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酸碱中和反应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酸碱中和反应


--------
2.PH试纸
3.碳酸盐
的溶质 NaCI,HCI
4.活泼金属
3.碱过量时 ,反应后溶 液中的溶质
------------ 溶液呈红色
NaCI,NaOH
小松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 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
稀盐酸
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
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
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填写下表:
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 结 论 的现象
①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试液变红 盐酸过量
②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试液不变红
③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
有气泡产生
④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
无气泡产生
⑤取样,加入锌粒等活泼金属 有气泡产生
⑥取样,加入锌粒等活泼金属 无气泡产生
恰好中和 盐酸过量 恰好中和 盐酸过量 恰好中和

恰好完全反应,小松同学从烧杯中取

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 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
化 钠
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
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
(1结)论你。认为他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 不正确 , 理由是 如果盐酸滴加过量,滴入酚酞试液也不变色。
(2)请你另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
溶液刚变 色,此时溶液呈 中性,PH == 7.
(3)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为 无 色, 此时溶液呈 酸 性,PH < 7.
.B .
C
V(HCl)/ml
C:
1.A、B、C各点对应溶液的酸碱性及PH的大小,溶液中所含有的溶质;

2.AB段、BC段对应溶液的酸碱性及PH的大小,溶液中所含有的溶质;


3.B点的含有是什么?
中考一轮复习
酸碱中和反应
实验操作: 无色
NaOH溶液 滴入(酚酞 )溶液 溶液为( 红 )色
再滴入( 盐酸)溶液 溶液为( 无 )色
A:指示剂的选择 无色酚酞
PH
.A
B:操作要点及PH的变化 7
(1)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色,此时溶液呈 碱 性,PH大于7. O
(2)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加边振荡,至
示的含义是

③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


④减小C处溶液中溶质是

还可以用PH试纸、氧化铜
(2016大庆13题)室温下,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 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利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 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图所示。
①由图示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
液发生的中和反应是
(填“吸
热”、“放热”或“无热量变化”)
的反应。Leabharlann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点表
1.A、B、C各点对应溶液的酸碱性及PH PH
.A
的大小,溶液中所含有的溶质;
7
O
.B .
C
V(HCl)/ml
2.AB段、BC段对应溶液的酸碱性及PH的大小,溶液中所含有的溶质 ;
3.B点的含义是什么?
1.恰好完全反应
﹜ 时,反应后溶液
中的溶质 NaCI
2.酸过量时, 反应后溶液中
1.石蕊溶液
溶液 呈无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