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为您服务教育网
4
教师活动
[复习提问]什么是可逆反应?在一 定条件下 2molSO2 与 1molO2 反应能 否得到 2molSO3 ? [引入]得不到 2molSO3,能得到多少 摩 SO3 ?也就是说反应到底进行到 什么程度?这就是化学平衡所研究 的问题。 [分析]在一定条件下,0.01molCO 和 0.01molH2O 通入容积为 1L 和密闭 容器中加热到 8000C。 最后能得到 CO2 和 H2 多少摩?
学生活动
思考并作答: 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方向进行 又能向逆向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 应。SO2 与 O2 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完全, 因此得不到 2molSO3。
阅读课文并思考回答。 CO C始 0.01
0.005
+
H2O 0.01
0. 005
= CO2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 005
+
H2 0
0.005
2
衡浓度三者的关系,只有变化浓度 c(H2)平=0.01-0.0075=0.0025mol/L 才与方程式前面的系数成比例。 c(HI)平=c(HI)始+△c(HI)=0.015mol/L B: 可逆反应中任一组分的平 w(H2)=[0.0025/(0.05+0.01)]×100%=4.2% 衡浓度不可能为 0。 (2)转化率的有关计算。 思考并分析: 例 2: 0.02molCO 与 0.02mol 水蒸 将 CO + H2O = CO2 + H2 气在 2L 密闭容器里加热至 1200℃ 经达平衡,生成 CO2 和 H2 ,已知 C 始 0.01 0.01 0 0 V(CO)=0.003mol/(L•min),求平衡 C 变 时各物质的浓度及 CO 的转化率。 C平 [小结]变化浓度是联系化学方程 ∆c(CO)=V(CO) •t 式,平衡浓度与起始浓度,转化率, 化学反应速率的桥梁。因此,抓变 =0.003mol/(L•min)×2min=0.006mol/L 化浓度是解题的关键。 α =△c/c(始)×100%=0.006/0.01×100% (3)综合计算 =60% 例 3:在一定条件下,在密 闭容器内将 N2 和 H2 以体积比为 1∶3 分析: 混合,当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中 方法一: 氨占 25%(体积比) ,若混合前有 设反应消耗 xmolN2 100molN2,求平衡后 N2、H2、NH3 的 N2 + 3H2 2NH3 = 物质的量及 N2 的转化率。 [小结]方法一是结合新学的起始量 n始 100 300 0 与平衡量之间的关系从每种物质入 n变 x 3x 2x 手来考虑,方法二是根据以前学过 n平 100-x 300-3x 2x 的差量从总效应列式,方法二有时 25%=2x/(100-x+300-3x+2x)×100% 更简单。 x=40mol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重点学习了化 n(N2)平=100–x=100–40 学平衡的概念及有关计算,比较抽 =60mol 象,希望大家加强练习,以便熟练 n(H2)平=300–3x=180mol 地掌握平衡的概念。 α =40/100×100%=40% [随堂检测]1.对于一定温度下的密 方法二:设有 xmolN2 反应 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H+I==2HI 达 平衡的标志是() (A)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混合气的平均分子量一定 (C)生成 nmolH2 同时生成 2nmolHI (D)υ (H2)=υ (I2) 2.合成氨生产中,进入塔内的氨气 和氢气体积比为 1∶3,р =1.52× N2 + 3H2 = 2NH3 2 2x △n 2 2x
1 3 x 3x 平衡时 NH3 的体积分数为: n(平 NH3)/n(平总)×100% =n(平 NH3)/(n 始-△n) =2x/(400-2x)×100%=25% x=40mol
3
107Pa (150atn) 从合成塔了出来的 (以下计算与上面相同) , 氨占平衡合气体的 16%, 求合成塔出 来的气体的压强 二、化学平衡常数(学生了解) 总结: 一)化学平衡常数的引入 C (CO2 ) 平 C ( H 2 ) 平 常数 (用 K 表示) [阅读课本]P39 页 C (CO) 平 C ( H 2 O) 平 结论: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无论从正反应开始, 还是从逆反应 开始, 无论反应物、 生成物浓度的 大小,最后都能达到化学平衡。 对于反应 mA + nB == pC + qD 达到平衡时有 K =
P q [C (C )] 平 [C ( D )] 平 m n [C ( A)] 平 [C ( B )] 平
学生练习: 1、写出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①PCl5(g) == PCl3(g) + Cl2(g) ②2HI(g) == H2(g) + I2(g) ③Fe3O4(S) + 4H2 == 3Fe(S) + 4H2O(g) 2、在一个 6L 的密闭容器中,放入 3LX(g)和 2LY(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 4X(g) + 3Y(g) == 2Q(g) + nR(g) 达到平衡后, 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 5%,X 的浓度减少 1/3,则该反应方程式中的 n 值是( ) A 、3 B、4 C、5 D、6 (分析:由题意知 2 + n > 4 + 3 只有 n = 6 才能满足所给条件。 )
V正 V 正=V 逆 V逆 [板书]一、化学平衡状态 1.定义:见课本第 39 页 归纳: 研究对象:可逆反应
1
[分析]引导学生从化学平衡研究的 平衡前提:温度、压强、浓度一定 范围,达到平衡的原因与结果进行 原因:ν 正=ν 逆(同一种物质) 分析、归纳。 结果:各组成成分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提问]化学平衡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小结。 [引导]引导学生讨论并和学生一起 平衡特点: 小结。 逆(可逆反应为研究对象) 等(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定(浓度反应速率相等) 动(动态平衡) 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 讨 论 题 : 在 一 定 温 度 下 , 反 应 讨论结果: 因为该反应如果达平衡, 混合物体系 中各组分的浓度与总物质的量均保持不变,即 2NO2==N2O4 达平衡的标志是( ) 。 颜色不变,压强、平均分子量也不变。因此可 (A)混合气颜色不随时间的变化而 作为达平衡的标志是(A)(D)(E) 、 、 。 变化 (B)数值上 υ (NO2 生成)=2υ (N2O4 消 耗) (C) 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减少的分子 数等于生成物增加的分子数 (D)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E)混合气的平均分子量不变 [过渡]化学平衡状态代表了化学反 应进行达到最大程度,如何定量的 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呢? 2.转化率: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 通过讨论明确由于反应可逆, 达平衡时反应物的 应达化学平衡状态时,某一反应物 转化率小于 100%。 消耗量占该反应物起始量的质量分 数,叫该反应物的转化率。 公式:α =△c/c 始×100% 3.平衡的有关计算 引导学生分析: (1)起始浓度,变化浓度,平衡浓 I2 + H2 == 2HI 度。 C始 0.05 0.01 0 例 1 : 445℃时,将 0.1molI2 与 C变 x x 2x 0.02molH2 通入 2L 密闭容器中,达 C平 0.015 平衡后有生 0.03molHI 生成.求: 0+2x=0.015 ①各物质的起始浓度与平衡浓度。 x=0.0075mol/L ②平衡混合气中氢气的体积分数。 平衡浓度: c(I2)平=c(I2)始-△c(I2) [小结]A:起始浓度、变化浓度、平 =0.05-0.0075=0.0425mol/L
第二节.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的概念与有关计算(共 2 课时)
吴志敏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及其特点;掌握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常识性的介绍化学平衡常数。 2、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语言表达与综合计算能力。 3、科学思想:结合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动态的等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 义教育。 4、科学方法:加强新知识的运用,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处是掌握新知识的关键。 二、重点、难点:化学平衡的概念及其特点。 三、教学过程设计
该常数称为化学平衡常数, 简称为 平衡常数。 二)平衡常数 K 的特点 1、 值越大, K 表示正反应进行得 越完全,反应物的转化率也越 大。 2、对于某一个可逆反应来讲,K 值只与温度有关, 与浓度压强催 化剂的使用无关。 3、即使同一反应,若反应方程 式不同,则 K 的表达式不同。 4、所谓浓度,指的是气体或溶 液的浓度,对于固体、纯液体的 浓度定为常数 1,可以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