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七章 实验研究(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_风笑天)
第七章 实验研究(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_风笑天)
实验设计必须具有一些必备的条件,比如随 机指派实验对象以形成两个或多个相同的组 ,前测和后测,实验环境的封闭,实验刺激 的控制和操纵等等,这样的实验称作标准实 验。
上述各种缺乏实验设计中一个或多个“条 件”或“部分”的实验就叫做准实验设计。
准实验设计的类型
•
实验刺激(缺乏控制)
实验组
……..……..……..… 后测1
限制很大。
第二节 实验的程序与类型
一、实验研究的程序
因果关系假设 决定实验设计 决定如何引入实验刺激
选取实验对象
建立实验背景 制定因变量的测量
随机指派分组 因变量的前测 实施实验刺激
比较分析 告之实验的真实目的
因变量的后测
并非完全严格固定不变
二、寻找两组相同的对象
匹配是依据各种标准和特征,找出两个完全 相同或几个完全相同的实验对象进行配对, 并将其中一个对象分到实验组,将另一个对 象分到控制组的方法。
一、重大事件的影响 二、实验对象成长发展的影响 三、前后测环境不一致的影响 四、初试—复试效应的影响 五、实验对象选择和缺损的影响
三、主体部分的写作
1、叙事逻辑与内容安排 强调故事性、描述的流畅性 归纳逻辑 内容的安排以便于讲清楚“故事”为标准 通过对故事的讲述、对资料的描述,来阐明和 证实研究对研究问题所做出的判断。
二、更为复杂实验设计
索罗门三组设计:关注除了前测的影响外, 前测和实验刺激之间还会产生某种“交互作 用效应”,即二者的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另一 种外加的影响。
实验组: 前测e·······实验刺激·········后测e
控制组1: 前测1····························后测1
控制组2:
控制组2:
实验刺激·········后测2
控制组3:
后测3
三、实地实验
谢尔夫运用实验的方法对群体间冲突问题进 行了研究。
假设1可简单表示为群体竞争 + 敌意 假设2可简单表示为愉快接触 - 敌意 假设3可简单表示为共同需要 + 联合 假设4可简单表示为合作成功 + 友好
第四节 影响实验正确性的因素
第七章实验研究
第一节 实验的概念与逻辑 第二节 实验的程序与类型 第三节 基本实验设计 第四节 影响实验正确性的因素
第一节 实验的概念与逻辑
一、实验及其基本要素
实验: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 的条件下,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 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基本目标:解决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基本要素:①自变量与因变量
双盲实验举例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对教师期待影响学生表现 的研究。
这一实验表明了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 的发展具有的作用和效果。
第三节 基本实验设计
一、经典实验设计
也称古典实验设计,是最基本同时也是最为标准 的实验设计。
包含实验设计的全部要素:实验组、控制组、前 测、后测、自变量、因变量,以及随机指派。
②前测与后测 ③实验组与控制组
二、实验的基本逻辑
测量因变量y 结果1
引入自变量x 比较
再测因变量y 结果2
实验研究的最基本分析逻辑示意图
二、实验研究的基本逻辑
实验组:Y的前测 控制组: Y的前测 实验组前后测之差
引入X Y的后测 Y的后测
控制组前后测之差 比较
实验研究的基本逻辑示意图
二、实验的基本逻辑
控制组 (不等同)
后测2
具有不等同组仅有后测的设计示意图
准实验设计的类型 实验刺激
实验组: 前测1·················后测1 具有前后测的单组设计示意图
准实验设计的类型
实验刺激
实验组:
········后测1
仅有后测的单组设计示意图
双盲实验
指的是在一项实验中,实验刺激对于实验对 象和参与实验的观察人员来说都是未知的。 即究竟使实验组还是控制组被给予了实验刺 激,参与实验的双方(指实验对象和实验人 员)都不知道,实验刺激是由实验人员和实 验对象之外的第三者任意分派的给定的。
具体实验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 1.必须建立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假设。 2.自变量必须能够很好的被“孤立”。 3.自变量(实验刺激)必须是可以改变的,同
时也是容易操纵的。 4.实验程序和操作必须能够重复进行。 5.必须具有高度的控制条件和能力
三、实验的特点与意义
(1)严格的因果推断逻辑。 (2)人工化的研究背景。 (3)受到政治的、伦理的、道德的等方面的
一、经典实验设计
实验组: 前测1···实验刺激···后测1 控制组: 前测2··········后测2
实验刺激的影响=实验组的差分—控制组的差分 =(后测1—前测1) — (后测2—前测2)
实验组差分(绝对值) >比控制组差分(绝对值),正向影响; 实验组差分=控制组差分相等,无影响;
实验组差分<控制组差分, 负向影响。
比如:如果研究者能够决定实验组的学生在新的学期中将接受新的 教学方法,我们就说研究者能够操纵自变量—— 新的教 学法”。
实验中对自变量的操纵常常体现在如何恰当地 的“制造出”这个自变量上。
比如:假设“在紧张情境中,吸烟者会吸更多的烟”,“紧张” 和“香烟的消耗”是两个重要的变量,“紧张”是自变量,要设 计实验来验证这一假设时,前提之一就是要在实验中制造出“紧 张”来。
三、对自变量的操纵
注意: 有些变量不能够(技术上难以)被操纵 有些变量不能(政治的、伦理的限制)被操纵
四、实验的分类
实验室实验与实地试验
严格地实验研究通常在实验室内进行,当然 实验也可以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进行。前者称 为实验室研究,后者称为实地研究。
实验室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
1.实验背景和变量相对容易控制; 2.实验环境可以较好的“封闭”; 3.研究者能够比较清楚的观察到自变量 对因变量的影响。
随机指派也称作随机化,即完全按照随机抽 样的原理和方法来将实验对象随机分配到实 验组和控制组中。
二、寻找两组相同的对象
匹配的困难之处:
1. 往往没有足够的对象。 2.只能在已经意识到对因变量可能有影响的变量上 进行匹配。 3.人们的有些特征在实践上是很难测量的。
随机指派的操作方式:
1.用抛硬币的方式来决定 2.简单的按单双号来决定 3.先后顺序来决定。
、主体部分的写作
2、行文中表达材料与观点的两种方式 “夹叙夹议式” “总述总议式”
三、主体部分的写作
3、结尾部分的写作 “总结” “讨论” “对研究的反思”
二、寻找两组相同的对象
配对方法与随机指派的比较:
配对方法的实质是尽可能使实验组中的成员 之间在许多重要的个人特征上完全一样。
随机指派方法的实质是依据与随机抽样完全 一样的原理,用概率论来控制各种干扰变量 的出现。
三、对自变量的操纵
当研究者能够决定他的实验对象将经历什么, 或将接受什么处理和安排时,我们就说他能够 操纵自变量。
实验刺激·········后测2
实验刺激的影响=后测2—前测2 相互作用的影响=实验组总的影响—(前测的影响+实验刺激影响)
二、更为复杂实验设计
索罗门四组设计:
实验组: 前测e·······实验刺激·········后测e
控制组1: 前测1····························后测1
局限: 1.许多研究内容无法在实验室中人工制 造出来;
2.实验室研究的结果在推广性、普遍性 和概括性上往往较差。
实地实验研究的优缺点
优 点 : 可以在真实的社会生活背景中观察 到人们自然的反应。
缺点:
难以对众多有可能影响因变量的实 验背景、实验条件进行控制; 难以孤立出自变量的独立影响。
标准实验与准实验