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第1课《家人的爱》 (2)第一单元第2课《读懂爸爸妈妈的心》 (6)第一单元第3课《来自社会的爱》 (10)第二单元第1课《不一样的你我他》 (16)第二单元第2课《换个角度想一想》 (20)第二单元第3课《分享的快乐》 (26)第三单元第1课《我们的生活需要谁》 (31)第三单元第2课《阿姨叔叔辛苦了》 (36)第三单元第3课《说声“谢谢”》 (41)第四单元第1课《学看平面图》 (46)第四单元第2课《校外探路》 (53)第四单元第3课《出行的学问》 (56)第四单元第4课《马路不是游戏场》 (64)第一单元第1课《家人的爱》1教学目标1.知道父母长辈为自己健康成长付出的辛苦,了解他们对自己寄予的希望和培养教育自己的苦心,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关爱。

2.关心、体谅父母长辈,尽量少让他们为自己操心,少给他们添麻烦。

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2学情分析现在的这些孩子们有很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中大多数又是在家人的宠爱下生活和成长起来的,由此造成一些孩子道德情感麻木与欠缺,身在爱的海洋中却感受不出来,对他人甚至对自己最亲近的人缺乏理解与关注。

为此,设置本节内容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爱,从而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温暖,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教学难点:体会家长对自己严格要求背后深藏的爱。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一、揭题、读题:1.这节课,我们来聊聊天,拉拉家常。

今天我们的话题是——家人的爱。

(板书)2.齐读课题。

2【讲授】家人的爱二、读懂亲人心,感知亲人情。

1.家,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可亲可爱的家。

你的家里有些什么人呢?2.那么,你们爱你们的家人吗?(板书:爱)3.爸爸、妈妈更爱你们,从孕育你们的那一刻起,他们的关爱就伴随着你们。

从你们的名字就可以看出。

名字是谁起的?有什么含义?4.学生发言。

5.老师小结。

6.过渡:同学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

乐乐也有一个幸福的家。

咱们来看看,家人怎么养育她长大的?(课件)7.看完乐乐的照片,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成长的过程中,家人为你做了哪些值得回忆的事?8.四人小组交流,推举代表发言。

9.课件,学生介绍。

10.小结。

三、学会表达爱。

1.请学生回忆,一天当中父母都为自己做了什么?2.生回答。

3.在乐曲中说出想对家人说的心里话。

(播放音乐《感恩的心》)4.提问:a.在爸爸、妈妈劳累的时候……b.在爸爸、妈妈伤心的时候……c.在爸爸、妈妈生病的时候……5.辨析:有同学在心里嘀咕,我的家人有时对我可好了,有时对我可不太好,那什么事使你认为家人对你不够好呢?他们到底对你好不好?到底爱不爱你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课件)1)爸爸不帮我系鞋带是不是对我不好?他为什么不帮我?2)妈妈不给我买玩具,是不是对我不好?她为什么不给我买?3) 奶奶不给我粘, 是不是对我不好? 她为什么不给我粘?……6.“爱”的体验师:是呀,生活中家人为我们付出的爱看起来很一般,可是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这点点滴滴的爱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来看看!为了我们健康成长,家人付出多少爱呀!这些爱中有汗水、有泪水我们一起来体验体验家长教我们学步的辛苦吧!1)、请两名学生体验家长教我们学步的辛苦。

(老师旁边创设情境)2)、体验者谈感受后,全体学生弯腰弓背计时体验。

总结:孩子们,不到一分钟你们就累了,那宝宝学会走路只需一分钟么?一分钟够不够?生答:不够。

是啊,有多少个一分钟、有多少个日日夜夜,我们数也数不清。

同学们,这就是家人的爱,正是因为有了家人无私的爱,我们才能健康成长;正是因为有了家人辛勤的养育,我们才能快乐生活。

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回报家人的爱吧!作业:我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事日期事情星期一给家人盛饭星期二为家人洗水果星期三给妈妈择菜星期四为家人拖地星期五为家人洗碗回家后按照表上标的日期和事情,每天坚持为家人做一件事,努力坚持下去。

做完之后让家长签字,一个星期后,向同学们汇报。

四、齐唱歌曲,升华情感。

(欣赏歌曲《让爱住我家》第一单元第2课《读懂爸爸妈妈的心》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家长辛劳,懂得做子女的应该关心家长,体贴家长,在家做个好小朋友。

2、行为目标:做到自身会做的事自身做,不让家长操心,并能帮家长干家务活,虚心接受家长的教育,以实际行动给家长带来快乐。

3、情感目标:激发同学对家长的热爱之情。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落实行为目标,激发爱家长情感。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一、创设问题情景,进行讨论1、介绍问题背景:今天老师想和大家研讨一件事,这件事想必曾经遇见过,这件事是这样的:一个四年级的大哥哥,在吃完晚饭后,爸爸妈妈因为还要到店里去干活,让他洗一下碗,他说:没空,我还要做家庭作业。

要么给二元钱。

2、讨论:3、你觉得这位大哥哥该不该讨这两元钱?为什么?4、指名回答。

5、教师小结:家里的事,仅仅是爸爸妈妈的吗?确实,爸爸妈妈赚钱不容易。

2【活动】情趣活动二、了解家长辛劳(一)家长赚钱不容易1、为了家庭,为了我们有一个舒适的环境,爸爸妈妈努力工作。

你知道你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吗?他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回家?回家后还要干什么吗?(1)指名回答,同桌互说。

(2)他们这样辛劳又为的谁?2、小结:我们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家长的血汗钱呀,一元一角都来得不容易呀。

(课件出示图片:钱是这样赚来得)(二)家长养育我们不容易家长亲为了我们,他们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对我们的生长无时不刻倾注着他们的爱。

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她妈妈对自身的爱。

1、(课件出示)配乐诗朗诵:妈妈的爱2、爸爸妈妈的点点滴滴都倾注着对儿女的爱。

你能说说爸爸妈妈在你生长道路上付出的爱吗?3、同桌互说,指名说。

(生病时,但更要注意一天中的小事,从身边小事引导家长亲对小朋友的爱。

)4、教师随机评价5、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三、分担家长辛劳,关心家长(一)我们可以怎样做1、爸爸妈妈为我们倾注了无限的爱。

现在我们长大了,成为了一个三年级的小同学了,那么我们该怎样报答爸爸妈妈呢?揭题关心家长2、关心家长,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使他们高兴?小组讨论。

3、小组代表发言,4、归纳并板书:(1)不让家长操心,自身能做的事自身做(2)不让家长劳累,主动做家长的小帮手(3)不让家长生气,听从家长的教导这就是我们送给爸爸妈妈的爱心,画爱心(半个,会说并不表示会做)。

(二)我们是怎样做的1、母亲节,你为妈妈做了什么事2、同学回答,随机补画爱心。

3、节假日我们应该想到爸爸妈妈,但更多的是平平经常的日子。

平时你又曾经做了哪些事,使爸爸妈妈很开心。

回答一个补画一段,直到爱心画完。

4、因为我们的年幼无知,因为我们的淘气不懂事,我们曾经做了些傻事,使爸爸妈妈很伤心呢?你曾经做了什么?5、教师评价:你很有诚意,老师相信你,你以后一定不会再让爸爸妈妈伤心了。

(三)我们又可以怎样做的更好1、为了爸爸妈妈的微笑,为了我们的长大,我们可以做的更好,下列行为现在你做的怎么样?请同学如实对下列行为进行自我评价。

2、反馈同学自我评价3、表彰激励夸夸我们班孝敬家长的好队员。

1)讲述孝敬家长的事迹。

2)发“孝敬”章。

3【练习】总结同学们,关心家长,就要时时处处体谅,了解家长的需要和要求,不惹家长生气,不让家长为自身操心,尽量分担家长的辛劳,给家长带来快乐。

老师愿每一个同学都能为家长献上一份真挚的爱。

第一单元第3课《来自社会的爱》1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采访,让学生认识学校各类工作人员为自己的成长付出的心血,使学生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的爱,并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尊敬他们。

2、通过观察了解,让学生知道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和爱护。

3、通过资料搜集,使学生了解国家所制定的一些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法律条款,从中体会到这也是国家对自己的爱。

4、让孩子们学会感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的爱。

2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对西藏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来自社会的爱”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话题。

他们对“社会的爱”的认识不够。

对于社会各界、国家政府对少年儿童的关爱事迹了解较少,特别是有关法律法规的知识了解就更少。

他们也不太懂得怎样去调查、采访,因此对其进行相关的指导,丰富他们的信息是必要的。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由于社会环境相对封闭、生活相对贫困,他们对社会各界关心爱护他们的信息了解较少。

他们对来自社会的爱的认识,更多的是来自身边周围环境给予的零星而有限的体验。

3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社会的人对自己的爱。

难点:让学生懂得自己应该怎样回报社会的关爱。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谈话导入师:有这样一个字,不必说出口,但我们却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它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它来自社会,父母,亲朋好友,学校老师,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哪位小朋友能告诉老师这个字是什么?生:爱。

师:对,这个字就是爱。

在我们周围充满着爱,除了来自家人的爱,我们还获得了哪些爱呢?从而引出本课课题,让我们共同来学习在爱的阳光下的第三课«来自社会的爱»。

(板书:来自社会的爱)(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和简单复习来自家人的爱,自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 2【讲授】感受爱、发现爱活动一:感受爱播放小视频“我们多幸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快乐的音乐中看孩子们幸福成长的情景,感受社会各界给予的爱让少年儿童幸福的生活。

)同学们,短片中的孩子们幸福吗?快乐吗?他们为什么这么幸福?因为有很多人关爱着他们。

你们幸福吗?幸福。

因为有很多人也关爱着我们。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哪些人给了我们关爱呢?(从而引出活动二:发现爱)活动二:发现爱我们每天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学校里。

为了保证我们健康、愉快地成长,学校中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呢?课前呢老师布置过作业。

让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去调查学校中正在为我们服务的人们。

下面请每组的小组代表,汇报自己小组的调查结果。

同学们,你们找的可真多啊!老师也找了一些有关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关爱,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呢?跟随背景音乐自动出示(当地学生身边)一些学校和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关爱的图片。

(板书:学校之爱社会之爱)播放小视频“希望工程”。

(设计意图:通过国家希望工程短片更加直观初步了解来自社会对少年儿童的关爱。

)两免一补:免除学杂费、书本费,补助家庭困难的学生的生活费。

(三包:发放牛奶、面包等)(设计意图:结合西藏孩子的实际,从他们平时发放的三包物品说起,让他们明白这也是爱。

学生更容易理解和体会他们从社会各界得到的实惠和关爱。

)瞭望台:除了这些,国家为了少年儿童的利益,制定了相关对儿童实行特殊保护的法律条文在保护着你们的成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