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铁有色金属铸造项目节能报告

钢铁有色金属铸造项目节能报告

########有限公司@@@@@@@@项目节能报告建设单位:########有限公司分析评价单位:$$$$$$$$2014年12月########有限公司@@@@@@@@项目节能报告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2017年12月评估人员前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11]26号)提出:“十二五”期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一五”期末下降16%,这是针对我国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的问题所提出的“十二五”规划目标中最重要的约束性指标之一,充分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也体现了我国政府面对世界能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加的姿态与承诺。

根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0年第6号令)关于“年综合能源消费量3000吨标准煤以上(含3000吨标准煤,电力折算系数按当量值),或年电力消费量500万千瓦时以上,或年石油消费量1000吨以上,或年天然气消费量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独编制节能报告书”的要求,########有限公司委托$$$$$$$$对该公司“########有限公司@@@@@@@@项目”进行节能分析评价。

接受委托任务后,$$$$$$$$组建了分析评价团队,进行了项目资料的收集及调研,确定出项目分析评价范围和分析评价体系,按照要求对该项目法律和政策的符合性、项目用能方案的科学性、工艺和设备选择与配置的合理性、节能措施的可行性、能源利用状况和能效水平先进性等进行了节能核算和评价,目前已完成《@@@@@@@@项目节能报告书》的编制工作,以期为项目决策和项目建设提供依据。

项目摘要表分析评价概要1、分析评价工作简况根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0年第6号令)关于“年综合能源消费量3000吨标准煤以上(含3000吨标准煤,电力折算系数按当量值),或年电力消费量500万千瓦时以上,或年石油消费量1000吨以上,或年天然气消费量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独编制节能报告书”的要求,AA布鲁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对该公司“@@@@@@@@项目”进行节能分析评价。

接受委托任务后,$$$$$$$$组建了分析评价团队,进行了项目资料的收集及调研,确定出项目分析评价范围和分析评价体系,按照要求对该项目法律和政策的符合性、项目用能方案的科学性、工艺和设备选择与配置的合理性、节能措施的可行性、能源利用状况和能效水平先进性等进行了节能核算和评价,目前已完成《@@@@@@@@项目节能报告书》的编制工作,以期为项目决策和项目建设提供依据。

2、指标优化情况指标优化对比表3、建设方案调整情况建设方案对比表4、主要节能措施及节能效果节能措施效果表采用节能措施相比非节能措施节约用热GJ,折标煤当量值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吨/年。

目录1 总论 (1)1.1 项目分析评价范围和内容 (2)1.1.1 项目分析评价范围 (2)1.1.2 项目分析评价内容 (2)1.2 项目分析评价依据 (3)1.2.1 法律和法规 (3)1.2.2 部门规章和产业政策 (4)1.2.3 区域与行业规划 (5)1.2.4 标准和规范 (5)1.2.5企业资料 (7)1.3 项目法律、法规及其政策符合性分析评价 (8)1.3.1 项目与相关法律法规符合性分析 (8)1.3.2 项目与相关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9)1.3.3 项目与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11)2 项目概况 (15)2.1 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6)2.2 项目基本情况 (16)2.2.1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17)2.2.2 项目选址方案 (17)2.2.3 项目工艺技术方案 (18)2.2.4 项目主要耗能设备配置和选型方案 (25)2.2.5 项目辅助和附属生产系统配置方案 (25)2.2.6 项目实施进度 (27)2.2.7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8)2.3 项目用能方案 (28)2.3.1 项目用能概况 (28)2.3.2 项目用能量 (29)2.3.3 项目用能量汇总 (30)2.4 项目所在地情况有关情况 (30)2.4.1项目所在地周边配套情况 (30)2.4.2 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概况 (30)2.4.3 项目所在地社会环境概况 (33)3 项目建设方案节能分析评价 (35)3.1项目工艺方案节能分析评价 (36)3.1.1铸造工艺技术现状概述 (36)3.1.2项目工艺技术选择 (37)3.2 项目总平面布置方案节能分析评价 (38)3.2.1 项目总平面布置方案概述 (38)3.2.2 项目总平面布置方案节能分析评价 (39)3.3 项目工艺技术方案、主要耗能设备节能分析评价 (41)3.3.1 项目工艺技术方案、主要耗能设备淘汰落后情况分析评价 (41)3.3.2 项目工艺技术方案、设备选择合理性、先进性分析评价 (42)3.3.3 项目主要耗能工艺工序能效水平分析评价 (44)3.3.4 项目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水平分析评价 (46)3.4 项目辅助生产系统节能分析评价 (52)3.4.1供配电系统 (52)3.4.2空压机系统 (56)3.4.3循环水系统 (56)3.4.4采暖系统 (59)3.4.5通风系统 (60)3.4.6照明系统 (61)3.5 项目附属生产系统节能分析评价 (62)3.6 项目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方案节能分析评价 (63)3.7 本章分析评价小结 (66)4 项目节能措施分析评价 (69)4.1 项目能评前节能技术措施综述 (70)4.1.1生产工艺和耗能设备节能措施 (70)4.1.2建筑节能措施 (70)4.1.3电气节能措施 (71)4.1.4节水措施 (71)4.2 项目能评阶段节能措施 (73)4.2.1主要工艺技术与设备选型节能措施 (73)4.2.2辅助及附属设备选型节能措施 (76)4.3 项目节能措施效果分析评价 (77)4.3.1 项目能评前主要节能措施效果分析评价 (77)4.3.2 项目能评阶段主要节能措施效果分析评价 (77)4.4项目节能管理方案分析评价 (78)4.5 本章分析评价小结 (82)5项目能源利用状况核算及能效水平分析评价 (84)5.1 项目能评前能源利用状况 (85)5.1.1项目耗热量核算 (85)5.1.2项目用电量核算 (86)5.1.3项目天然气消耗计算 (94)5.1.4项目燃料油消耗量计算 (97)5.1.5项目耗能工质消耗量计算 (97)5.1.6项目综合能源消费量核算 (100)5.1.7项目综合能源消耗量核算(能评前) (101)5.1.8项目产值与增加值能耗指标核算(能评前) (102)5.1.9项目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核算(能评前) (103)5.1.10项目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核算(现有企业) (104)5.2 能评后能源利用状况 (105)5.2.1 项目能评后用能量核定 (105)5.2.2 项目综合能源消费量核算(能评后) (105)5.2.3 项目综合能源消耗量核算(能评后) (106)5.2.4 项目产值与增加值能耗指标核算(能评后) (106)5.2.5项目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核算(能评后) (107)5.2.6与现有项目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对比分析评价 (107)5.3 能效水平分析评价 (107)5.3.1 项目产值能耗水平分析评价 (107)5.3.2 项目产品能耗指标分析评价 (109)5.4 本章分析评价小结 (110)6 项目能源消费及能效水平分析评价 (111)6.1 项目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影响分析评价 (112)6.2 项目对所在地完成节能目标影响分析评价 (112)6.3 本章分析评价小结 (113)7 项目节能分析评价结论 (114)8 附录、附件内容 (117)8.1 附录 (118)8.1.1 主要用能设备一览表 (118)8.1.2 项目电力负荷核算表 (120)8.1.3 项目能量平衡表 (124)8.1.4 项目能源网络图 (125)8.2附件 (126)8.2.1 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126)8.2.2建设方案对比表 (127)8.2.3指标优化对比表 (128)8.2.4节能措施效果表 (129)8.2.5其它资料列表 (131)1 总论1.1 项目分析评价范围和内容1.1.1 项目分析评价范围项目节能分析评价范围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所确定的建设范围。

对项目消耗能源种类、结构、数量,工程项目工艺、主要耗能设备、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能耗情况,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用能环节的能源消费情况等进行分析评价,同时针对项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出相关建议。

并对节能分析评价前后的能源消耗量进行复核及测算。

1.1.2 项目分析评价内容根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6年第44号令)、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分析评价和审查工作实施暂行办法》(发改环资字[2011]号)中关于节能分析评价内容深度的要求,本项目的节能分析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法律、法规及其政策符合性的分析评价,项目用能方案合理性评价,项目建设方案节能分析评价,项目节能措施分析评价,项目能源利用状况核算和能效水平分析评价,各部分具体内容如下:(1)依据法律和法规、政策和规划等规定和要求,分析评价项目用能的法律和政策的符合性。

(2)通过对项目的能源购入和储存、加工和转换、输送和分配、使用等环节的系统分析和用能方案选优分析,分析评价用能方案合理性。

(3)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分析评价项目主要生产工艺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工艺选择和设备选型用能的合理性。

(4)对项目拟采用的节能措施及节能效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对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提出合理的节能建议。

(5)依据相关能耗限额标准和相关行业统计指标分析评价项目单位产品能耗指标先进性和真实性。

(6)计算和核定项目主要能耗和经济指标,并分析分析评价主要能耗指标对项目属地能源消费和节能目标的影响程度。

1.2 项目分析评价依据1.2.1 法律和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9]23 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5]60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4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1]46号)(6)《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发改委令2016 第44号)(7)《CC省节约能源条例》(8)《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发展改革委令2011年第12号)(9)《CC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分析评价和审查实施暂行办法》(10)《&&&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分析评价和审查工作实施暂行办法》1.2.2 部门规章和产业政策(1)《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 号)(2)《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3)《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一批)~(第三批)》(4)《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5)《CC省产业发展指导目录(2008年本)》(6)《&&&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7)《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一批)~(第五批)》(8)《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第一批)~(第三批)》(9)《“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电机推广目录(第五批)》(10)《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11)《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12)《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13)《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工信部规[2011]509 号(14)《中国铸造行业准入条件2013 年版》1.2.3 区域与行业规划(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3)《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4)《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5)《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6)《DD振兴“十二五”规划》(7)《CC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8)《CC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9)《&&&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0)《&&&“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11)《&&&“十二五”能源节约规划》(12)《&&&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1.2.4 标准和规范(1)《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 15587–2008(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23331–2012(3)《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17167–2006 (4)《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589–2008(5)《企业能量平衡通则》GB/T 3484–2009(6)《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 3485–1998(7)《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20052–2013(8)《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8613–2012(9)《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9762–2007 (10)《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9153–2009(11)《高压钠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9573–2004(12)《普通照明用双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9043–2013(13)《单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9415–2013 (14)《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9044–2013(15)《金属卤化物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0054–2006 (16)《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GB/T 13462–2008(1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2012(1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19)《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1994(20)《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2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22)《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GB/T 50102-2003(2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2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25)《公共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21/T 1899–2011(26)《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27)《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28)《CC省产业能效指导目录(2013年本)》(29)《&&&产业能效指导目录(2013年本)》(30)《机械行业节能设计规范》JBJ 14-2004(31)《机械工业工程节能设计规范》(GB 50910–2013)(32)《铸造工艺符号及表示方法》JB/T 2435-1978(33)《铸造机械通用技术条件》GB/T 25711-2010(34)《机械制造工艺方法分类与代码铸造》JB/T 5992.2-1992 (35)《冶金起重机技术条件铸造起重机》JB/T 7688.15-1999 (36)《铸造机械安全要求》GB 20905-2007(37)《金属型重力铸造机技术条件》JB/T 10786-2007(38)《中频无心感应电炉》JB 4280-2004(39)《电热装置安全》GB 5959-2005(40)《电热设备的实验方法》GB/T 10066-2004(JB/T 50162-1999)(41)《热处理箱式、台车式电阻炉能耗分等》(42)《热处理生产电耗定额及其计算和测定方法》GB/T 17358-1998(43)《热处理节能技术导则》GB/Z 18718-2002(44)《热处理生产燃料消耗定额及其计算和测定方法》GB/T 19944-20051.2.5企业资料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