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的地理1,日本位为亚洲大陆东边,被太平洋/日本还所包围。
和大陆之间由浅的大陆架连接。
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组成。
西邻朝鲜半岛/中国。
2,★日本所处的位置不会卷入大陆的政治变动中,相反具有吸收大陆文化的有利地形。
因此日本建国以来即保持固有的文化,又吸收外来文化融合成自己独有的文化。
3,日本国土面积:38万平方公里。
人口:1亿2628万人。
人口多分布在太平洋沿海平原。
人口在100万人以上的城市有11个。
4,东京总人口:1158万人,位居世界第5位。
东京位于日本中部。
平均气温:15.3摄氏度5,★日本列岛位于环太平洋上,火山活动也很活跃。
所以经常发生地震。
6,日本两大地震:1923年关东大地震。
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
7,★日本气候温暖,各地域温差很大,四季变化明显。
由于这种气候特征造成夏秋季雨和台风都很大。
8,日本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0%9,日本阿尔卑斯山位于本州的中部,高3000米。
10,日本有60个活火山。
11,★日本的河流短而急。
急流用于水利发电,影响:引发洪水。
12,★霞ケ浦是由砂丘和砂州与外海分离出来的。
13,★因为日本地域差别显著所以造成了植物生态复杂而多极化。
14,能看到针叶树的地方是包含北海道的北部。
温带落叶树很多的地方是从日本中部到九州的平地。
15,日本人喜欢的话是樱花。
樱花季节从冲绳开始北上。
因此如果北上旅行的话三个月都可以观赏到樱花。
16,日本的动物分为寒带性动物和热带性动物。
北海道:棕熊;本州:狐狸,狸,鹿,山鸡。
17,北海道有日本猴。
在雪天也可以看到猴子的地方是青森县。
18,1996年度汽车的旅客输送量和货物输送量所占比例最大。
19,日本铁路全长2万300公里,其中JR占80%。
20,东海道新干线是1964年建成。
从东京到福冈。
21,现在日本有3条新干线。
东海道・山陽新幹線;東北・山形・秋田新幹線;上越・長野新幹線。
22,本州和九州:関門隧道本州和北海道:青函隧道(53.85公里位居世界第一)本州和四国:濑户大桥23,日本的主要道路分为:国道,都道府县道,高速汽车道,市町村道。
24,国内输送中占有重要比例的是陆上交通。
负面影响:导致交通事故,噪音,废气排量大。
25,支撑日本进出口的是海运业。
26,日本的国土按照地方分为:北海道,东北,关东,中部,近畿,中国,四国,九州,冲绳。
按照行政分为:1都,1道,2府,43个县。
行政区域中最大的是北海道,是东京的37倍;最小的是大阪,是北海道的45分之一27,都道府县下面有市町村★日本之最★①日本最高的山:富士山高3776米②日本最长的河:信浓河长367公里③日本最大的湖:琵琶湖674平方公里④日本最深的湖:田沢湖423米二,日本历史1,日本属于亚洲蒙古人种。
2,★在1万年前就已经有人居住在日本列岛、是和现在不同种族的人居住,后来日本的先祖来到日本列岛去驱逐了在那里驱逐的人。
3,古代(一万年前—纪元后11世纪):绳文时代,弥生时代,古坟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
日本历史时代可以划分为中世,近世,近代中世(12世纪—16世纪):镰仓时代,室町时代,近世(16世纪—-19世纪):安土/桃山时代,江户时代近代:19世纪后半—1945年4,日本在1世纪左右创建了国家,4世纪日本全国统一。
5,日本以前不如现在宽广。
以前:本州的西半分和九州的本半分以及四国。
6,将2月11日作为建国日是因为那天是纪元前660年初代的神武天皇建国的日子。
7,绳文时代,人们居住在竖穴中,大多以捕猎,打鱼,采集为生。
8,3世纪开始种稻子。
中稻技术对农耕社会产生了生产增长,产生贫富差距,农村共同体变为政治集团,划时代的社会变化。
9,弥生时代使用种稻和金属器使用技术。
10,在4世纪中期左右产生了大和政权。
11,日本历史上4世纪中期左右第一次发动了对外侵略。
12,古坟时代的特点是,各战乱小国被统一,以前方后圆坟为代表的古坟也在各地扩大。
13,前方后古坟:古坟的一种。
后面是圆形前方是方形。
后面圆中是埋葬遗体的地方,前面用作祭祀。
14,渡来人:从国外来的人,在古代指的是从朝鲜,中国去日本定居的人。
渡来人对日本人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他们带来了知识和技术。
例如:从朝鲜传来铁器生产,制陶,机械,编织,金属工艺,土木等,从中国传来汉字。
15,4世纪:输入大陆文化,5世纪:使用汉字6世纪:儒教16,大化革新是以隋唐的制度革新的。
9世纪末,遣唐使呵遣隋使来到日本。
17,奈良时代的首都在平城京(现在的奈良附近)。
奈良初期文化被称为飞鸟文化。
佛教盛行。
奈良时代的文化受唐朝影响很大。
18,奈良时代的文化遗产:古事记,日本书纪,怀风藻19,万叶集:万叶集中是天皇和上层贵族的作品,还有庶民的。
特色:很直率的表现了上代日本人的素朴。
20,平安时代的首都是平安京(现在的京都),藤原氏掌握政权。
文艺作品:古今和歌集(和歌集),源氏物语(长篇小说),沈草子(随笔)21,11世纪末藤原氏取代律令政治,开始院政。
以武士为政界的中心。
22,武士团是在地方政治混乱,治安也很混乱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23,和大陆无法进行交流以后,日本独特的贵族文化产生,代表作,区别:古今和歌集(和歌集),源氏物语(长篇小说),沈草子(随笔)24,中世,武士掌握了政权,25,镰仓时代,源濑朝开了幕府。
并产生了武家证券。
镰仓时代的特色:吸取宋传来的禅宗文化形成了素朴的独特的武家文化。
26 宗教方面,名僧日莲:镰仓佛教。
禅宗受到重视。
27 镰仓时代的雕刻:很强的写实性,丰富的人情味。
28 平安时代被称为国风文化是因为:有很多代表作,并且这些代表作都是用日本人自己创造出的假名写的。
29 平家物语是描写武士战争的。
30 方丈记和徒然草都是随笔。
31 14世纪左右。
足利义满平定京都的室町幕府。
室町幕府是由诸国有力大员成立的,所以不好统治,统治力很弱,这是造成室町幕府陷入战乱的原因。
32,室町时代的文化:代表14世纪末金阁文化的北山文化,代表15世纪末银阁的东山文化繁荣,能,狂言,连歌等庶民也可欣赏的文化发展。
33,从南蛮人那里传入了铁炮,基督教。
34,安土/桃山时代,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掌握政权。
因为随着国内的统一,和海外的社交活动也很频繁,所以被称为安土/桃山时代。
35 德川幕府被称为江户时代。
德川家康在江户创立了幕府,经过260多年支配了全国。
36 3代将军家光时,改变很大的政策是幕藩。
对江户时代的影响:随着产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的自给自足经营也被瓦解。
37,元禄文化是以京都,大阪为中心产生的,其中最为昌盛的是:人形净琉璃,歌舞伎,浮世绘,工艺,最为昌盛的是町人文化。
38,19世纪初文化中心由关西移到江户。
39,庶民文化时期比较活跃:小说家:井原西鹤,俳谐:松尾芭蕉,人形净琉璃/歌舞伎的作者:近松门左卫门。
40,朱子学:维持幕府体制的理论以儒学为根据。
41,锁国迎来了幕藩体制的安定期。
庶民文化是该时代的特色。
42,江户时代的教育:很多藩设立了教育子弟用的藩校,在民间也出现了很多面向庶民的初等教育机关的寺子屋。
43,1867年,由于解除经济封锁。
通商贸易开始,产生经济危机,借此机会反幕府实力变等强大。
所以德川幕府下台。
明治出现。
日本幕府瓦解后,20年间以欧州诸国为手本44,日本资本主义:19世纪末成立。
45,日本在1937年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46,日本法西斯势力强大,代表:猶存社47,樱会发动5.15事件的目的:由军人建立军国主义势力。
法西斯政权。
48,1932年法西斯团体共1965个③,在自由贸易体制下进口原燃料出口很多商品。
④,企业及劳动组合提高,⑤,国民积极储蓄,银行积极融资,得以投资基金很多。
⑥,因为选择了和平国家这条道路,得以聚集了很多人才及基金。
㈡,克服石油危机,日元升值:①,开发新技术并投入其中,大幅度消减了能源的消耗。
②,灵活使用计算机,生产系统的开发,迎合了多样化市场的需求,促进商品的高级化和高附加价格。
③,日元升值使大量进口原燃料的成本降低,并与出口的抑制效果相抵。
④,电子学的应用,使信息通信系统更加广泛的使用与管理业务,输送,库存管理等各个领域,实现了低成本及服务质量的明显改善。
⑤,通过欧美等地建立工厂,减少了日元升值的影响,综上所述。
12,对日本来说进口和出口同样重要,因为日本原料,能源等必须依仗进口,为了平衡收支,出口方面也必须有所收益,所谓出口和进口缺一不可。
13,日本的出口产品大部分是:机械,汽车,精密机械,汽车零件,钢铁,有机药品。
14,在高度成长期,第二产业变化很大,最近第三产业很发达。
15,宗教,放送,医疗,教育,国家机关属于第三产业。
16,日本的农用土地占日本国土的14%,只是种地的叫做专业农家。
不只种地兼顾其他职业的叫做兼业农家。
17,北海道产米最多,其次是新泻,北海道的畜牧业很大发达。
18,三路冲:暖流和寒流的鱼都能捕到鱼。
19,最近进出国外的企业越来越多是因为:日元升值,日本劳动力费用增长,贸易摩擦。
20,战后,关东内陆汽车,电器等发展。
21,在日本机器人的利用度位居世界第一。
22,日本中小企业:零件加工,制造。
23 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区别在于:中小企业的资金,销售能力,技术等比较弱。
其次,劳动者的待遇也比较差。
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关系是:大企业转包给中小型企业。
中小型企业占日本企业的99%24,日本工业的特点:1,以重化学工业为中心。
2,发展速度非常快,3,由于资源贫乏从国外进口原料,制成成品后出口。
4,和欧美相比,中小型企业的比重比较高。
25,战前工业地带:京滨,阪神,中京,北九州,新生:东海工业地域,濑户内工业地域26,京滨工业地带:以前:从东京到横滨的临海地域。
现在:从东京到崎玉,千叶县。
特点:该地带机械工业发达,除此以外印刷,出版,日用品的制造业很发达,还有从东京到千叶的火力研究所,制造所,石油化学连合厂等重工业也很发达。
占日本生产额一半以上。
27:中京工业地带:以名古屋为中心跨爱知,岐阜、三重三个县半径40公里的范围。
特点:该地带是纤维工业,陶瓷业,汽车工业等发达综合工业。
生产总额位居日本第三。
28,阪神工业地带:以大阪为中心,西至尼崎,西宫,神户。
南至国界附近,随着工业的发展地域不断扩大。
现在南边的和歌山县的海南,下津,北东经大阪到京都至琵琶湖南岸。
特点:该地带轻工业发达,特别是纤维工业,生产总额占日本第二。
五,日本企业经营1,日本企业经营的特点:①意思决定方法,②雇用关系,③劳使关系,④资金关系,⑤生产关系2,禀义制度的长处:①听取众人意见,从不同视点考虑后决定。
②得到各个相关人同意,实施起来可以得到帮助。
禀义制度的缺点:责任不明确,一直到决定需要很长时间。
3,议员会定期召开,董事长以上的人员参加。
4,美国经营学者詹姆斯队日本的雇用关系得看法:①员工从大学毕业后直接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