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补脾肾的偏方

补脾肾的偏方

补脾肾的偏方
文章目录*一、补脾肾的偏方1. 补脾肾的偏方有哪些2. 补脾肾吃哪些中药好3. 补脾肾有哪些方法*二、补脾肾如何调理*三、补脾肾吃什么好
补脾肾的偏方
1、补脾肾的偏方有哪些 1.1、杜仲腰花
【原料】取杜仲、川断各15克 ,猪腰子1对 ,白酒25毫升 ,葱、味精、酱油、大蒜、姜、盐、白糖各适量。

【制作】先将猪腰洗净切成腰花放碗内 ,加白糖、盐、酒 ;另将杜仲、川断煎取浓汁后加入腰花中。

用武火烧热锅 ,倒入腰花速炒熟 ,然后加入调味品即可食用。

每日1次。

1.2、茴香炖煮肾
【原料】取小茴香20克 ,猪腰1对 ,葱、姜、盐、酒各适量。

【制作】先将猪腰(即猪肾 )洗净后 ,在凹处剖一口子 ,将茴香、盐装入猪腰剖口内。

用白线缝合剖口后 ,放入锅内 ,加葱、姜、酒、清水适量,用文火炖熟后食用。

此法适用于偏肾阳虚的肾虚腰痛。

1.3、杞地山药粥
【原料】取生地黄20克 ,山药、杞果各50克 ,大米100克。

【制作】将生地黄切碎 ,山药捣碎 ,和杞果、大米共放锅内
加水适量煮粥 ,代早餐食。

每日1次。

此法适用于偏肾阴虚的肾虚腰痛。

2、补脾肾吃哪些中药好 2.1、何首乌
何首乌,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

2.2、枸杞子
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

尤其是中老年肾虚之人,食之最宜。

2.3、芡实
性平,味甘涩,有益肾固涩、补脾止泄的双重功效。

《本草经百种录》称之为“脾肾之药也”。

《本草新编》中说:“芡实不特益精,且能涩精补肾,与山药并用,各为末,日日米饭调服。

”凡肾虚之人遗精、早泄、带下、小便不禁或频多者,宜常食之。

2.4、杜仲
性温,味甘微辛,能补肝肾、强筋骨,对肾虚所致的腰脊酸疼、足膝软弱无力、小儿肾虚两下肢麻痹,以及妇女肾亏引起的习惯性流产者,最为适宜。

2.5、胡桃
性温,味甘,既能补肺止喘,又能补肾固精,还能润肠通便。

适宜肾虚喘嗽、遗精阳痿、腰痛脚弱、小便频数、大便燥结之人服食。

3、补脾肾有哪些方法 3.1、揉脐腹
脐为一身元气之本,与脏腑经脉、四肢百骸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患功能性阳痿、遗精者,可每天早晚躺卧在床上,用食指按揉肚脐5分钟,坚持2个月后,就能收到明显效果。

3.2、摩肾腰
腰为肾之府,刺激腰部的命门穴、肾俞穴有助于增加肾气。

命门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与肚脐同一水平处;肾俞穴位于命
门穴两侧旁开1.5寸处。

先用指压法点按命门穴,再将两手掌对搓至手心发热后,分别放置于肾俞穴处,并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热感为止。

早晚各1次,每次约200下,可以健运命门、补肾纳气。

3.3、搓脚心
足底的涌泉穴位于足掌的前1/3、屈趾凹陷处,是浊气下降之处,经常按摩可益精补肾、强身健体、防止早衰,并能舒肝明目、促进睡眠、增进食欲,对肾虚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等症有一定的疗效。

两手对掌搓热后,以左手搓右脚心,右手搓左脚心,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搓300下。

补脾肾如何调理1、适当服用药物
中医脾胃虚弱主要分三型:脾胃气虚、脾阳虚、胃阴虚。

脾胃气虚症状主要是气短乏力、头晕、胃胀,胃痛,呃逆,食
少,饭后胀满,大便溏泻,面色萎黄,对于脾胃气虚者可服用参苓
白术散和香砂养胃丸。

脾阳虚主要表现在胃腹冷痛,吃过生冷油腻的东西后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的状况,对于这种情况可以使用附子理中丸来缓解。

2、注意饮食调理
饮食应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平时多吃易消化食物,如稀饭,粥等;少吃有刺激xing和难于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干硬和粘xing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

3、运动治疗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可不是说着顺口的。

都知道体育锻炼能够提高人的体质,增强人的抵抗力等等。

经常活动能够增强体质,尤其是经常活动腰部的位置,通过瑜伽的各种猫式、狗式等动作对腰部进行动作以达到促进腰部气血循环的作用,改善肾虚。

补脾肾吃什么好1、栗子:有健脾养胃、补肾壮骨的作用。

2、胡桃:能补肾固精、温肺定喘,又能益气养血、润燥润肠。

3、红枣:秋食红枣,是滋阴润燥、益肺补气的清补食品,如能与银耳、百合、山药共同煨食,效果更好。

4、苦瓜:苦瓜有清热祛心火,解毒,明目,补气益精的作用。

5、山药:其特点是补而不滞,不热不燥,不论男女老幼、有病
无病、体健体弱,都适合食用。

6、百合:有补肺、润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劳和润燥止咳的作用。

7、白扁豆:初秋,用白扁豆煮粥或煎汤服,可消暑热、化暑湿、健脾胃、增食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