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实践报告

家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实践报告

家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实践报告
之湖北荆州监利
学院:商学院
年级:2010级
班级:物流管理2班
姓名:任继祥
学号:03
实践地方:湖北荆州监利
实践时间:2011-7-2------2011-7-12
写在前面:据当前农业形势,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农民利益自身的要求。

近年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农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农村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实现城乡融合的关键。

因此,制定有效的调整原则和措施,实现农村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和合理化,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意义十分重大。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

故调查家乡湖北监利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来局部反应总体情况,就此本人对该方面情况进行了一次相关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目的
掌握家乡湖北监利地区农村产业结构情况及其相关变化,并了解存在的相关问题
二.调查对象
湖北监利地区主要乡镇政府及政府相关人员,农业局人员,部分农民代表
三.调查方式
主要采取资料法,另外也走访实地考察部分地区农民
四.调查时间
2011-7-2-------2011-8-2
五.调查内容
家乡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家乡目前农业情况
六.调查结果
芙蓉之国——监利,犹如镶嵌在江汉平原南端的一颗明珠。

东沿洪湖,有水面50余万亩,为监利、洪湖两县(市)共有,西望荆沙,长江水迂回于南,东荆河静卧在北。

监利境内河网密布,湖泊星罗,土壤肥沃,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这里地利形胜,物华天宝,人才辈出,古籍浩瀚,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

有史以来,勤劳勇敢的监利人民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丰腴的土地上。

正是这些不避艰辛,不畏强暴,不惧邪恶,可歌可敬的人民创造了极其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谱写了绚丽多彩的历史篇章。

湖北监利素有旧中国状况之称,监利置身于江汉平原中,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主要水产养殖品种有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龟、鳖、虾、蟹、鳝、鳜、回、鲟鱼、南方大口鲶等20多种,其中白鳍豚、江豚、胭脂鱼、娃娃鱼是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水生动物,特产有洪湖青虾、鳜鱼、黄鳝和四大家鱼长江原种等驰名全国。

著名水产品牌有“桐梓湖”、“老江河”、“楚园”等注册商标。

目前,我县农业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由于莲子价格近年颇高,莲蓬种植面积大增。

另外,养猪也近年也有很大发展。

螃蟹、甲鱼等水产养殖居多,芝麻、大豆、黄麻、油菜等种植物平稳有降,绿色蔬菜业发展平稳。

总的来说,我县农产品品种丰富,但区域布局分散,优势产业不明显。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进一步调减,经济作物和养殖也发展很快。

七.调查体会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农业经济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加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扶持带头农业快速发展,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域化、设施化、优势化迈进。

农村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实现城乡融合的关键。

因此,制定有效的调整原则和措施,实现农村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和合理化,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我县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意义十分重大。

据我县实际农业情况,调整我县农业产业结构,个人认为要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利用我县有利的湖区平原优势,
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2、坚持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是个渐进的过程,不是自然过程,它必须充分考虑资
源条件和可能性。

如果条件不具备,结构调整就不会
顺利,硬性调整效果也不会好。

因此,我县在农村产
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应避免操之过急,要搞好总体规划,
循序渐进,有步骤、分阶段地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好。

此外,还应强调可持续发展原则,即产业结构调整要
从长远目标入手,以服务现在、着眼未来为宗旨,讲
求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注意保持生态环境平衡,使农
村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保护和环境规划结合起来,寻
求农村的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协调
发展,促进长远综合效益的持续提高。

3、坚持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配合的原则。

天下之事无外
乎一个平衡,我县农村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亦是如此。

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质是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和充
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
经济效益,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合理结构。

目前我县实行的市区经济特别强调市场对资源的基础
性配置作用。

通过利益机制驱动,市场机制可自行调
节各项经济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同样,农村
产业结构调整也离不开市场机制本身。

但是,也应该
看到市场机制本身的弱点,如信息传递的滞后性和短
期性目标等。

因此,为克服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弊端,
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正确
引导。

政府应该采取相关措施,建设有我们监利特色
的农村产业结构。

4、质量效益原则。

以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在卖方市场条
件下进行的,追求的是农产品数量的叠加。

目前,就
全县范围而言,农产品的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农村产
业结构调整必须在稳定基本农产品供给的前提下,注
重农产品质量和品质的提高,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
济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基于我县当前农业结构具体情况,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之用。

----依托水稻种植,巩固本县农业之根本,确保我县水稻产业稳定发展。

----依托水产养殖,加快养殖也在本县的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加快农业龙头建设,把重点放在经济作物种植上。

以市场为导向,依托本地资源,切实落实相关政策,可通过招商、集资、股份制等多种形式,积极培育和引进农业龙头发展。

----创建农产品优质品牌。

推广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

农村产业结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产业部门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因此,需要全方位推进,各方面配合,我们认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以下措施:
1、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政府的有
效启动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得以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

2、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科技创新是调整产业结
构,促进生产力更快发展从而带动经济和社会更快进
步的强大推动力。

这是历史的结论,是经过实践反复
证明了的真理。

科技创新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影响
产业的投入产出状况及生产要素的配置和产出效率,
从而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变革。

3、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

目前,我县大部分农产品市场已
由过去的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同时人们的生活
水平也由原来的吃饱、吃好、吃得安全,向吃得健康
转变。

一方面市场上对优质稻、优质棉、优质猪等名、
优、特农产品存在较大的需求空间,另一方面,有大
量的劣质农产品库存难以消化。

因此,全面提高农产
品质量,发展绿色食品已成为我县新一轮农村产业结
构调整的重要方面。

4、实现龙头企业和小企业共同发展。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对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龙头企
业和小企业共同发展是乡镇企业的方向。

后记: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广大农村产业结构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为适应当前农业形势,我县农业产业相关情况也进行了一定调整。

以上是本人据此进行的一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个人认识和力量有限,难免有不足或有误之处,还望提出宝贵意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