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体污染的危害

水体污染的危害

水体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

水体受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便可能造成中毒。

著名的水俣病、痛痛病是由水体污染引起的。

致癌作用。

某些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如砷(shēn)、铬(gè)、镍(niè)、铍(pī)、苯胺(àn)、苯并芘(bì)和其他多环芳烃(tīng)、卤代烃污染水体后,可被悬浮物、底泥吸附,也可在水生生物体内积累,长期饮用含有这类物质的水,或食用体内蓄积有这类物质的生物(如鱼类)就可能诱发癌症。

发生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

人畜粪便等生物污染物污染水体,可能引起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如伤寒、痢疾、肠炎、霍乱等;肠道内常见病毒如脊髓灰质类病毒、柯萨奇病毒、传染性肝炎病毒等,皆可通过水体污染引起相应的传染病。

1989年上海的"甲肝事件",就是由水体污染引起的。

在发展中国家,每年约有6000万人死于腹泻,其中大部分是儿童。

间接影响。

水体污染后,常可引起水的感官性状恶化,如某些污染物在一定浓度下,对人的健康虽无直接危害,但可使水发生异臭、异色,呈现泡沫和油膜等,妨碍水体的正常利用。

铜、锌、镍等物质在一定浓度下能抑制微生物的生
长和繁殖,从而影响水中有机物的分解和生物氧化,使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影响水体的卫生状况。

水体污染既可严重危害生态系统,还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主要污染物的影响:
铅:对肾脏、神经系统造成危害,对儿童具高毒性,致癌性已被证实
镉:对肾脏有急性之伤害
砷:对皮肤、神经系统等造成危害,致癌性已被证实
汞(gǒng):对人体的伤害极大,伤害主要器官为肾脏、中枢神经系统
硒:高浓度会危害肌肉及神经系统
亚硝酸盐:造成心血管方面疾病,婴儿的影响最为明显(蓝婴症),具致癌性
总三卤甲烷:以氯仿对健康的影响最大,致癌性方面最常发生的是膀光癌
三氯(lǜ)乙烯(有机物):吸入过多会降低中枢神经、心脏功能,长期暴露对肝脏有害
四氯化碳(有机物):对人体健康有广泛影响,具致癌性,对肝脏、肾脏功能影响极大
对农业、渔业生产的影响
农田水分对农作物发育及生长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而且也表现在质量上。

使用污染的天然水体或直接使用污染水来灌溉农田,会破坏土壤,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减产,严重时则颗粒无收。

当土壤被污染的水体污染后,会在今后长时间内失去土壤的功能作用,造成土地资源严重浪费。

据统计,由于水污染,已造成了160多万公顷农田粮食减产,减产粮食达25~50亿公斤。

水也是水生生物生存的介质。

当水受到污染,就会危及到水生生物生长和繁衍,并造成渔业大幅度减产。

如黄河的兰州段原有18个鱼种,其中8个鱼种现已绝迹。

自1987年以来连续3次发生的死鱼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达1 000多万元。

由于水体污染也会使鱼的质量下降,据统计,每年由于鱼的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多达300亿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