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的繁殖与栽培管理荷花栽培历史悠久,既可赏花,又可采莲蓬、挖藕食用,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水生植物。
在长期的繁殖栽培过程中,人们积累了许多经验。
繁殖繁殖荷花,通常用分藕或播种莲子繁殖,必要时也用插藕苫、挖藕鞭等法繁殖。
1.播种繁殖播种繁殖节省种藕、劳力、资金,运输方便,操作简易,种后荷花生活力强,且可大面积快速繁殖。
但实生苗易发生变异,不能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一般多用于培育新品种。
播种繁殖技术,早在6世纪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在“种莲子法”的详细记载,其要领有三:其一,采摘播种用的莲子,一定要果皮变黑,完全成熟:其二,莲子要处理,破坏坚硬的果皮组织,便于水渗进,促使发芽,又不得损伤莲肉;其三,池塘撒播前,将莲子逐粒用泥团厚厚包裹,使莲子沉水后不致漂移。
一旦发芽,幼根直扎泥中。
全套基本技术,沿用至今,未离其宗。
莲实是长命种子,无休眠期,只要老熟,可随采随选随播,也可隔若干年、几十年乃至几百上千年,都可用作播种繁殖,条件是唯有老熟莲子才可供播种用。
莲的果皮坚硬密封,是为了延续后代适应不良环境的自我保护装置。
大湖里的红莲,处于频繁的水旱自然灾害而未被灭绝,这是因为散落在湖里的万计莲子,无疑属“天然播种”。
一旦环境条件改善,新的生命悄然兴起。
1954年长江中下游洪水泛滥,湖北洪湖的30000hm2荷花遭灭顶之灾。
1958年后,湖里的莲子大量萌发,又现碧叶接天。
黑龙江流域及支流沿线的野荷,其所以能从远古留传至今,靠的就是莲子独具的自然衍生、传宗接代的本领。
(1)湖塘直播南京玄武湖公园有2.46 hm2湖塘,1981年春将洪泽湖所产的红花藕种和白花藕种的莲子,经破壳浸种处理,于4月中旬撒播在水深10cm、宽2-3m的湖边播种带上。
5-7天后长出新根和幼叶,5月上旬浮叶出水。
对于漂浮的莲苗,按0.6-1.0m株距重新栽好。
待立叶挺出后,提高水位0.3-0.5m。
苗期随时拔除杂草,防治蚜虫。
6月下旬开出第一朵荷花,7月中旬至8月下旬,红红白白花满塘。
当年结莲蓬24750只,采收莲子150kg。
播种繁殖成本为同年用种藕繁殖者的26.7%。
达到当年播种、当年开花、结实、生藕的效果。
此法适合中等浅水湖塘,发展大株型少瓣荷花时采用。
(2)育苗移栽江苏藕乡宝应县的做法是:3月下旬将经处理果皮的莲实倾入容器,移置室内向阳处,注温水(25-30℃)浸泡,让莲子充分吸胀,每日换水1次。
3-4天后移至25-30℃温箱中催芽,5-6天后长出幼根,再移至塑料大棚内育苗。
待莲苗长出3片幼叶时,按8-12cm 株行距卧栽在肥沃的水田温床中,深度平泥,使其向自养过渡,培育壮苗。
5月中、下旬,当气温上升至20℃以上时,便可带土移栽藕田。
藕田整地要平,基肥要足,初栽浅水,随着莲苗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
每667 m2用种量为0.5-0.75kg。
该县新区发展莲藕生产,用播种繁殖解决种藕不耐长途运输的问题,节省初种资金。
特别是提早育苗,只要技术措施得当,管理精细,当年便有一定产量。
湖北省水产研究所曾用子莲(‘红建莲’)播种育苗移栽试验,在面积1.27 hm2肥沃鱼池里移栽‘红建莲’,播种苗14000株(平均每667 m2700多株),获得当年每667 m2产莲子29kg的高产纪录。
图1(3)盆栽播种与选育新品种结合,宜选播小株型花种的莲实。
长江流域4月下旬至8月下旬均可播种。
无论早播、迟播,部分品种当年均能开花。
播种前应将莲子底剪破,勿伤子叶,在室内常温下浸种催芽(如图1)。
5天左右萌发,20天左右长出2-3片嫩叶,同时生有幼根,即可播种于露天泥盆中。
气温适宜(20-24℃)时,当浸种发芽露青,可提前播种,亦获全苗。
供播种用的无孔花盆(口径14-17cm),内盛肥沃稀塘泥,泥深为盆高的3/5。
将莲实横卧于花盆边缘,轻按入泥,让果皮微露。
一二天后莲苗固定泥中,才浇少量水。
这时若见嫩叶叶柄被日灼焦伤,只要新芽显绿,仍可重新发叶。
以后随幼苗逐渐长大,不断提高水位。
播种盆大者可不必移栽。
小者(口径14cm以下)应待长出2-3片立叶后,选用较原盆大的花盆进行移栽,移栽能促使当年开花。
1982年6月28日武汉东湖荷圊移栽‘锦边莲’、‘娃娃莲’、‘粉碗莲’、‘玉碗’、‘杏花春雨’等品种的播种苗15盆,当年9月中旬开花12盆,占80%。
未移者65盆,只29盆开花,占40%。
移栽方法简单,先将新盆盛少量沃泥,随即脱盆带泥迅速移入新盆中央,注意勿折伤新叶,盆内空隙填充稀泥,移后直接灌水,成活率达100%。
图22.分藕繁殖种藕有主藕、子藕、孙藕之分,只要具备一完整无损的顶芽(苫头)、两节间和尾端,新鲜、无病虫害,都可用来作种。
藕农习惯用整支藕或主藕作种,每667 m2用量250 kg 左右,约占产量的1/4,严重影响良种推广和经济效益。
实际上,子藕、孙藕都适作种,其产量、开花数并不比使用整支藕或主藕逊色。
分藕时间,因地制宜。
我国南北纬度高低悬殊,大地回春早晚差距颇大,长江流域以“清明”前后最适宜。
这期间气温基本稳定在15℃左右,藕的顶芽开始萌发。
农谚云:“三月三(指农历),藕发苫”正是科学地反映了莲的这一物候现象。
黄河流域应在4月10日左右。
黑龙江哈尔滨地区,“五一”后气温才上升至13℃以上,5月10日前后为分藕适期。
广东深圳、佛山地区春节时春光明媚,3月上、中旬为分藕适期。
植莲,往往繁殖与栽培并行。
种植藕莲、子莲的田块,要精细整地,做到两犁两耙,结合犁耙,每667 m2施畜粪肥3000-4000kg,或饼肥100kg加畜粪肥1000kg,或莲藕包膜专用肥40kg加碳酸氢铵25kg。
子莲每667 m2用藕170-200支,每去有1顶芽,用种不像藕莲以重量计算。
1穴种1支藕,行株距为1.6m×1.6m或2.0cm×1.6m。
具体操作是将藕支呈20°-25°角斜插入泥10-15cm深,保证顶芽、侧芽全部盖住,只尾端翘露泥外。
采用相对法排种,即藕头、藕尾颠倒横卧成排,仅田中间的两行藕头相对,田边四周的藕头一律朝田内,留出沿边1.5-2m的间距,以便将来藕鞭一旦伸向田边之前及时把藕头转向田内。
采用三盆式排种的,是1穴种3支藕,藕头成扇形辐射向外,其它同相对排列。
大田、池塘栽繁子莲、藕莲、花莲的方法,基本相同。
花莲多植于池塘,凡水深超过1.4m的池塘,一般不宜植莲,除非拥有特耐深水的品种。
将水深1m以内的鱼塘改种荷花时,应先抽水捕鱼,毒杀福寿螺和螯虾。
留浅水翻犁塘泥,土瘠者还应施基肥,每667 m2用量为1000kg腐熟畜粪肥。
选用较耐深水的品种,如红色品系的‘青菱红莲’、‘西湖红莲’、‘玄武红莲’、‘碧血丹心’、‘艳阳天’、‘红千叶’、‘广昌莲’、‘春不老’等;粉色花品系的‘粉川台’、‘八一莲’、‘喜笑颜开’、‘泽畔映雪’、‘大锦’、‘晓风凉月’、‘红台莲’等;白色花品系的‘白湘莲’、‘一丈青’、‘白天鹅’、‘夜明珠’、‘楚天祥云’、‘碧莲’、‘白千叶’、‘黔灵白荷’、‘白海莲’、‘重瓣一丈青’等。
小池可1池栽1品种,稍大的池可多品种混栽,构成万紫千红的景观。
种植密度较栽培子莲、藕莲灵活。
一般每2m2种1支藕(主藕、子藕均可),若求当年见效,则应密植,最多每667 m2种500支藕。
若池大、种藕少,种植密度仍不小于每3m21支,可先栽半池或1/3池或更少,任其生长,二三年后自然荷花满池。
繁殖盆栽荷花,常与翻盆清种结合进行(如图2)。
分藕前选择合适的容器,大、中株型的品种,用平底缸栽,一般口径35-60cm,1缸栽2-3支藕。
1m直径的大缸,1缸栽4-5支藕。
碗莲用无孔花盆、釉钵或瓷碗栽植,口径以17-24cm为宜,每盆栽1-2支藕。
有些中等株型品种,如‘艳阳天’、‘晓霞’、‘大锦’等,可塑性大,分栽在大小不同的容器中都能开花。
而多数大株型品种,栽在缸里开花极少,更不适宜盆栽,如‘粉十八’、‘素白莲’等一旦投入池塘,如松捆绑,茎叶舒展,花枝俏丽。
中等株型的‘黄莲花’亦然,缸植时着花寥寥,改植池塘,花灿若锦。
使用基质,以富含有有机质的湖泥为上乘。
缸植者还要掺入适量的腐熟饼肥或畜粪肥,可不必施基肥。
泥层为容器深度的3/5,浇水捣成稀糊状。
栽时顶芽朝下,沿缸盆边斜插入泥,尾节翘露泥外。
若栽两支种藕,另一支则在沿缸边藕头藕尾等距相接,斜插入泥。
栽后1-2日内不浇水,待泥稍干,藕身固定后才浇少量水。
一时栽不完或留作出圃的种藕,应分品种捆扎挂牌,投入水池中或水沟中“假植”。
若不求当年花繁,旨在增殖种藕系数,可采用大容器,以孙藕为繁殖材料。
因孙藕细小,开花迟,着花疏,营养消耗少,地下茎分支多。
再于生长中期(6月下旬)灌施400×10-6萘乙酸(NAA)可或吲哚丁酸(IBA)之类植物细胞分裂激素。
如此处理,对多数碗莲品种能取得成倍增长地下茎的效果。
3.分密繁殖荷花的地下茎未膨大形成藕前习称“走茎”或“藕鞭”,古称“密”。
藕鞭白嫩细长,有节与节间之分。
节间初短后长,长者可达90cm,节上环生不定根。
大湖荷花的不定根可长达30-40cm,它不仅是吸收水分、养分的器官,且起着固定和支撑植株的作用。
节上有腋芽,可分化为叶芽、花芽,发育成幼叶和花蕾,侧芽又可萌生分支藕鞭。
将生长中的藕鞭切成一段段,可繁殖成新株,是为“分密繁殖”。
因分段切取藕鞭作繁殖材料,类似木本植物切取枝条扦插,故有“藕鞭扦插”之名。
分密法既可用作缸、盆荷花的增殖,也可在莲田补充缺苗或为大湖扩大观荷景点。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于1986、1987年的7月中、下旬,对缸、盆栽荷花进行分密繁殖试验,方法是:将生长正茂的缸荷、盆荷全株拔起,剪成若干段,每段2-3节,均带有1个顶芽或1个侧芽,保留浮叶或1片嫩绿的立叶,将多余的立叶剪掉,以减少蒸腾。
叶柄切口高出水面,避免从切口灌水死苗。
立即植于备妥基质的缸、盆中,每缸、盆各栽1段。
基质用腐殖土,施少量腐熟豆饼水、过磷酸钙为基肥。
每日浇水1次,水深分别保持10cm、3cm以上。
1986年7月15日至16日和21日至22日分密者,8月下旬至9月上旬开花,缸植者成活率达95.5%,开花率为82.5%;盆栽者成活率达96.7%,开花率为70.7%。
同年将早花、多花品种‘红双喜’于4月1日按常规翻盆植藕后,6月6日开花,6月中旬进行第一次分密,7月22日盛花。
两天后又进行第二次分密,8月26日至9月6日开花。
共经过一次常规繁殖,两次分密繁殖,使该品种一年二度开花。
杭州市西湖水域管理处于20世纪90年代初直接在西湖沿岸大范围内用分密法繁殖荷花,扩大景观,取得成功。
其做法是:要求分密区的湖泥深厚、软和、肥沃,水深不超过1m,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气温上升至25-28℃,正值荷花营养生长旺盛期,即母株已长出5-6片立叶,藕鞭上侧芽饱满健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