法在征管中具有完整性、独立性和权威性。

要从根本上转变税收管理理念,真正由收入任务型向依法治税型转变,将依法治税作为衡量税收工作绩效的核心标准和实现税收各项职能的核心途径;要正确贯彻执行税收政策,大力推行税收按实征收,逐步淡化和取消带有行业性的各种征收率、附征率、控制率,促进企业公平竞争和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税收流失问题,要慎用税务稽查等强制性手段,以纳税评估、约谈等柔性执法方式加以引导和纠正,使税收管理不断走向法治化、规范化。

(三)全面推进人才兴税战略
新时期税收事业的蓬勃发展主要取决于税务队伍的整体活力。

要大力培养综合性管理人才,通过在职培训、岗位培训、函授自学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造就大量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知识与能力、适应现代管理要求与国际社会接轨、有真才实学的应用型、职业型、岗位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特别要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培养,使之成为学习型组织、创新型团队、实干型集体、廉洁型班子,为构建现代税收征管体系提供可靠的人才资源保障。

(四)创新税收征管业务流程
现代税收管理充分运用现代管理学、经济学、数学和信息科学的方法,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挥信息和网络技术对税收管理的支撑作用,实现从数据分散利用向数据综合利用转变,实现管理与技术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要充分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手段,对征管流程进行再造,实现管理的专业化和信息化。

在现有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实行纳税信息集中处理,推行多元化申报和税银一体化,统一制定和落实税收征管措施、专项稽查和执法检查,提高工作效率。

(五)构建新型纳税服务机制
要以构建一个“对内优化办税流程,对外拓展服务渠道,全程为纳税人解决实际问题”的现代纳税服务体系,成立专门专业的“纳税服务中心”,健全纳税服务受理、承办、转办、反馈、督办、维权等工作机制,整合现有的纳税服务资源,加强对外网站咨询服务、12366服务热线和其它相关纳税服务工作,积极推行网上申报、短信催报催缴、纳税申报提醒等服务措施,推进纳税服务系统化、个性化、多样化,通过建立贴近纳税人的分类管理体系,寓服务于管理之中,结合纳税人实际,提供及
时优质的贴近式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