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蔡文婷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

蔡文婷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1)2.5÷0.4=6.25(个)进一法
答:需要准备7个瓶子。
(2)25÷1.5=16.666……(个)去尾法
答: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16个礼盒。
作业设计:
(必做题)第41页练习九,第7、8题。
(选做题)体育老师买来9根10米长的绳子做跳绳,一根跳绳长1.8米。这些绳子最多能做多少根这样的跳绳?(不允许打结)
(如装东西需要多少容器,做东西需要多少材料等)
2.出示教材第39页例10第(2)题:
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引导学生读题,并分析题意,独立尝试列式解答:
列式:25÷1.5=16.666……(个)
让学生想一想:怎样取近似值?包装17个礼盒,丝带够吗?
(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理解题目的内容和要求。
(2)指名学生发言,找出已知条件。
(3)小组合作交流,整理解题思路。
2.有50个苹果,每袋最多放9个,可以装满几个
袋子?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说一说是怎么取得的结果。教师强调:做东西时,只能舍去小数部分,用“去尾法”。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教学
重点
根据实际需要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
难点
分析并理解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
准备
多媒体、一瓶水、杯子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境引入
导入:数学来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今天我们来试着动手完成这个任务。
将农夫山泉的水倒入纸杯中,(1)需要准备几个纸杯?(2)一瓶农夫山泉可以装满几个纸杯?
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取商的近似值:
即2.5÷0.4≈6(个)
这时,教师启发学生思考:6个瓶子能装下2.5千克香油吗?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小结:虽然6. 25的十分位的“2”比5小,但在这里仍然要向前一位进一。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称为“进一法”。(板:进一法)
引导学生想一想,生活中的哪些实际问题需要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教师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说一说)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39页例10的第(1)题:
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最多可盛0.4千克。需要准备几个瓶?
先让学生读题并思考:
(1)这道题的条件和问题是什么?
(2)怎样列式?2.5÷0.4=
师引导学生思考,瓶子的个数都是整数,怎样取近似值?
引导学生小结:如果求平均数或者计算题的近似值,就用“四舍五入”法。如果买东西或做成一个东西,只能舍去小数部分,买或做整个的物品,用“去尾法”。如果要装东西,比如用油桶装油,因为多的油都要用桶来装,所以即使余下的不多,也要多算一个用“进一法”。
三、巩固拓展
1.有20个苹果,每袋最多放9个,需要几个袋子?
引导总结:在现实生活当中,有时需要使用“去尾法”和“进一法”来求商的近似值才合理。因此,在取近似值时需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
作业:
(必做题)第41页练习九,第7、8题。
(选做题)体育老师买来9根10米长的绳子做跳绳,一根跳绳长1.8米。这些绳子最多能做多少根这样的跳绳?(不允许打结)
学生自主列出算式并计算:2.5÷0.4=6.25(个)学生可能得出三种答案:6.25、6、7.
包装17个礼盒,即1.5×17=25.5 (m),丝带不够。
师引导并小结:那只能取商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后的尾数应去掉。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去尾法”。(板书:去尾法)
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哪些问题需要用到去尾法?并比较一下这两个例题,有什么不同?
(取近似值一个用的是“进一法”,一个用的是“去尾法”。)
教学
内容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
课前
准备
课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实际应用中,会灵活的选用“去尾法”和“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与思考,体会近似值的生活意义。
学生进行辩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理由,大家大胆地讨论。
学生思考后发现:装不下,因为6×0.4=2.4(千克),还剩下0.1千克装不下。所以需要7个瓶子。
学生可能有三种答案:16.666、16、17
学生讨论哪个答案更合适。
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用“去尾法”,什么情况下用“进一法”?
学生自己写出答案:20÷9,约等于3个袋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