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司系统集成软件开发与物联网f

公司系统集成软件开发与物联网f

系统集成软件开发与物联网
福建鹏云吴智勇 2013年
一、系统集成软件开发与物联网概述
如今,一方面,终端传感器(RFID等)、嵌入式系统、单片机技术、移动终端等其他基础材料和设备已成产业化,便捷的互联网等通讯技术无处不在(IPV6不是说要让每一颗沙粒都有自己的互联网地址吗);另一方面物联网早被中家列为“中国国家级科技项目专项”,而且为了解决各子模块、设备等之间的兼容和数据互通,南邮、北邮、中科院等相关机构也早已经介入研究制定相关的标准,为大物联大集成探究兼容问题。

近年,特别是环保、智能交通、城市安防、智能电网、车联网等行业传感技术成熟,行业主体资金充裕和政府的扶持,很多地方已经开始规模化应用,市场成熟度较高。

可以遇见的是物联网已经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物联网已经从概念来到现实,来到我们的身边。

智能家居让我们无论身在何地只要能上网都能利用手机查看家中监控视频、安防控制,智能车联网随时监控您的爱车轨迹、油量等情况甚至锁车等等。

根据GEI等机构预计,2015年物联网产业产值将达 5000-10000亿,2020年将增长到4-5万亿。

很多传统的系统集成企业都已经投入到这块物联网信息革命战场中来。

我们公司做交通这块项目比较多,交通智能化标杆企业--银江股份这个公司和其产品我们接触也比较多,但是银江在物联网这块的投入和发展可能了解的就不是很多了。

其实他们早在2010年就已经成立专门的物联网子公司、不管他是真的在做还是玩概念,我想,首先是一种态度。

如果说银江是小打小闹,马云菜鸟物流给人感觉是正儿八经的在做。

沈国军说菜鸟的基础就是“利用现有交通基础设施跟整个中国智能骨干网有些内容做一些衔接,尤其在信息、数据对接方面。

”平台涵盖云存储和计算、
各种网络技术、终端、RFID、GPS等等大规模的集成人、物等各种元素,使其最大限度的实现“管控营一体化”。

进度如何,最近没有消息爆出,只记得成立之初除了几个大头外,还有确认了圆通、顺丰、中通、韵达、申通也有参与,各出资5000万,各占股1%。

不管做得如何,大家都在做或朝着这方向在做这是不争的事实。

新的集成企业要立足于物联网,传统的集成企业更要在物联网方向做深入的研究、开发。

现在的项目集成化程度也是越来越高,就拿我们公司经历过的一些项目来说吧,比如小区的、自来水的、交警点对点的。

有涉及到跟其他系统数据交互的、前端摄取和探测的、集中处理的、用户终端的,其中,有的是原始开发,有的是二次开发。

软件开发部的程序开发任务不仅仅是基于b/s的业务功能开发,还有第三方的软件所对应的数据交互、硬件所涉及的数据摄取利用和操控。

涉及到的开发技术平台或开发语言有电脑端用户交互窗口所涉的有.net和JAVA EE,还有C/S、嵌入控件等Actives (.net/C/C++),手机端安卓甚至单片机的串口通讯。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只要是我们做集成,今后这样的项目会越来越多。

于是乎问题出来了。

大的集成商不仅拿大的项目,自己也已专注于做产品已经有自己的产品系列,对于集成来说,自己的产品不存在兼容问题,项目上有使用到其他家产品需要其他供应商产品进行兼容配合的因量大,供应商一般能配合二次开发,或是自己也有力量进行二次开发。

最头疼的就是中小集成商了,大的项目难抓住,中小项目如果没涉及到集成开发项目谁都能做,竞争就大。

如有涉及到集成开发,复杂的怕没开发能力,有成本也会成倍增长利润空间变小。

那中小集成商又该何去何从呢?何去何从,仁者见仁,额就不发表社论的,只来简约说明一下比较普遍现有企业的几种模式和阶段。

第一种,跟销售企业差不多的,不涉及开发,差不多只有综合布线及硬件采购销售安装维护等这样的跟开发完全无关的。

特点是技术比较单纯,比较深入的技术
问题有产品厂家的技术支持,不存在技术难题。

技术人员培养等也不存在问题,因为几乎随时可招来了培训几天就能用。

过得好不好几乎完全取决于业务。

第二种,省略。

正如文章开始介绍的那样物联网系统的组建可以包括传输(IP网络、无线等通讯传输技术)、电子、射频、感应、人工智能、条码、云计算、自动化、嵌入式等等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及应用。

图1和图2对物联网的应用范围、模式和开发平台作了简洁的图示说明。

其中图2对开发过程中软件部分所面对的对象列举了所对应一般的开发工具和平台,是一个典型的基础开发环节所涉及的相关开发技术点。

[图1、物联网应用图示(网络摘抄)]
【图2 物联网开发平台示意】
为了能面对面的理解这一应用,我对物联网开发中最常见常用也算是最简单的继电器的应用做了两个例程(“图3”为应用的介绍)。

【图3 继电器应用】
为此特意设计了两个demo。

一个是门禁,用来控制公司的卷帘门和自动玻璃门,实现了b/S(接入公司OA)电脑端和安卓手机端的人机界面控制门禁。

一个是在自己家屋顶配合监控等实现可视自动种菜浇水。

记得给我关水
各部件与开发技术解析(门禁):
通过继电器应用的说明,相信对物联系统集成有个感官有认识了。

二、关于公司物联网系统集成发展
回到我们公司的现实情况。

公司应该是处于第二个,集成公司发展最关键也最艰难的阶段。

前面有太多可借鉴的经验,但是多少大师也是说过--成功不可复制。

需要公司各位同仁的智慧和决心探索出一条适合于我们自己发展的路。

下面是我个人根据公司目前的情况偏重于技术方向所做的一些思考。

首先,公司在系统集成的路上已经走过了七八年,市场人脉、经验积累也有一定的量,已经不满足于综合布线等技术含量较低的服务项目和方向。

事实上软件开发(主要是单一上层的B/S应用系统开发)也已经有6年,忙于客户项目的定制开发过程较多。

一直也没有开发出属于自己核心的适应市场的产品或系列产品。

关于产品,我想说的是,每种产品的背景都是有市场需求在做支撑的,是为市场而生的。

公司之前没有产品,我觉得开发力量薄弱并不是他最大的短板,最大的短板是没有能洞察市场并能分析市场需求和设计市场需求所需要的产品的这样一个
团队。

我以为团队里至少需要商务跟客户比较密切的、实施项目的熟悉于客户和我们项目中的一些产品的、产品开发的综合开发能力强对新技术和应用比较有深入了解的这三种人来组成。

如图4所示:
【图4 】产品等腰三角关系
结合公司现在的情况。

一,把三角关系建立起来,二,“走出去”。

建立起三角关系其实早有相关的提议,只是没有这么概念化的提出来。

比如之前有说过给商务、实施培训交流相关产品和开发方面的知道;实施所涉及的项目产品深入了解为综合设计开发积累基础。

但是由于没人牵头、各方人员工作时间安排上不允许,一直没有有效的进行过互动,没有形成机制,没有积累总结提炼出任何东西。

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